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新课标下的语文美育浅析

时间:2014-09-11 11:21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黄礼先 点击:

 

  摘 要:美育,指的是美的教育或审美教育。美育的创始人德国的席勒说:"只有美才能使世界幸福。谁要是受到美的魔力的诱惑,他就会忘掉自己的局限。"可见美可以促进人性的完善,让人们懂得幸福。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曾说,美可以"陶冶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可见美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纯洁人的心灵。鲁迅先生也指出,审美"可以辅翼道德"。 高尔基也说,美育是未来的伦理学。 可见美可以使道德完善。审美是人类的共同情感,美育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的道德教育有趣得多,高雅得多,收效更多。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利用新教材的内容特点,实施语文美育,当务之急。 

  关键词:美育 传播者 践行者 创造者 

  一、美育的核心,一个华丽的定位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又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美育,第一次被郑重其事地摆到素质教育的日程上来,且指明了它与其他方面教育“相互渗透”,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们的施教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智慧的人,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而美育则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具备了审美能力,才能评判是非,规范行为。美育的美好愿望是使学生具备审美的能力,最终成长为具有思想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的完美之人。 

  所以,美育的核心,就是施教对象——学生;美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智和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这是一个朴素的定位,也是一个华丽的定位。 

  二、美育的样本,一门唯美的课程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是耀眼的导向! 

  语文是什么?我认为语文是语言、文化与文学的结合体,是美育的样本,也是一门唯美的课程。学语文就是接受语言美、文化美与文学美的熏陶。 

  纵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5的语言知识和运用占了相当比重,分册分专题学习,如《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习》《文言词语和句式》《有趣的语言翻译》和《口语交际——朗诵、讨论、演讲、辩论、访谈》等。这些专题,从字词句知识到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无所不包,对学生的语言美的养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除此,选修还有独立成册的《语言文字运用》,可以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魅力的了解,可以增强学生纯洁祖国语言文字、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文化专题,必修1-5也设有较多的章节,如《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影视文化》《中华文化的精神》《古代文化常识》等。古代的文化常识,从姓氏称谓、天文历法、职官沿革等方面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美的深厚土壤。那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经典文化,更可以强壮一个民族的精神或灵魂。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评判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 

  文学作品,必修1-5约占选文总数的60%,显示出文学教育的重要地位。其实,文学作品之中,也融入了语言美和文化美。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学作品是作家饱蘸心血和胆汁写成的,是对自然与社会的关照,它融自然美、思想美、人文美、艺术美于一炉,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审美特征。 

  自然美。大自然可谓鬼斧神工,长空明月、银河落日、荒烟大漠、森林草原、秃石奇峰、飞瀑流泉、深谷幽洞、青松白鹤……无一不是绝美的图画。它们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各种形态的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旷远,“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雄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绚丽,“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孤寂,……构成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徜徉于这自然美的世界,能摒除人们的私心杂念,激起纯洁无瑕的审美感情,久而久之,就能使人的性格气质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与铸炼。 思想美。孔孟之道,博大精深;老庄哲理,智慧超人。中国文化几千年的传承延续,形成了儒、道、佛等审美生存理想的不同追求,概略地说,儒家是以“仁义”求同乐,道家是以 “无为”求至乐,佛家是以“清心”求极乐,隐士则以避世求独乐,俗士则以物欲求快乐。如果古今对照,中外对比,我们相信,在这些不同审美生存理想的认识和辩论中,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一定大有裨益。实际上,新课程上所选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浓缩了各个时代“人文科学”的结晶,挖掘其中思想美的因素,就可铸造出一个个兼有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的人。 

  艺术美。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完美的内容与完美的形式的高度统一。作者借着一双敏锐的眼睛,把生活万象、人生百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构成各种艺术形象美,同时又建构出文学本身的艺术形式美,如结构美、语言美等,甚至还兼有其他艺术形式的美如音乐美、绘画美等。 

  文学形象美。沉鱼落雁、闭目羞花是一种女性的柔美,浓眉大眼、身强体壮则是一种男性的刚美。多愁善感、娇媚柔弱的林黛玉,是一种病态美;大方得体、温柔敦厚的薛宝钗,是一种健康美。别里科夫,整天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这是丑陋反动;葛朗台见到金子,占有金子,把人生看作一笔交易,这是贪婪吝啬。色彩纷呈的人物形象,都是生活的再现。有的人物美丽形象也美丽,有的人物丑陋形象也美丽。在它们身上寄寓着作家美好的社会理想和崇高的审美情趣,表现出作家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正确评价。 

