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框架剪力墙结构有其自身的特性。本文针对其材料与结构的独特性格,通过分析结构受力特性,结合建筑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的应用重点难点,总结出该体系的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前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建筑材料与结构的革新,在诸多变革的历程中,出现了大批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这些建筑多为中高层,常见下部两层左右的商业街旁门店加上上部住宅功能的格局,它们既满足实用性又较符合经济性原则,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大趋势。
1 框剪结构的特性
1.1 应用背景
我国最为常用的高层建筑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在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架构下,根据各个项目的具体要求,选择将建筑体型中部较坚固的交通部分加固为剪力墙或将建筑体型周边部分加固为剪力墙,其余部分设置为框架柱梁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一种灵活适应因地制宜的结构布置方略。可以通过调整框架与剪力墙的位置、比重等来进行结构优化。这样的布局对于建筑使用功能的满足,抗震性能的增强皆是有着重要作用,又能大大节约工程资金的投入,成为受到广泛应用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1.2 结构抗震
框架剪力墙中梁和柱通过刚按或铰接来连接,共同抵抗水平与竖向荷载。结构刚度应根据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很少时所趋向的框架结构形式的设置条件,还应根据框架与剪力墙的比例关系,依照规范要求确定其适用的抗震等级,满足其对应的抗震等级中的各项结构构造要求。
1.3受力特征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不同剪力的作用下产生弯剪型变形曲线,在增强建筑稳定性,提升施工质量方面有显著的优势。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能够良好承受横向竖向拉力的墙板在有计划地部分替代梁柱的功能时,下部楼层位置,剪力墙部分位移较小,拉动着位移较大的框架部分;上部楼层位置则刚好相反,由框架部分约束着剪力墙部分,增加了负剪力的作用。在剪力墙体系与框架体系受力相互影响的作用下,降低了整体的结构负荷,带来整个建筑内较强的整体性,产生出优于单纯框架或单纯剪力墙结构的抗力,更有效的抵抗各种力,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环境。
2 施工准备阶段
2.1 放线测量
放线测量工作对于测量精度的把握,对于工程尺寸的控制至关重要,是施工前的关键准备工作,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自身较为灵活的平立面组合布局,带来了大量复杂的基础形式与标高高度,为现场的放线测量工作增加了巨大的任务量。实际施工放线测量中,根据图纸以及具体要求,使用激光经纬仪和全站仪等仪器,严谨测量,反复检查,对于轴线严格控制,保证放线的准确程度。
2.2 现场实验
现场设立的实验室是对工程质量负责的重要环节。样板引路制度这样提前的热身活动有助于了解特定材料与特定工艺的性格,有助于施工人员对后期作业的熟悉,方便在施工现场对于工艺采用具体灵活的调整。实验人员根据具体工艺的图纸、规范、工程量等要求确定实验计划,采用相应的实验方式与实验数量,统筹管理,严格把关。
2.3 搭设脚手架
搭设步骤为先将混凝土基础铺砌平整密实,后是满足尺寸要求的双立杆双排粉刷架体搭设,依次为斜杆立杆、大小横杆,搁栅、剪刀撑,脚手片、挡脚扶手杆,拉结固定、安全网,最后验收检查。
脚手架搭设的原则为安全第一,同时要做到方便使用,成为安全施工的良好保障。固定搭设时位点间的水平线要测好,结构与构件的连接一定要保证紧密牢固,不能悬空挑头出板,同时采取安全网等相应的防护措施。整体性要求是搭设要点,搭设时要尽量交错搭设,相邻立杆不平行,保证三角稳定性。搭设时需分层进行,严格按照尺寸与构造方式,符合相关技术规定,材料要保证满足要求,可适当运用防锈、披缝、粘砂、毛刺、烧口突出等处理方式。
3基础施工
3.1 土方
平整场地后进行开槽线的放线工作,紧接着进行开挖,直至坑底。坑洞要有稳固的放坡,其尺寸满足相应要求,同时用土钉墙加以支护。注意开挖前以及过程中及时处理现场杂物,为保护槽底,应在基础垫层的施工前再进行清槽施工。
3.2 防水
依据制定好的地下室外墙抗渗等级施工,对防水薄弱环节应采取刚柔相接,多道设防做防水。施工重点处理施工缝、后浇带等位置,有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条、止水钢板等做法。
防水卷材施工前应有平整无开裂的基层,在彩色粉袋弹好的铺贴边线上剪裁,用防水胶浆粘贴,随后压实排气。卷材间要有一定的搭接,铺至高处时要有一定宽度的上翻卷起。聚氨酯防水涂膜是增强薄弱部位防水抗渗性能的最后一道软性保障,它均匀涂刷于事先排好气的玻璃丝布。施工时注意不要随意踩踏,可以用后退法分片区逐区施工。
4主体施工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主体部分是使用者接触最多的部分,也是地震等安全事故直接作用于人们的部分,具有建筑安全、适用、美观、经济的丰富意义。下文就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分别阐述。
4.1 模板工程
模板主要是墙体模板,是工人师傅施工的得力助手。模板的均匀、牢固,及其施工中的精准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支模方式,合理选取确保放线准确、位置合理、固定牢固。在施工同时需要对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如垫衬海绵等物。
4.2 钢筋工程
钢筋是建筑的骨架,钢筋的质量决定着建筑的质量,进场的钢筋要保证质量通过、下料合理、充分利用原料。合理选用钢筋的焊接技术、施工步骤,同时要确保按图施工,以及精准放线,这些都是钢筋工程施工的重点。
4.3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是建筑的血肉,是钢筋的维护部分,也是一定荷载的支持部分,混凝土的选料、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都应严格控制。选料要控制好配合比例,进行充分搅拌,一次性、分层浇筑,并采取保温、洒水等措施合理养护。
5控制工程质量
做好施工的质量控制需要注意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注意严格把控。在施工前期进行图纸校对、会审,施工过程中注意重点节点的处理,施工进行时与结束后反复核对,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6结语
我国相关技术在大量实践中总结经验,已经具有较为经济、高效和成熟的做法与规定。本文结合笔者经验,对从施工准备阶段到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阶段的相应内容具体分析。围绕框架剪力墙的结构技术做以重点阐述,以供同行参考借鉴,以期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l]尹顺利,《多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分析》,神州,2013/26.
[2]吴德兵,《对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中外建筑,2014/01.
[3]高景峰,《多谈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
[4]孙志涛,《浅谈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技术实践》,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
[5]史先念,王红,《关于框架_剪力墙结构建筑的抗震分析和优化》,中华建设,2008/12.
[6]孙国峰,《刍议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8.
[7]杨士福,《试论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中国房地产业,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