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一片颇为复杂。“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一句词人的思绪从回忆回到当下。“别浦”一般的解释是“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而这样的地方往往是码头渡口的所在,所以“别浦”也可以指词人当年离别的码头。再有,江淹《别赋》有“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句,词人或许暗用此典也未可知。“津堠”是指渡口上供人■望的土堡。“渐”字表明时间的流逝,表明原先嘈杂的渡头变得安静下来。所以这几句应该理解为作者旧地重游当年离别的码头,而久久不能离去。否则若是认为词人还是在描写行舟所见,那“渐”字便不好解释了。当喧嚣嘈杂的渡口已经恢复平静,唯有夕阳余晖掩映着无边的暮春景色。无边无际的春色既是作者孤独心境的陪衬,也是青春逝去,功名无成的暗示。此三句,词人的笔触悄悄从回忆跳回当下,并没有提示性的词语,即是实笔。“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一句,词人回忆当初和心爱的女子一起月下携手同游。“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一句词人又回到当下,也是实笔。词人回想起当时同伊人的甜蜜往事,就像在梦中那样接近却不能把握。又回想起一生的宦海沉浮,善感的词人怎么能够不潸然泪下呢?
据此分析,此词便不是送别之作,乃是旧地重游所写。先是“闲寻旧踪迹”所见所感,进而回忆过去离别时的场景,然后回到当下。回忆之后,时间已经暗暗流逝,到了黄昏。进而作者又回忆先前同恋人在一起“月榭携手”的场景,最后笔触回到现在,直抒胸臆。词人的如椽巨笔不停地在过去现在来回跳跃,其转换处往往不留痕迹,即是实写。这正同词人另一首名作《夜飞鹊·河桥送人处》的结构相似。后人往往以“沉郁顿挫”来评价清真词,如陈廷焯所言:
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其妙处,亦不外沉郁顿挫。顿挫则有姿态,沉郁则极浑厚。既有姿态,又极浑厚,词中三味亦尽于此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美成词极其感慨,而无处不郁,令人不能遂窥其旨。《兰陵王》(柳)云……遥遥挽合,妙在才欲说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无穷。(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⑦
由于“追思实写”这一手法的运用,加上全词以入声押韵⑧,使得《兰陵王·柳》一词成为周邦彦“沉郁顿挫”词风的代表。其艺术效果即如陈廷焯所说的“才欲说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无穷”。
总之,“追思实写”这一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是清真词形成“沉郁顿挫”词风的重要原因。这样的写法也使得词作摇曳生姿,具有一种不同于直接感发的思力之美。而值得指出的是,这种“追思实写”的手法,在清真词中大量存在,除上文所论《兰陵王·柳》和《夜飞鹊·河桥送人处》外,其他的篇章如《过秦楼·水浴清蟾》《醉桃源·菖蒲叶老水平沙》等三十首左右的词作皆是如此。这正是集大成的周邦彦超越前人,影响后世的重要方面。后来提倡词“雅化”的南宋词人大都受其影响,以姜夔的名作《庆宫春》为例: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素袜,如今安在?唯有栏干,伴人一霎。
根据词序,此词写的是词人同三位友人经过吴江垂虹亭时怀念已经去世的友人范成大。开始至“背人还过木末”六句是写当下行舟所见所感;“那回归去”以下三句,是回忆五年前自己从范成大家离开时的种种情形;“伤心重见”以下三句,回到当下,词人再一次见到了“远山”,但是已经物是人非;过片“采香径里春寒”至“此兴平生难遏”数句,又是回忆五年前词人离别范成大,范成大以歌女小红相赠,词人与小红一同回吴兴时的情景,为实笔;“酒醒波远”至最后,词人又回到当下,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词除“那回归去”一句具有时间的提示性外,其余皆是实笔。词人的思绪在过去现在之间跳跃,不留痕迹,一如上文所论清真词“追思实写”的特色。更典型的是吴文英,他的一些词作将这一笔法运用了到难以索解的地步,“七宝楼台,眩人眼目”(张炎《词源》)之讥也部分源于此。
① 如袁行霈《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宋谋■《谈周邦彦的〈兰陵王·柳〉》(《名作欣赏》1980年第1期)、金志仁《沉郁顿挫、神余言外——周邦彦〈兰陵王·柳〉辨析》(《名作欣赏》1985年第6期)等文中的论述。
② 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页。
③⑦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48页,第3786—3787页。
④ 钱锺书:《管锥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17页。
⑤ 孙虹校注,薛瑞生订补:《清真集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38页。
⑥ 唐圭璋、缪钺、叶嘉莹等编:《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版,第1036页。
⑧ 龙榆生先生认为:“入声短促,没有含蓄的余地,所以激越峭拔的思想感情”,见龙榆生:《词曲概论》,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页。
参考文献:
[1] 孙虹,薛瑞生.清真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 (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 (宋)谢灵运撰,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4]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建筑设计管理》(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
期刊简介: 《海洋科学》Marine Sciences(月刊)1977年创刊,是学术性和技术性期刊,...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
期刊介绍: 《中国青年研究》(月刊)1989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研究青年与青年...
期刊简介: 《计算机工程》(月刊)1975年创刊,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通信服务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省通信服务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