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浅析顾恺之传神论中的形神关系

时间:2014-07-02 11:15 来源:发表吧 作者:洪善岩 点击:

  摘 要:顾恺之是魏晋时期的绘画理论家、画家,被人们誉为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流传下来有三篇重要的画论《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从中提出来“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重要的观点。特别是“传神论”,他提出人物的传神写照尽在阿睹中,不在事物的美丑。虽然没有强调形的重要性,但是形的准确是达到“传神”的基础。本文试图探求顾恺之“传神论”中形与神关系。

  关键词:顾恺之;传神论;形与神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180-01

  一、传神论产生的社会基础与时代背景

  东汉后期,社会动乱,战争频繁,文人画家们对政治无法参与,本身又有软弱性的一面,从而把精神转向了自己的内心和形体,逐渐引起了艺术方面的觉醒。

  汉代还没有科举考试,选拔人才采用“九品中正制”来进行选拔,即根据人物的家室、道德、才能对人物进行品定,称为“品”,当时人物品评之风盛行。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人物品评的标准应该是儒家的标准,重道德、忠孝、仁礼这些标准。到了东汉后期,社会动乱,儒家学说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玄学兴起把文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人们的内心,而不仅是人的外表。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在注释《周易》时提到“得意忘象”,“言不尽意”等理论进一步影响到了人物的品评标准。人物的品评标准转为以人的气质、才干、智慧等,以传达人物精神为主的品评标准。人物品评盛行,作为出身士族的顾恺之自然也品评别人,所以在画论中提出“以形写神”、“传神”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传神论中的形与神关系

  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说:“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传神论”一出,画家们把“传神”作为人物画的审美最高标准。如何达到“传神”呢,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就是对人物进行各个角度的观察,融进画家的情感进行构思,从而达到传神的目的。

  关于形与神的关系,在哲学中是经常讨论的问题。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使得这个在哲学领域经常讨论的问题也成为美学中的问题。在《世说新语·巧艺》中有记,顾恺之画人经常不点眼睛,人家问为什么?顾曰:“四体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顾恺之着重强调眼睛的刻画,因为眼睛是精神的集中体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战国和秦汉时期的人物画大多是外在的、形式化的,大多数都是政治的附庸。战国时期的人物画如《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都是侧面的,没有人物正面的表情描写,也没有进行眼睛的刻画,所以是不能通过眼睛进行表达人物精神的。顾恺之强调眼睛的传神作用,可能也是针对以前绘画是政治附庸提出来的。绘画是造型的艺术,造型艺术肯定离不开物体的形,但在物体形的基础上应该去进一步的表达物体的神。“神”也就是精神,神以物质为基础,传神应该以人物的形为基础。如果一张人物画,没有了形,那么神靠什么来传达呢,相同没有了人物的神,人物也就成了提线木偶,对于艺术作品来说是不成功的艺术作品。形与神应该结合,和谐的统一在画面上。当代的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不仅形体非常准确,人物也非常传神。可以看出形与神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可以形神兼得。人物形体是具体客观存在的,精神是抽象的,人的形体失去了精神的支持就是躯壳,精神没有形体便也不存在了,二者在画面当中缺一不可。

  在顾恺之后的谢赫提出了“六法论”,其中“应物象形”、“随类赋彩”都是对形的重视,形是为神服务的,传神是目的。近代绘画大家齐白石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观点。在题画中也说到,要写生、写意往复几次,方的其神,由此可以看出得的“神”是一个反复探索的过程,经过反复的写生,抓准物体的形,进一步的追求神。徐悲鸿针对美术教育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正是现在的高校选拔美术人才考察的重要科目之一。足可以看出现在美术高校对造型能力的要求非常严格。当然在重视形的问题上,也不应被形所束缚,传神才是目的。

  顾恺之提出要“以形写神”,通过人物的形体来传达人物的精神。对所描绘的对象应该进行深入的观察,才能抓住人物的特点,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人物画不仅是人物本身的刻画,还有画家的思想注入,通过绘画可以看到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画家的思想情感。刚开始练习绘画的人,不能一下就达到形神兼备的水平,必须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以形写神”。通过对形体追求的练习,达到传神的目的。

  绘画应该是形神兼备,神的传达离不开形,形是为神服务的。形体具备了但是不一定可以达到“传神”的高度,“传神”的作品形似一定在其中。形似是达到神似的基础,形与神应该结合,和谐的统一在画面上,二者缺一不可。顾恺之是针对人物画提出的,但是可以作为山水、花鸟、人物的共同标准。

  三、传神论对后世的影响

  两汉之前的绘画,基本上都是政治的附庸,算不上自觉的艺术,只是为统治者的政治服务的,而不是以审美为标准的绘画。顾恺之“传神论”一出,得到了画家们的共鸣,无不把此作为人物画的最高审美标准。使绘画有了审美价值,提高了绘画的地位,使中国画进入了自觉的境界。不仅是绘画方面受到了影响,在诗文方面也受到了影响,苏东坡提出“诗画本一律”,诗文也和画一样,应该传达出其中的经济学论文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4.

  [2]李戎.美学概论[M].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社,1992.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