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双驴记》到《走着瞧》的生态主题嬗变(2)

时间:2014-05-22 16:12 来源:发表吧 作者:肖巧慧 点击:

  二、影片《走着瞧》的生态伦理主题建构

  同小说《双驴记》相比,电影《走着瞧》的叙事框架、场面处理还有结尾在基本忠实于小说的同时,却赋予了更多的主题异变,希冀能够带给现代人生态伦理层面的深刻反思和启迪,激起人类践行生态伦理准则的自觉。生态伦理的诉求保持了高度一致,即人类应该从整体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关爱自然。著名生命伦理学家史怀泽坦言,“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3]。人与动物的和谐统一是人类生态批评的深刻命题,也是人类生态学的终极理想。电影《走着瞧》所反映的主题,正是在对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生态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态伦理观,这无疑是对文学作品中的生态主题又一次进行了升华和建构。

  从叙事结构看,影片《走着瞧》的时空顺序趋于简单化,仅保存了小说《双驴记》故事情节的基本架构关系。影片用顺叙的手法替换小说的倒叙,使得观众很快从自身所处的后观影时代进入影片所反映的时空环境。影片开头相对于小说而言,对那个荒诞年代的背景做了弱化描写,但对人类追逐物质财富的激情在影片《走着瞧》中却被放大到了极点:四处红旗飘扬,锣鼓喧天,劳动群众热情高涨,其中混杂着浓烈的关中方言的快板表演,场面极为壮观。在这种强烈的视听效果烘托之下,主人公马杰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改编后的影片把小说中一笔带过的时代背景演绎得更加直观,给观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使得那个荒诞的年代里发生的荒诞故事的真实性有了更加令人信服的诠释。迷茫中的马杰背诵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以更加清晰直白的方式交代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创造热情。同小说中给彩凤治病那段寓言式的开头相比,电影更具有紧凑的时空张力和足够的逻辑支撑。影片中的人,欲望膨胀也更加鲜活有力,而这正是引发悲剧的深层原因。从更深层次上引发观众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思考,为建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埋下伏笔。

  电影《走着瞧》通过对文本中渲染场面的弱化处理和戏剧化情境重建以增加看点的同时,影片主题的深度与广度也得到升华。比如在马杰惨无人道地鞭笞“黑六”,致使其丧失繁殖能力的场面处理上,小说中作者不惜大量的笔墨进行了场面的渲染,主人公手段残忍,人性扭曲,暴露了人类的冷酷与暴虐。但在影片中,出于对观影心理的考虑只是一带而过。人类所有自私而残忍的劣根性,并没有在主人公的身上得到充分展示。从主题凸显的角度来说,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性也就有所削弱。另一些内容则经过了调整,突出了影片整体的荒诞风格,却强化了生态伦理主题的建构。比如,在《双驴记》中,邻村村民率众母驴来找“黑六”配种却不能后,质问大莲队长:“我们村认为北高村说黑六没有按时发情不过是一个托词,黑六每年的发情期比日历还要准,说它不发情就如同说骡子发情……一样令人难以置信。我们南高村认为,北高村一定是出于什么利益的原因为黑六另寻了新欢……”大莲队长无可奈何地说:“牲畜不发情是谁都没有办法的,你就是给它们硬来也没用,这跟人是一样的道理。”而到了电影《走着瞧》中,则多了一种戏谑色彩。“我来找你配,你怎么就不让配呢?咱们配了可不是一年两年了……你这样对待我们可不成,咱们之间配种的关系不能说黄就黄……今天你要是不给我配啊,我就到公社告你去,看你这个先进生产队还保不保得住!”而大莲队长的回答更是啼笑皆非:“就凭你娃的态度,今天就是不给你配。”影片的编剧故意运用诙谐语言的模糊性,混淆了人与动物间的界限,营造出极强的反讽效果。其深层次的含义在于点出动物与人类两者惊人的相似性,动物也有与人类同等权利和价值。借助刻画动物的遭遇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目的在于彰显自然的主体性,以此来唤醒观众对生灵的敬畏之情。

  电影《走着瞧》最后一幕是对小说的补充,主人公马杰不再理所当然地将驴视为无思想情感的畜生。孩子所演绎的动物保护场面,也向观众展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情画面,把观众从阴郁和怅然若失的场景中拉回到现实,试图唤起人类的生态伦理意识的觉醒。这也正是影片中生态伦理观的意义呈现,警醒受众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结语

  从小说《双驴记》到电影《走着瞧》的变异,是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问责到对生态伦理主义的建构的艺术嬗变。电影《走着瞧》基本把握住了原小说中严肃而又深刻的主题内涵并加以发挥和拓展。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思想上震颤和内心的触动,更批判了人类对建立在主客体二元论基础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荒谬性,同时又昭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新型生态伦理观念。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38.

  [2]王松.双驴记[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花城出版社,2011.

  [3]史怀泽.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9.

  [作者简介]肖巧慧(1980—),女,陕西洋县人,陕西理工学院比较文学专业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陕西理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