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国际反贫困经验对我国精准扶贫的启示(2)

时间:2017-10-21 08:53 来源:发表吧 作者:姜云茂等 点击:
  2国际反贫困经验对我国创新扶贫攻坚机制的启示 
  历史实践证明,世界各国在帮扶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方面所出台的战略方针和采取的政策举措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精准脱贫要靶向治疗,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精准扶贫的标准不能一刀切,也不能千村一策,更不可急功近利,要下足“绣花”功夫。一是圍绕扶贫对象准不准,精准掌握致贫原因,严格按照扶贫标准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对症下药,制定发展及帮扶措施。二是围绕脱贫“缺口”清不清,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在农村帮扶中的先锋作用,全面弄清贫困户在基础设施、生产发展、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的需求,实行缺啥补啥,细化工作推进方案。三是围绕帮扶工作实不实,进一步完善驻村干部的帮扶机制,解决好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工作目标任务不明、逐时逐段工作计划细化落地落实等问题。[8]四是围绕资金使用准不准。对财政帮扶资金到村到户情况、扶贫项目受益贫困户情况认真开展核查,解决建档立卡和项目安排“两张皮”的问题。[9]五是围绕脱贫成效真不真。解决好脱贫人口标识退出是否按照脱贫的程序进行,是否存在“被脱贫”的问题,及时掌握扶贫对象动态并做好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调整工作。 
  22财政扶贫与微金融扶贫能弥补贫困地区基建“短板” 
  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巧借财政杠杆筑巢引凤,以各种方式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先期加快完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解决贫困地区通水、通路、通电、通网络等基础问题,加大对农村危房的改造力度和人居环境的综合治理,实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全覆盖,全面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并建立配套激励机制。这里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例,财政可将其视为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加大对其直接投入力度,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调动贫困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这既保障困难群众能获得一份稳定可观的收入,又能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充分吸收借鉴国际通用的税收支出方式,发挥财政帮扶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打造政策“一本通”,比如出台税前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惠民政策,逐步拓宽税收优惠面。同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强化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确保资金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民生领域倾斜,提高贫困群众自觉参与扶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三是借鉴国际小额信贷的成功实践,积极开展农村小额贷款保险业务,逐步完善财政贴息政策,对小额保险的经营者给予免税优惠,对农民保险给予直接补贴,通过多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助推扶贫小额贷款再上新台阶。 
  23产业扶贫能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贫困地区一旦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就能走出一条从“漫灌”到“滴灌”、从“输血”到“造血”的脱贫致富之路。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等待开发,只要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并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地引进和开发高效的产业项目,就能助推产业扶贫。例如,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合发展旅游业。同时,利用产业发展趋势,增强产业间的关联性,创造独特的产业链,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力争早日攻下贫困“山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里需要留意的是,在助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尽量避免一些非经济性的潜在负面影响:一是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产业扶贫开发,合理开发地方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依靠地区资源脱贫致富和可持续发展。二是产业扶贫要正确克服不同能力群体间收入差距的正常扩大,谨防急功近利、患得患失。三是产业扶贫不能简单复制照搬照抄,要警惕低水平重复建设苗头,因地制宜地让优势资源与精准扶贫“结亲戚”,建立有需求、有增长潜力的产业结构模式,形成“1+1>2”的战略效果。 
  24加大教育精准扶贫力度,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与积累 
  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扶贫先扶智,脱贫要脱愚。因此,教育扶贫要拔出“穷根”。一方面,要启动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精心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工程,注重加大对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加大统筹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力度,关注贫困地区九年义务教育。[10]此外,健全农村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保障农村贫困学生上得起大学,并给予返乡创业的农村大学生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他们回到生源地反哺家乡建设。这不仅能将青年人的所学所思转换为发展家乡经济的行动力量,帮助当地人脱贫致富,也能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建设美丽乡村。另一方面,教育扶贫还应包括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再就业培训、岗前培训、创业培训、就业转移培训等工作,使其通过后期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摆脱贫困,推动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口素质提高,提升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莫光辉,于泽堃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方向[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6(5):66-69 
  [2]孙远太基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社会救助政策改革[J].理论月刊,2017(1):141-146 
  [3]MWakilur Rahman中国与孟加拉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4]张琦,史志乐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创新及实践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7(4):154-160 
  [5]杨志刚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差距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1 
  [6]朱之文扎实推进教育脱贫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J].行政管理改革,2016(7):4-10
  [7]韩晓光资助帮扶贫困家庭学生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8(4):132-133 
  [8]贺艳声对驻村帮扶工作的几点思考[J].政策,2016(11):30-31 
  [9]刘洪英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3(6):41-43 
  [10]王鹏统筹城乡背景下成都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其它期刊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