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很多方言区的人来说,发后鼻韵母非常别扭,很不习惯,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现在发的音是自己方言中所没有的,没有这个发音习惯。只要抽空多练练归音的动作,就会习惯这样发音。
有些方言区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的普通话已经说得很地道,自我感觉非常好。其实他们的前、后鼻音还是有不少问题的,只是自己根本就没有觉察到而已。
还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听说后鼻音发音要靠后,就拼命往后靠,这是不对的。记住,只要带到“软腭”的位置就可以,决不要刻意夸张。只要注意听听中央台播音员的广播,你就会发现,现在已经不是很强调后鼻音了,特别是ing不注意听,还不容易听出来。也许,从今后的语音发展的趋势来看,后鼻音很可能会被同化。
但为了规范普通话语音,我们还是要学会发好后鼻音。
3.培养学生的归音意识,学习正确的归音方法。
在掌握鼻韵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应该着重引导学生了解并把握前后鼻音的归音特点,培养学生的归音意识,并学会正确的归音方法。汉字的音节结构分为声、韵、调等部分,在发音过程中应遵循这一特点,尽量将汉字的发音过程处理成以声母或韵头为一端,以韵尾为另一端,以韵腹为核心的“枣核形”,因此要求发音时特别注重出字、立字和归音。因此,归音意识的培养及归音方法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1)要让学生明白在自己的方言中前后鼻音的归音特征,找到症结,从而对症下药。比如有些方言区前后鼻音没有归音,读成了鼻化音。在学习中就有必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的发音和普通话发音有什么区别,进行对比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归音意识,从而更好地学习前后鼻韵母。
(2)练习归音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动程法。在学习鼻韵母时,先发元音,并在发音过程中夸张地延长元音,之后自然地过渡到鼻辅音。比如发ang时,先准确地发出元音[α],拉长此音后带出鼻辅音-ng。使用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充分领会普通话发音的动程,并且较有效地避免鼻韵母发音中元音发音不正确或不到位的错误,从而更好地学习鼻韵母。
(3)体会前后鼻音归音时口腔的动作。前后鼻音归音时舌头和下颌动作截然不同:前鼻音归音时,舌尖迅速抵住上齿龈,下颌有明显的动作,同时口型会变小形成闭合的状态,比如韵母an;发单元音后鼻音韵母时,口型保持不变,下颌和唇部并没有明显的动作,口腔内只有舌根向后移动,抵住软腭,堵塞住气流通过口腔,比如ang、ong。在发后鼻韵母特别是单元音后鼻韵母时,要注意保持下颌和口型不变,下颌和唇部不要有明显的动作,对镜训练是一种较有效的方式。
in和ing是所有前后鼻韵母中最难以辨别和学习的一对,要读准这一组韵母,关键是掌握发音时口腔细微的动作。in和ing元音相同,口型大小没有区别,但发in的时候,口腔有明显的闭合动作,而发ing时,始终保持i的口型,下颌、唇部不能有动作。训练时可以用门牙轻轻咬着指头,用指头挡住舌尖靠向齿龈,强行阻止已经习惯的闭合动作。经过反复体会、练习,就能够体会到发ing韵母的基本要领。
4.利用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
在声韵母结合时,我们会发现一些规律。有些声母和韵母是不能结合的:“ong”只可能和“s”相拼,不能和“sh”相拼;“d”只可能和“ing”相拼,不能和“in”相拼。d、t、n、l后无en(扽、嫩例外),故“邓、疼、能、冷”均读后鼻韵母;d、t、n后无in,故“定、丁、听、廷”必是后鼻韵母;声母z、c、s、d、t、n、l不能和韵母uang构成音节,如“钻、窜、算、篡、端、短、段、团、暖”的韵母一定是uan。
5.识记字形归类法。
想熟练做到区分前后鼻音韵母,除了能准确发音外,还必须分清、熟读并牢记包含前后鼻音的字,这是区分前后鼻音的最有效方法。比如,前鼻韵母的代表字大概有一百余个,记住这一百多个字,余下的就基本上都读后鼻韵母。前鼻韵母代表字可作偏旁的如:本、贲、宾、频、门、民、黾、分、盾、屯、吞、粦、林、仑、艮、肯、昆、今、金、斤、晋、尽、堇、君、军、秦、亲、禽、侵、辛、心、寻、旬、巽、贞、真、隼、珍、辰、春、川、申、甚、刃、壬、尊、寸、参、孙、因、淫、引、尹、云、匀、允、文、舜、阴。
