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离合词研究现状综述

时间:2015-01-14 16:56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张燕 点击:
  摘 要:离合词是汉语语言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学界对它的研究经历了从纯现代汉语领域的探索到结合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以及语法规范的研究这一过程,今后也必将继续作为一个重要议题而存在。本文将对这一研究过程进行初步综述。

  关键词:离合词  对外汉语教学  中文信息处理

  “离合词”也称作“离子化、短语词、词组词、最小述宾结构、粘连词组/短语、可分词”等,是指“汉语里有一种AB组合,中间可插进别的成分,A与B可离可合,是为‘离合词’。”离合词是语言学界一个特殊的现象,这是因为它既不符合词的概念,也不符合词组的概念。半个世纪以来,离合词一直被看作是现代汉语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语言学领域离合词研究综述

  (一)阶段变化脉络

  1.离合词概念的提出(20世纪50~70年代)

  王力(1944)最早提及离合词这种现象。林汉达(1953)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但首次提出“离合词”概念的是陆志韦(1957):“合起来是一个词;在同形式的结构里,两段分开了,就是两个词。”

  这一阶段,学者们倾向于用“扩展法”或类似于“扩展法”的方法来判定离合词。此间,吕叔湘(1959,1979)先后两次对“离合”这一说法提出异议,但并没有引起其他学者的广泛注意。

  2.80年代的进一步研究

  前一阶段,离合词的研究主要是在论文或专著中被涉及,而80年代初才开始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现象加以深入研究。

  张宝敏(1981)第一个以离合词为题发表研究专文,而李清华(1983)和赵金铭(1984)奠定了离合词研究的基础。此外还有刘月华、史有为等人的研究。

  此时,对离合词的研究范围已经开始扩大,涉及定性分析、结构分析、教学等问题,但还不如90年代之后的研究深入、全面。

  3.90年代至今的多角度深化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现实需要推动了学界对离合词的超前关注。

  这一阶段学术界对离合词的归属问题重新进行了思考,如:赵淑华(1996),李大忠(1996),柯彼德(1990),史有为(1992)。还有从汉语教学方面进行的研究,如杨庆蕙(1995),饶勤(1997),吕文华(1999),周上之(2000),沈怀兴(2002),丁勇(2002),韩明(2003),刘春梅(2004),范妍南(2007)。并有结合信息处理而来的探索,有俞士汶等(1996),王海峰等(1999),王会琴(2008)等。

  (二)对离合词语法性质的研究

  1.词与短语(词组)

  王力(1944)谈到“词”和“短语”的界限问题时,以“插入法”来判定二者的区别:凡两个字的中间还可以插进别的字者,就是短语,否则就是单词。短语即词组。

  朱德熙从语素的角度着手,认为可以把“理发”这类词看成词,把扩展以后的格式(“理了个发”“理不理发”)看成词组。

  张涤华、胡裕树编著的《汉语语法修辞词典》中指出:“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单一性,但结构上有时可以分开或扩展的语素的组合——这类词合则为一,离则为二,即合的时候是一个词,分开的时候是一个短语。”持“离则为短语,合则为词”的研究者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分析了。

  吕叔湘(1979)从词汇的角度,认定“睡觉”“打仗”等为一个词,可是从语法的角度认为“不得不认为这些组合是短语。”他主张把这种例子归入短语。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