  文学形式美。首先是结构美。不管是东方文学还是西方文学,结构美学都倾向于对称美、整齐美。《诗经》反复吟唱、一唱三叹,律诗绝句的起承转合,这是诗歌的结构美。《项链》,情节跌宕,一波三折,线索主次辉映,紧凑匀称,这是小说的结构美。《荷塘月色》门外门内,前呼后应,这是散文的结构美。古今中外,作家们坚守的这一种美,不是纯然巧合,恐怕与他们所追求的做人要方正分不开。于方正中求圆达,恐怕是艺术的化境。其次是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语言的沃土,中外大家,其语言风格或质朴自然、或华丽工巧,或奔放俊逸、或沉郁顿挫,或朴素清新、或凝重厚道,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揣摩借鉴的对象,足以作为学习的楷模。文学作品是一座美的殿堂。各种形态的自然美、人物形象美,包蕴其中的思想美以及所显现的结构美、语言美,还有琵琶女琴下的音乐美,《再别康桥》中的建筑美、雕塑美、绘画美……在这么广阔的美的世界,学生浸润其中,饱吸文化的营养,接受美的熏陶,是一定会茁壮成长,成为一个完美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所以,语文是一门唯美的课程,是实施美育的样本学科。 

  三、美育的实施,一份完美的事业 

  语文,以她独有的审美特质,牵引着语文人自觉地实施美育。语文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创造者。 

  首先,语文教师,要做美的践行者。他应该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明星”“美神”。塑造一个完美的语文教师形象,再以美化人。衣着美、体态美、行为美、语言美,都可以吸引学生;才情美、趣味美、气质美更能征服学生。所谓信其师才能重其道。心理学告诉我们,要成功一件事,首先必须有兴趣才会有智力的投入,才谈得上成功。可以说,一个语文教师就是一本书,为了不让学生读厌,就要不断地添加情趣;为了不让学生读完,就要不断地增加页数。这添趣加页,就是语文教师素质的内外兼修。内功是:博览群书,拓展知识面;修身养性,涵养审美情操;深思自省,纯洁思想道德。外功是:一手规范漂亮的粉笔字,一口纯正流利的普通话,一篇情词兼美的好文章,一堂独具风格的语文课。 

  其次,语文教师,要做美的塑造者。他是语文的名片,是美的使者。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长期发挥作用的语文能力,保持他们纯洁的心灵,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激励他们为理想而拼搏,成人成才。要利用实施美育的主阵地——课堂,借助新教材,运用自己的审美理念,充分利用情感的感应,以个人的志趣、行为、语言影响等,涵养人的心灵,塑造一个个美的灵魂。 

  再次,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美。西方接受美学认为,审美心理结构的三个基本层次是感受、经验、创造。因此,要把审美情趣融入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经验美和创造美。比如阅读鉴赏柳永《望海潮》,就可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解读和感受,进行第二次审美创造。从历史角度,感受悠久与古老,悟造厚重之美;从地势角度,感受雄奇奔放与灵秀绮丽,悟造刚柔相济之美。从城市角度,感受参差与错落,悟造建筑的构图美;感受缤纷与绮丽,悟造绘画的色彩美;感受变幻与多姿,悟造自然的季节美;感受明暗与分明,悟造天地的昼夜美;感受悦耳与怡人,悟造音乐的跌宕美。从人情的角度,感受悠闲自得与怡然其乐,悟造国泰民安的和谐美……又比如写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冲动,就会形成审美的结晶。渗透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填词谱曲;渗透美术,可以激发学生题诗作画;渗透影视,可以激发学生编剧点评等等。从相对意义上说,感受主要是摄取形式美,经验和创造则着重吸收、鉴别和改造内容美。要对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审美对象产生美感,就必须在培养和提高审美感受、审美经验、审美创造等方面下功夫。这也是文学教育的审美价值。 

  语文教师,要把语文美育当成一项完美而甜蜜的事业!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美不仅在物,也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语文美育,来自自然的本真,来自心灵的呼唤,来自社会的需要,必将成为闪亮的词汇。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