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分析及结构优化策略(3)
(三)强化政府作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国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树立正确的观念来引导中小企业融资,从而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
一是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资本的流动和重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有效防范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各类交易风险,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扩大对外开放和信用交易规模,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增加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心。 二是净化执法环境。进一步强化《合同法》、《破产法》、《担保法》等有关法规的执法力度,提升企业还贷效率,严格保护并落实中小企业转制过程中的债务,坚决抵制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消除银行与企业间的信用障碍。三是完善有关金融法规,加大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强化政府作为。完善政策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公平融资环境,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机构;规定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及融资措施;规范中小企业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的职责、资金来源、运作方式;规定政府组织管理机构、政府扶持的方式以及政府扶持的经费预算等;确定各类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低还款比例和融资方式,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以中小企业为信贷重点营销对象。其中,财政补贴措施具体包括:提供较高就业的中小企业进行相应的补贴;政府应建立专项基金,对使用新技术和加快技术改造的中小企业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包括:降低税率、税收减免、延长税收宽限期等。国家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四是强化中小企业自身信用建设。针对目前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应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在“有借有还”的良好信用环境下改善银企之间的关系。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应加大对企业违约的惩罚力度,增加违约人的违约成本。
(四)加强金融机构信贷服务
由于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如资本市场的规模限制、法律体系的不健全等现象,使得间接融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模式。但新形势下的间接融资应有别于传统体制下的间接融资,最终目的亦是提高间接融资模式下的资金配置和运行效率。这当然与银行业的改革密不可分。首先银行本身需进行产权改革,在此前提下,银行业才能进行商业化改革,也才能实现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改革目标。同时完善银行的运行机制,变事后监督为事前控制。在对待融资对象上,更要改变以往的“所有制歧视”和“信贷偏见”,为所有的融资主体提供一个公平的融资环境。
商业银行把中小企业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他们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债券,取得低成本资金,同时银行对大客户谈判经常处于不对等地位,议价能力不强,收益水平较差,压缩了银行利润空间,建立能够体现中小企业市场规律的管理制度,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特点是“额度小、需求急、周转快”,风险大,损失率高,这是客观现实和市场规律。应该下放给基层经营机构一定的权限,要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合理制定业务目标,做一笔100万元的业务与做一笔1亿元的业务,程序是一样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向前者倾斜,就会付出的劳动多,而得到的报酬少,因此,负责中小企业业务的部门和人员,业务指标相应要低一些。
对于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就是发展自身。商业银行要正确地看待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关系,应把支持中小企业逐步做大做强,支持在非国有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今后信贷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调查研究,对有一定经济管理能力、信誉度较好、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产品有销路、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应大胆支持,给予信贷政策倾斜,扶持其发展。要真心实意帮助中小企业搜集市场信息,提出好的经营决策建议,努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实现银企双赢的目标。商业银行要改进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完善信贷资金管理的授权授信制度,适当扩大贷款抵押率,制定一系列适应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贷款操作程序和规章。
银行的“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的指导作用,强化协调监督,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有效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比例。要迸一步引导商业银行加强对有信用、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加强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通过政府部门推动银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比例。只有商业银行转变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态度,切实从中小企业的实际问题出发,推出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才能够使得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无障碍。
(五)建立企业文化
中小企业的发展,与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等,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的发展不仅靠物质文明,而且也需要精神文明。 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很好的企业文化,是这个企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企业能否团结向上的重要标志。成功的企业都有很好的企业文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个企业要成功,就应把企业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中小企业治理结构,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活动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同时在融资渠道单一的背景下,要想摆脱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按照现代中小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强中小企业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治理结构,需要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的局面,多渠道地增加中小企业的资本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从而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减少人才流失,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进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促进经营决策;确保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总之,中小企业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来促使中小企业的各项指标达到金融机构的要求。解决好融资问题也就能够解决中小企业壮大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这样中小企业就能够提升整体竞争力,以便更好地筹集到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
参考文献:
1.吴彩英,王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及借鉴[J].价值工程,2014(24)
2.杨金龙.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法律研究[J]. 中国商贸,2012(8)
3.付雅婷.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建设 走出融资困境[J].企业与金融,2012(10)
4.曹凤岐.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1(37)
5.于潇.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完善信用担保体系[J].商业时代,2010(8)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