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自吸泵水力设计与自吸性能试验研究(2)

时间:2014-12-26 10:47 来源:未知 作者:林荣等 点击:
 
  3自吸泵自吸性能试验研究
 
  3.1试验目的
 
  实验采用的泵体是内混式自吸泵,主要对自吸泵的叶轮与泵体隔舌的间隙、回流喷嘴、储液室液体容量、进水口宽度等要素进行实验,寻找能够提高自吸性能的最佳状态,达到改善现有自吸泵自吸性能的目的。
 
  3.2试验条件与装置
 
  实验中,为了便于对比分析,制作了三台样机,型号分别是65ZB35-4D型、80ZB40-8.8C型和100ZB40-l1D型,它们的比转速分别为61、78和94。为了满足实验需要,一些零部件采用特殊的加工方法,如叶轮与泵体隔舌的间隙和进水口接头,在实验中,储液室的水量和进水口大小的互换都是需要人为控制,人工加水和互换。
 
  3.3试验内容与结果分析
 
  自吸性能实验主要测试的是自吸时间长短,每个实验数据的获得都经过三次重复实验,然后取平均值,实验中自吸高度都固定保持在5m,并充分考虑水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中对应自吸泵型号分别用65型、80型、10型代表。
 
  3.3.1叶轮与泵体隔舌的间隙对比分析
 
  实验过程:实验中将65型和80型自吸泵的叶轮与泵体隔舌的间隙范围控制在0.5mm至10mm之间,分别进行八组实验。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两种自吸泵自吸时间随着泵体隔舌的间隙的增大而增大,实验中最高效率的自吸时间是在叶轮与泵体隔舌的间隙为0.5mm时。
 
  3.3.2回流喷嘴对比分析
 
  实验过程:实验使用了四种直径不同的锥角为10°回流喷嘴在三种自吸泵上转换进行(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结果分析:从整体结果来看,喷嘴直径d越大的自吸时间越短。
 
  3.3.3储液室液体容量对比分析
 
  实验过程:65型、80型和10型自吸泵储液室最大储水量分别为4、6.8和8.1kg,实验中分别从最大储水量开始逐步递减,每次减少0.2kg(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数据范围内,三种型号的自吸泵都呈现出一种规律,也就是随着储液室中水量的减少,泵的自吸时间越来越长,最短的自吸时间是出现在储液室中水量最多的时候。
 
  3.3.4进水口宽度对比分析
 
  实验使用65和80mm两种直径不同的吸入管,通过互换实验,得到65型自吸泵自吸时间分别是86.8和147.6mm,80型的则为98.1和136.2mm。不同的吸入管口在自吸泵上显现出自吸时间明显变化,可以肯定的是吸入管大小对自吸性能有着影响,但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关系论证。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