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山歌来源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其歌词风格十分口语化,且在人物塑造上也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从一般层面来提炼这些养分,将能为歌剧、音乐剧的人物创作提供启发。对人物角色塑造的分析可以从人物角色塑造的原型方面、人物角色塑造的隐喻方面、人物角色塑造的表达方面来进行。对人物角色的理解则可以围绕着对人物角色价值判断的理解、对人物角色中心思想的理解、对人物角色外在形象的理解来展开。
【关键词】山歌;人物角色;塑造;理解
山歌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如今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目前的诸多音乐元素,都或多或少的吸收了山歌的表现形式和人物角色塑造的特点。因此,探讨在山歌形式中的对人物角色的塑造,并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则成了为现代音乐元素提炼养分的重要路径。传统意义的山歌来源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其歌词风格十分口语化,且在人物塑造上也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如,在《刘三姐》音乐电影中,刘三姐对地主老财的形象塑造就十分犀利,并融入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普遍认识;又如在《红高粱》中借用秦腔所演绎的“妹妹你大胆的向前走……”也赋予了陕北人对出嫁女这一人物角色的理解。总之,从一般层面来提炼这些养分,将能为歌剧、音乐剧的人物创作提供启发。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对山歌形式的认识
结合笔者的体会,以下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山歌的形式:
1.山歌的演唱形式。从盛产山歌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考察演唱形式,可以归纳为:独唱、对唱、领唱等三种主要形式。独唱主要存在于劳动期间,通过哼唱小曲来自娱自乐;对唱一般出现在男女之间的感情诉说方面,以及在部分少数民族的择偶活动中大量存在着;领唱也存在于集体劳动中,同时在集体之间的对唱中也可以出现这一形式,如刘三姐与地主老财的对唱中就融入了领唱。这些不同的演唱形式在人物的塑造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也可以被称作为“若有所思”与“真实所指”之间的差别。
2.山歌的表现形式。山歌的表现形式在这里主要指向歌词风格和内容的表现方面,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山歌中可以感知到,山歌歌词所表达的情感主要包括:对自我心情的一种表述,以及对他人情感诉求的一种表达。如,在四川山歌“太阳出来罗喂,喜洋洋哦也”,这里就是演唱者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又如,“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地那个实难留”,则是对他人情感诉求的一种表达。可见,在这两种表现形式中也存在着人物塑造上的不同。
二、认识引导下的人物角色塑造分析
在上述认识引导下,对人物角色塑造的分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1.人物角色塑造的原型方面。山歌来源于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自发创作,并通过口传心授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因此这里面就存在着人物角色塑造的原型方面。从艺术表现手法的通用形式可知,歌曲中对某一特定人物角色的塑造往往是对许多同类型人物特征的综合,包括刘三姐所塑造的地主老财的形象,则是对当时广西地区同类型人物特征的综合,对此应引起重视。
2.人物角色塑造的隐喻方面。山歌在进行人物塑造时也大量使用了隐喻的方式,这一方式不仅存在于刘三姐那时的阶级对抗之中,也存在于男女之间互诉爱慕之情上。特别对于后者而言,男女通过把对方比喻为月亮、太阳、大山等实在的自然物,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慕之情。关于隐喻的内容笔者认为,这符合所在地民众对事物认识的水平。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辩证逻辑。
3.人物角色塑造的表达方面。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的山歌在曲调上具有“千篇一律”的特征,这就为山歌赋予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但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和演变,人们也将赋予山歌歌词新的内容和新的内涵。由此,在人物塑造的表达方面也逐渐会去口语化,而逐渐被更大范围的听众所理解。
三、对人物角色的理解
根据上文所述,对人物的理解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以“走西口”为例: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地那个实难留,有几句痴心的话,哥哥你记心头,走路你走大路,不要走小路,大路上的人儿多,拿花解忧愁……
1.对人物角色价值判断的理解。不能说对人物的理解只能从山歌的歌词中来展开,其实山歌曲调的婉转和悠扬也充分表露出了演唱者的思想感情,也同时对人物角色进行价值判断。从“走西口”的曲调和女生演唱中就可以知晓,歌曲表达了与哥哥离别的愁绪。并且,在歌词中通过叙事的方法就为我们提炼出了男主人公的身份和走西口的目的。对此,应值得现代歌曲的借鉴。
2.对人物角色中心思想的理解。在“走西口”中实则有两个人物,其一是哥哥、其二是妹妹,从歌曲所反映的时代来看,二者应该是一对恋人。因此,从婉转的曲调和嘱咐般的歌词中,就反映出了妹妹依依不舍的心理感受。尽管在歌词中没有直接描述哥哥心理感受的辞藻,但通过人之常情和哥哥走西口的目的中可以体验到,哥哥在依依不舍的同时,还含有未来从西口返回后对新生活的向往。因此,他的内心仍是坚定的。
3.对人物角色外在形象的理解。随着山歌这种演唱形式逐渐出现在舞台,演唱者在着装上已经为我们塑造出了人物的外在形象。从山歌的区域性来看,歌曲中人物的外在形象仍可以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来找寻,只是通过了人物的综合而使得主人公的精神面貌更加饱满。不难知晓,这也是出于山歌创作者的美好愿望。
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发现,山歌的人物塑造方式和方法应为我国现代音乐的创作提供宝贵的思想借鉴。随着山歌逐渐走向电视舞台,它独特的魅力还将不断散发光彩。
四、支撑材料
中国山歌的流传分布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高原、西北黄土高原、青海高原、新疆高原、西南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区、大别山区、武夷山区、西藏高原一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传播区及其品种有:内蒙古草原的各种“长调“歌曲,晋、陕、内蒙古西部的“信天游”、“山曲”、“爬山调”,宁、甘、青地区汉、回等族的“花儿”,新疆各民族的“牧歌”,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背二哥”,大别山区的“慢赶牛”,江、浙一带的“吴山歌”,赣、闽、粤交汇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地带的“晨歌”(又名“神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及各少数民族山歌,各藏族聚居区的“藏族山歌”及两广的各少数民族山歌等。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一般山歌在中国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田秧山歌主要常用于插秧、车水等劳动中,是为了鼓舞劳动者的情绪,提高功效,由专门的“秧歌帮子”在田间地头演唱的一种山歌。放牧山歌是放牧者为吆喝牲畜或互相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多为少年儿童所唱,曲调活泼,唱词生动,富有情趣,常带有吆喝性的衬词。
五、小结
本文认为,对山歌人物角色塑造的分析可以从人物角色塑造的原型方面、人物角色塑造的隐喻方面、人物角色塑造的核心期刊表达方面来进行。对人物角色的理解则可以围绕着对人物角色价值判断的理解、对人物角色中心思想的理解、对人物角色外在形象的理解来展开。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①叶慧薇.地方传统音乐元素在当代戏剧人物刻画中的运用研究———以客家山歌剧《等郎妹》中“润月”人物为对象[J].音乐创作.2013(6)
②叶雪夫.从理解角色到塑造人物———山歌剧表演的点滴体会[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3)
③廖明君.山歌好比春江水———走近刘三姐歌谣[J].歌海.2009(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