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实践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课堂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启发性等特点,是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
目前,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建立产学研平台是进行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理论培养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理想途径。当前的校企合作成功模式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合作模式,即一个学校同一个企业进行合作。比如,企业与高校合作在学校建立物流实验室,或者学校和企业合作,成立相对独立的物流人才培养机构等等。
在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中,另一个实践教学的模式是学校自建物流实践教学实验室。由学校建立大型的综合物流实验或实训教室(包括仓储、运输、分拣等系统在内的,涵盖整体物流流程的综合性试验室)存在着场地、资源、人员、资金等方面的客观性制约,通常高校物流实验室的建设仅仅只能侧重于物流的某个环节。此外,一个学校在物流管理中的学生人数有限,实验室各项设备也存在利用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五、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议
目前我国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某些方面仍然有待完善与拓展,重点显现在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单一、以及教学方法灵活性的欠缺。实践环节要在教学大纲中得以体现,并在学习环节及学时上给予保证。这样才能使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紧密结合,从而缩短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距离。为此,论文提出以下建议,以资源的开放及共享来凸显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
1.整合各方资源,扩大校企合作深度,建立物流联合培养基地:为解决现有校企合作模式中的问题,可考虑充分整合各高校、培训机构、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资源,建立物流专业实践基地或综合培养基地。实践基地资源共享,成为区域内的各高校的物流人才的联合培养基地、或校际合作的人才培训基地。
2.采用“派出”与“引进”多种途径,解决实践教学师资问题:第一种做法是采用“派出”的方式,充分利用国家已有的教师培训资源,加大对现有师资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力度。教育部、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都举办过一系列高校教师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通过派出相关教师参加各种实践类培训,将提升现有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第二种做法是“引进”。通过与相关企业或产学研基地的合作,引进有物流实践从业经验的优秀人才作为专业兼职教师,通过企业教师的专题讲座或培训,作为本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的补充。
3.建立校内多学科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促进相关学科交叉与融合:在学校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以交叉学科或大类学科为依托,整合校内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多学科力量和科技资源,建立跨物流管理、工业工程、信息、交通等学科专业共享的实践平台,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使用。这将不仅有利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也将调动教师在交叉学科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交叉学科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红兵,闫卫华.加快交叉学科建设提升高校有效竞争力[J].中国高教研究,2007
[2]黄继英.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及其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介绍: 《中国青年研究》(月刊)1989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研究青年与青年...
主管单位:湖北通信服务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省通信服务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
期刊简介: 《海洋科学》Marine Sciences(月刊)1977年创刊,是学术性和技术性期刊,...
期刊简介: 《建筑设计管理》(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
期刊简介: 《计算机工程》(月刊)1975年创刊,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