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中西方餐桌礼仪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折射出的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冲突。本文以“文化相对论”为理论基础,从餐具的使用、宴饮的作用、座次的排列和就餐的气氛四个方面对中西方餐桌礼仪进行比较研究,并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深入探讨导致差异的原因,旨在帮助人们增强跨文化的意识,通过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进而完善我们的中国文化。
【关键词】餐桌礼仪;差异;文化相对论
1、引语
人类学家克莱德·克拉克洪在其著作《文化是什么》中就指出饮食与文化的关系。如中国人习惯与他人共同分享一道菜肴而西方人食用各自盘子里的食物,这一差异性体现了中国“和”的思想和西方文化中对个体的尊重。而这些差异的根源,实则是文化的差异性。胡文仲认为,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减少在交流时产生的障碍。”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西餐桌礼仪进行比较分析。
2、理论基础
2.1文化及餐桌礼仪的定义
文化是指用来指导人类与世界相处以及人与人相处的一种体系,这种体系包括文字、价值观、风俗、艺术等。文化与人类的行为息息相关,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认为“人类生活中没有一个方面不受到文化的影响”,虽然文化不能为肉眼所看到,但是它无时不刻影响着人类生活。
餐桌礼仪,是指人类社会在进餐时的各种公认礼貌标准。在本文中,中国的餐桌礼仪主要是指现代中国的餐桌礼仪,而本文西方餐桌礼仪主要涉及到的是美国及英国这两个国家。
2.2文化相对论
文化相对论由美国人类学家法兰兹·鲍亚士提出,其内容主张某一个文化的行为,不应该借由其他的文化观点来判断,只有从该文化本身的标准及价值出发,才能够了解该文化。该理论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都应受到尊重,因此,在比较各民族的文化时必须抛弃“我族文化中心主义”,只有正视不同的文化间的差异才能真正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2.3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餐桌礼仪比较研究的国内外著作不胜枚举,美国帕梅拉与凯瑟琳合著的《饮食与文化》从营养学的角度对美国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阐述;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讲述了中国人对于饮食与文化的理解,现今著作如易中天的《闲话中国人》就分析了中国餐桌礼仪,并且给人们在理解文化差异上以启迪。
3、中西方文化的餐桌礼仪差异
易中天在《闲话中国人》中对于中国人的群体意识和西方的个体意识进行了详述。西方人强调个体的差异性,中国人倡导少数服从多数,讲究和谐一致。本章将从四个方面对中西方餐桌礼仪进行比较研究。
3.1餐具的差异
按照人与自然的关系,克鲁克洪将文化分成三类:人类服从于自然,人类是自然的产物,人类超越自然。中国是第二类的典型代表,其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而大多数的西方国家则属于第三类,人类战胜自然的观念占主导。
作家罗兰·巴尔谈到筷子时,认为“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成为和谐地被传送的物质”。筷子充当了连接人与食物的桥梁,而由筷子衍生出的家庭成员共享一席的合食方式,形成了紧密的家庭纽带。
与西方不同,中国人经常主动为客人夹菜,以体现主人的热情好客;而用筷子击打碗盘不允许的,在古代被视为行乞;吃饭时也不能用手指或筷子指人,不能将筷子插入米饭中。
西方人自古以肉为主食,畜牧业发达,刀叉成为捕猎的重要工具。步入现代社会的人们早已摆脱了古代的野蛮意识,但刀叉作为餐具沿用至今。使用刀叉进餐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西方人也有使用刀叉的禁忌,如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等。
3.2宴饮功能的差异
中国人好请客吃饭,其由头也是五花八门,吃饭已不再是单纯的享受美食,而成为加深感情与交流的重要方式。饭桌上也更容易解决问题,宋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表现了这一点。现今中国人因争着买单付钱 “打成一团”也是一大特色。
而西方宴饮的功能就简单许多,尽管西方人吃饭也是为了加深交流,但其更多的目的是享受美食。究其原因,中国人强调“人脉”,西方人则追求独立自主,而不是依靠饭桌解决问题。在买单上,一般都会实行AA制,以避免经济纠纷,追求自由轻松的人际关系。
3.3座次排列的差异
中国餐桌的座次安排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按照老幼尊卑排列,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首先入座,“尊南次北”、“面朝大门为尊”。这与中国的历史有关系,在古代朝南是权力的体现。最受尊敬的席位被称为“首席”,余下的座位按照“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左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原则排列。
西方则将尊重女性作为排座标准,“男女主人坐于席之两端,客坐两旁,以最近女主人之右手为上,左手次之,同样以男主人之右手为上,左手次之。”受基督文化与骑士精神的影响,“女士优先”的原则深深影响了西方。
3.4就餐气氛的差异
中餐上的闹与西餐上的静是中西方餐桌礼仪的重要差异。中国人在餐桌上滔滔不绝,相互劝菜敬酒,尽享美食。热闹的就餐氛围符合中国“大团圆”的观念,同时也反映出“和”的哲学思想。西方的餐桌上就安静许多,人们专心致志地切割自己盘里的食物,或者低声与左右宾客交谈,尽量控制音调以便不影响他人。
结 论
综上得知,中西餐桌礼仪在餐具的使用、宴饮的作用、座次的排列和就餐的气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都可以从文化上找到根源。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中,熟知不同的文化内涵是十分必要的,从文化差异角度解释中西方国家餐桌礼仪的差异,可以使人们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提高跨文化意识。也正是对于不同文化的差异性研究,为文化的发展更新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加了互补性和兼容性,促进不同文化间的融合。同时,了解不同的文化,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也会表现得更为得体,最终达到吸取精华完善自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贾禾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3]焦英,钱清.英美文化与习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6-47.
[4]易中天.闲话中国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5]游修龄.筷子与刀叉. Agri- history.net/scholars/yxl/yxl75.html.
[6]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