(二)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合作的内部环境
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断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现阶段,中国取得了较多的发展、建设成就,这与多年来坚持实施对外开放是直接密切相关的,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另外,中国的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大,以有效领域内的对外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以试点为特征的对外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对外开放;由单方面的对外开放转变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参与区域市场拓展是“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需要。即使取得了全球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稳定周边的环境。另外,需要稳定区域经济合作成员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也可以将区域市场开放的机遇带给其他的周边国家。除此以外,在目前的水平上,中国会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抵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疑虑。与其他国际签订区域市场拓展和贸易的相关合作协议也能推动中国的不断发展,从而能很好的解决国际上的领土主权争端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经济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中国及其周边国家是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良好,政局也较为稳定,以中国为首的大多数国家实行对外开发的政策,积极地发展自身国家的经济。使得这些国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具有潜力无限大的市场。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金融、外资等规模不断发展,另外多边的国际经济条约也具有越来越多的因素,成为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突破口,能够积极地促进区域市场范围的拓展和贸易形势的不断有效发展。能够以区域的相互合作作为突破口,全面地积极地繁育国际范围内的经济协调,这才是中国建立国家经济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区域的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技术引进。当前中国正在向着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发展,经济增长形势也不断面临较高范围的能耗和污染,还面临着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集约型转变的检验。总体上来看,中国的技术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这样是对中国进行产业升级不利的,并且可能给相关的产业安全造成威胁。在未来,中国可以根据不同的策略,来积极地开展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这样才可以保证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和对未来能源的不断需求,才可以掌握相对直接的能源等方面的获取方式。
区域市场拓展和贸易形势研究的重要性
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亚洲这种非常发达的垂直生产网络不仅促使亚洲成为了世界的生产中心,与此同时,也成就了中国的生产能力,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主要来源于此。我国目前仍旧拥有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巨大的就业压力,这种现状决定着中国仍将会大量的对外出口服务与商品,继续扮演着“亚洲工厂”中的生产与出口的平台。所以,中国需要努力促成与周边经济体如日本、韩国、东盟、印度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设,进一步促进现有的区域生产网络更加规范、制度更加完善。
亚洲工厂规模的不断扩大,是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密不可分的,中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当下,中国已成为亚洲工厂中当仁不让的生产中心。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受到第二次区域主义浪潮的影响,一改昔日“重多边”却“轻区域”的一贯作风,开始注重并大力促进以双边和诸边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亚洲也由此掀起了新区域主义浪潮。在区域主义的快速发展和多边合作的停滞不前之间,中国必然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来使自己紧随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考虑到中国仍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产业急需结构调整与升级以及过剩的生产能力等现实因素,
论文范文中国在构建和实施区域一体化战略时应以拓宽市场范围为基础,提高现有的生产能力,并以此来促成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实现。所以,中国所构建并实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要在目前市场占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大新的市场,并借由和东亚及东南亚各邻国组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来扩大外来投资、促进先进技术的引进、保证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战略资源的供给等目标的实现。
鉴于地缘性因素,中国在构建和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时应立足于亚洲并面向全世界。由于中国处于亚洲,所以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核心利益诉求点主要集中于亚洲地区。长久以来,东亚以及东南亚各国家之间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处于较为复杂的安全困境之中,这也是阻碍亚洲特别是东亚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国可以通过构建和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借此来缓和并缓解与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政治安全困境。
目前来看,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伙伴中,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大多数经济发展水平接近中国,再加上中国的参与区域市场拓展的时间较晚,这就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区域市场经济发展对于中国的对外部的经济贸易发展十分不明显。这就使得成为了区域市场拓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使得进行区域市场拓展和贸易形势研究的重要性。另外,在中国的自身的发展功能和运行机制来看,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这也是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因素之一。
中国打开区域经济市场、加强贸易形势分析的建议
保持相对积极的态度并着重确立重点和长远的目标。要保证能够建立专门的机构来反应当前的世界贸易经济体系,从而看出当前的世界发展的状况和形势,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而言,中国利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这一契机,发展本国的经济才是硬道理。中国现处于发展之初,理应顺应世界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积极投入到区域市场不断拓展的潮流当中,中国目前阶段面临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更好地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和贸易市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