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立体化建设
时间:2015-07-15 09:44
来源:发表吧
作者:彭杰
点击:
次
[摘要]:英语听力理解与分析能力是英语专业与语言学习者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在语言专业五种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译中处于首要位置,它是语言交际能力和各方面语言技能的必要基础,在叙述性的语言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英语专业教学手段多元化的过程中,系统利用网络资源与多功能教学设备,建立立体化教学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听力技能的实质性提高,为其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从网络与多功能教学平台的利用角度,简述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的立体化建设设计思路,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专业;听力;网络;立体化建设
英语听力理解与分析能力是英语语言学习者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作为英语语言交流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它在语言专业五种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中处于首要位置,在叙述性的语言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美国保尔·兰金教授统计,“听”占日常言语活动的45%,“说”占30%,“读”占16%,“写”仅占9%,由此可见听的环节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听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言学习者对有声信息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一、专业听力教学的作用与已有的教学方法
英语听力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针对一、二年级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性必修课程,属于英语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中的重点单项训练课程,同时也是全国英语专业四级(TEM4)与八级(TEM8)考试的一个重要测试部分(占3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在充分利用和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建立语言资料库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系统、科学的语言能力专项训练体系与平台,培养学生对语言输入信息进行理解、分析、继而输出的能力,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听力基础,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1]。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能够达成共识的是,英语听力的技能训练应该建立在多媒体网络资源与局域网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具有时效性性、复合性的语言信息为主要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示包括西方英语语言国家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相关知识与英语专业语言知识之间的复合、交融与渗透。同时,教学过程中也积极推进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与时效性,旨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声像结合的动态学习空间,避免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有的听力课程教学方法着重阶段性,技巧训练从易至难、内容由简入繁,同时注重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培养,逐步由基础阶段的单纯听力技巧训练向高层次的综合技能获得过渡,学生的听力理解与综合语言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均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与教学立体化建设的设想
1?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扩充中主要为网络资料与各类声像光盘,需要对资源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分类整合,然而相关整理与难度系数分类工作耗时较多,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合理、高效的分类与整理,以使资料库得到实质性、系统性的扩充,从而真正实现资源数据的科学分类与系统化建设[2]。
二是由于语言本身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演变,课程教学方法与资源的时效性有滞后的现象。这需要不断更新资源,保证教学与训练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使得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能够紧跟语言发展与专业、社会的需求。
三是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方面,专业课程教师在听力机能与技能作为专业、专项训练的相关理论研究与支持不够充分,部分教师过分追求“高、大、上”的理论研究,忽略了听力教学在基础教学理论与科学的训练方法方面的思考[3]。
四是许多地方高校,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受到地理以及文化环境的制约,缺乏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语言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此类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听力部分丢分较多的原因之一。
2?教学立体化建设的设想
随着网络资源与专业语言实验室硬件技术的发展,英语听力课程已完全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依赖网络、多媒体语言学习设备与资源库(语言实验室、互联网、局域网资源共享,以及例如Blackboard等网络学习平台)的立体化教学系统已经完全具备可行性[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