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沉箱结构临时围堰拆除施工技术
摘 要: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中由于受作业面、施工场地、施工工序等要素的影响,经常需要修建临时措施项目。本文结合某工程的临时围堰拆除,谈一谈沉箱结构临时围堰拆除的施工技术,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学习。
关键词:施工技术;沉箱结构;临时围堰;拆除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国内某大型船坞工程的临时主围堰采用沉箱重力式、两侧为土石坝结构的组合形式。其中沉箱围堰总长约420m(共21个沉箱,单个重量为1680t)、土石坝总长约350m,沉箱下的基床和土石坝均采用高压旋喷桩止水。拆除时需将沉箱内棱体清除、沉箱上部结构拆除、沉箱内回填砂清理、沉箱拆除起浮,起浮后将沉箱调至浮游稳定状态,将沉箱四周(含底部)粘结的残渣清除,最后将沉箱拖运至相邻码头安装。
2 施工准备
2.1 特点分析
(1)该围堰经现场实测,前沿回淤严重,配合围堰沉箱拆除施工,应同步进行海床的清淤工作;(2)可利用施工作业天数少;(3)围堰采用高压旋喷桩形成止水芯墙,内棱体拆除过程,在内外水压差的作用下是否会产生剪切破坏,引起围堰渗流量的加大,从而增加棱体拆除的施工难度;(4)在沉箱起浮过程中,高压旋喷体是否能被破坏,消除底部与基床的粘结,使沉箱顺利起浮。
2.2 施工稳定性计算
结合以往工程经验,挖除围堰沉箱内棱体是沉箱起浮的关键,围堰的稳定性验算(按无内棱体考虑):假设围堰沉箱后方棱体全部拆除,主要作用荷载有:沉箱和填料的自重、静水压力和波浪力作用。选择最不利状况——基础标高低、极端高水位情况验算:沉箱与基床水平缝沉箱后趾的抗倾稳定性、沉箱与基床水平缝的抗滑稳定性。为了贴近实际情况,计算时材料重度标准值(γ)钢筋混凝土沉箱C40选为24 kN/m3,沉箱内填料(砂、石渣和水)及沉箱上部结构(浆砌石、土)选为1424 kN/m3;每延米极端高水位自重作用Gi为3250.78 kN,GiXi为21942.76 kN·m,围堰稳定性验算结果如下:根据《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2009 2.5码头稳定性验算:
(1)作用效应组合。持久组合:极端高水位(永久作用)+波峰压力(主导可变作用)
(2)码头沿基床顶面的抗滑稳定性验算
2113kN/m>1590kN/m,抗滑稳定性不满足要求。
(3)码头沿基床顶面的抗倾稳定性验算
验算结论:若围堰拆除前棱体全部挖除,码头沿基床顶面的抗滑稳定性验算结果不满足要求,码头沿基床顶面的抗倾稳定性验算结果满足要求。验算结果表明围堰拆除前棱体不可以全部挖除,最大棱体挖除标高应按原设计取:开挖至-8.5m(原设计为干施工状态前水抛棱体顶宽10m,标高-8.5m)。
2.3 施工方案选取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沉箱在围堰内侧(棱体下)有后趾,如果后方棱体不全部挖除,沉箱将很难起浮,根据召开的专家会的讨论结果,确定了如下的施工工艺:(1)后方棱体分层开挖,第一层开挖至-8.5m,同时进行围堰沉箱沉降位移观测,预警信号为某个沉箱变位量超过1cm/d或连续位移累计超过10cm时,超过预警信号时暂停开挖由各相关单位协商;如未超过预警信号,继续开挖第二层至-9.5m,此时如果渗流量增大,要维持性抽水保证棱体开挖具备干施工条件,开挖第二层的同时将沉箱后趾上部范围棱体开挖,石料不外运直接用挖机摊平作为剩余内棱体。(2)1~3#沉箱根据现场情况,其后方棱体一次性清理干净(清至设计标高),以保证沉箱起浮,结构稳定情况需时刻监测。
3 施工工艺流程及主要施工方法
3.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船坞抽水→沉箱后棱体挖除及换填砂→船坞注水(坞门关闭)→沉箱上部结构拆除→沉箱内渣挖除→沉箱抽砂→沉箱起浮→沉箱交付→挖泥船扫浅→验收。
3.2 主要施工方法
(1)沉箱后棱体挖除。待形成棱体开挖干施工条件后,按专家意见对棱体进行开挖。第一阶段:将-8.5m以上全部挖除,由1#退挖至21#沉箱,同时进行围堰沉箱沉降位移观测,实际观测均未超过预警信号。第二阶段:未超过预警信号后,继续开挖第二层至-9.5m,此时关键为维持抽水,保证棱体开挖干施工条件,开挖第二层的同时将沉箱后趾上部范围棱体开挖,石料不外运直接用挖机摊平作为内棱体。两阶段同时进行,分层分台阶进行。棱体开挖后期,渗流量明显增加,增加抽水泵,维持抽水,保证开挖。棱体开挖过程中,每天进行沉箱位移观测,实际观测均未超过预警信号,未发现明显位移,最大位移累计7cm,但渗流量明显增大,达2.5万方/日。(2)围堰内注水。棱体挖除后,船坞注水一次至标高±0m,将坞门关闭,开始堵口围堰拆除。(3)上部结构拆除及沉箱内挖渣(填砂)。上部结构主要由粘土、浆砌块石构成, 采用挖掘机直接拆除,装入自卸汽车将其运走。由于挖机为短臂挖机,沉箱内排石渣及砂(无注浆管)只向下挖除4m,沉箱外排(带注浆管)向下挖除2m,剩余采取泵抽。(4)沉箱内剩余填砂抽除。在吸砂口处增加高压水冲装置,泵直接坐在沉箱顶,人工用竖杆控制吸头,出砂连续,效率较高,每泵最大效率100m3/h,砂直接排到抽砂船中,箱内剩余砂或石渣的平均高度控制在0.5m以内。(5)沉箱起浮。沉箱内填砂挖除完成后,利用抽水方驳在适当潮位时抽水起浮,抽水起浮前将沉箱四角带缆到相邻沉箱,防止沉箱起浮中跳跃侧倾撞到其他沉箱,造成沉箱的损坏。
4 总结与建议
(1)沉箱内回填砂时避免填入块石;上部结构开挖时,石渣要清理干净,避免遗留块石,影响沉箱内抽砂。(2)在沉箱下水前,宜在侧壁涂刷一层沥青或采取其它隔离措施,防止接缝空腔内浇筑水下混凝土粘接到沉箱上;同时基床顶部宜铺设一层土工布,杜绝旋喷体与沉箱底部的粘连。(3)通过接缝砼顶面开缝的简易措施,在沉箱起浮过程中空腔内混凝土极易脱落。(4)采用“打木楔,压砂袋法”封堵注浆管漏水操作较为简便,但不宜用于长距离沉箱拖航。建议在今后注浆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灌浆封管并做好检查工作,避免注浆管漏水。
参考文献
[1]林文彬,等.浅谈大型船坞围堰沉箱拆除施工工艺[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04).
[2]顾倩燕.船坞工程结构设计技术创新与实践[J].水运工程,2011(0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