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1893年的夏天,法属塔西提岛上风光旖旎,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然而保罗高更(Paul Gauguin)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已无心去欣赏眼前的这片美景。踌躇良久,他终于心一横,狠心地抛弃了他那位尚有身孕的小情人特弗拉,重新踏上回归巴黎的漫漫长路。 关...
摘 要:我经常强烈意识到自己不但是创作者,同时也必须是观众席上的一名观众。身为创作者的我必须询问身为观众的我:这样可以吗?,身为投手的我,同时也是捕手、击球手,另外也是看球的观众。作为一名设计师她不断地探索着设计的无限可能,在日常的设计工作...
摘 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完成于1970年,讲述的是一个叫做皮克拉的十一岁小女孩的凄惨遭遇。本文将从小说修辞学角度分析《最蓝的眼睛》,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中,虽然很多人注意到了这部作品的修辞技巧,但是对小说的修辞手法...
摘 要:从生命力感的角度,通过研究西方文学艺术,探讨西方文化中悲剧美的价值和作用,并以此为借鉴,呼吁国民尊重悲剧,尊重生命。 关键词:悲剧;生命力感;西方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4-0088-01 在科学还未诞...
摘 要:兰斯顿休斯的这篇不足千字短篇小说的,给我们展现了一幕现实中时常见到的悲欢离合,运用简单的语言却刻画出了深刻的场景,并且巧妙地运用环境的衬托和渲染来向我们展示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关键词:兰斯顿休斯;典型环境;文学张力;填空 中...
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写实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18、19世纪之交英国南部的乡村社会,平静乡村生活的背后仍有社会变革的暗流。本文从社会和历史角度出发,剖析历史背景之下《傲慢与偏见》中的英国乡村社会,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关键词...
摘 要:艺术自身的灵感来源于人们对生活不断的感悟。同时,艺术的生命来源于艺术家们自身独有的创造力。而这种创造力与其他种类创造力区别之处在于,它是内心深处的一种瓦解与重生。这种瓦解与重生的过程充满玄机,令人难以琢磨。 关键词:创造力;灵感;潜...
摘 要:在当代资源日渐匮乏以及全球提倡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应该形成怎样的设计思想,采用何种设计方法,才能面对节约资源减少浪费的挑战。 关键词:节约型设计;绿色设计;三维打印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4-0077-0...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