方法一:声旁推断法。汉字中形声字居多,一般情况下,声旁一致,声旁的韵母就是相同的。例如:“矜衾吟”等字,其声旁“今”读jin,那么可以推知“矜”、“衾”、“吟”等字的韵母也是in;“政”、“整”、“症”、“怔”等字,其声旁“正”读zheng,则可推断它们的韵母为后鼻音。当然也有例外,如“君”为前鼻音,而“窘”为后鼻音;“令”为后鼻音,而“邻”和“怜”却为前鼻音。这种情形是极个别的,识记并不困难。对于大多数的形声字,只要教学生记住有关声旁韵母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就可以推知一大批相关的形声字的韵母,例外的情况进行专项记忆则可。
方法二:依据汉语拼音拼写规则推断前后鼻音。比如d、t能与ing拼,不与in相拼,普通话中没有din、tin音节。由此推知“丁”(包含以“丁”为声旁的字)、“停”、“听”、“定”、“廷”等字都是后鼻音韵母。再如由t、l与eng拼,不与en拼,可推知“疼”、“藤”、“腾”、“冷”、“愣”等字的韵母都是后鼻音。
方法三:记少不记多。比如在读音为ren或reng的字中,只有“扔、仍”读为reng,其余的字都读ren,在读音为nin或ning的字中,只有“您”读前鼻音,其余的都读后鼻音。因此,只要记住这其中的少数,就能推知多数,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方法。
6.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学好普通话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如何区分前后鼻音,必须坚持训练。这是关键的一环,只有坚持才有可能学好,不仅要为学生营造规范对话的校园环境,还要力争为学生开辟有利的校外资源。“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校内要求用普通话,积极营造说普通话的环境和氛围。在宿舍中与老乡讲话,也要坚持说普通话,只有改变方言的惯性发音习惯,才能发出正确的后鼻韵母。解决问题不能只靠学校,校外环境也十分重要,鼓励学生在校外也要多用普通话,出了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要与不同方言区的人打交道,就要时刻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提醒学生在说普通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前后鼻音的区分。学生生活的是方言环境,缺少正确的普通话对话空间和对象,如何进行有效练习呢?可以建议学生每天观看新闻联播,观看播音员主持人说话时的口型,听他们说话时的发音,尤其是前后鼻音的发音,这样能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
综上所述,普通话前后鼻韵母的辨证应从发音及识记两大方面进行,本文提及的一些方法,虽然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更有效地解决方言区的学生前后鼻韵母的问题,还要不断努力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李伟群.论“前后鼻韵母”的辨证[J].教育探究,2006(2):57-59.
[2]张云香.浅谈普通话教学中前后鼻韵母的辨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0(3):66-67.
[3]陈永蓉.普通话前后鼻韵母教学探微[J].读与写杂志,2009(7):67-68.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课题“高职院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教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负责人苏濛,课题编号Y1304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
期刊简介: 《计算机工程》(月刊)1975年创刊,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
期刊简介: 《建筑设计管理》(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
期刊介绍: 《中国青年研究》(月刊)1989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研究青年与青年...
期刊简介: 《海洋科学》Marine Sciences(月刊)1977年创刊,是学术性和技术性期刊,...
主管单位:湖北通信服务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省通信服务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