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小说《弗兰肯斯坦》中对弗兰肯斯坦和怪物求知却屡遭不幸的经历的描写体现出作者的反理性倾向,这背后是作者的隐忧:信仰的缺失以及人性的异化。而作者真正意图在于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比理性更重要的因素,即爱、信任与责任。
关键词:反理性;信仰;人性;社会发展;爱;信任;责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43-01
一、反理性在小说中的体现
作者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崇尚理性的时代,人们坚信,凭借着理性之光,可以洞悉世界的规律,从而能获得自由与幸福。然而,作者却在《弗兰肯斯坦》中,表达了她对理性力量的怀疑。
首先是弗兰肯斯坦对知识近乎偏执的诅咒:当他得知沃尔顿对探索世界的热情时,情绪一下子失控,认为沃尔顿疯了;在后来的叙述中,他也三番五次地表达着对自己狂热求知的悔恨。
弗兰肯斯坦的悔恨源于求知给他造成的毁性灭后果:废寝忘食地学习、试验,却创造出一个面貌丑陋的怪物。他以为自己的做法是造福人类的壮举,却最终家破人亡。
怪物的经历也进一步说明,知识的增加并不能带来幸福。“所知越多,痛苦越烈”。知识的积累让他更加孤独,更加为得不到理解与爱而狂躁。更可怕的是,怪物后来竟学会了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作恶:在杀了弗兰肯斯坦的小弟弟威廉之后,他用“人类的血腥法律”嫁祸于女仆贾斯汀。
从弗兰肯斯坦以及怪物的遭遇中可以看出,玛丽·雪莱对传统的理性抱有一种不乐观的态度:理性带给人们的结果也许是始料未及的痛苦;追求理性并不一定会让人性与社会发展。
二、作者质疑理性的深层原因
作者塑造沃尔顿这个形象,不仅是为了转换叙事角度,更是让沃尔顿和弗兰肯斯坦一起,构筑起时代的背景:两人都在青年时代对获得知识、探索世界有着极大的渴望,正代表着时人对理性的推崇:坚信自己的探索一定能成功并造福后世。而作者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自己的困惑。
除了众所周知的科学与信仰的矛盾,作者的困惑还在于社对会发展过程中人性异化的担忧:通过怪物学习人类的发展历史的描写,侧面影射出人类发展过程中人性的邪恶与卑鄙;菲利克斯一家的遭遇(出于正义救下了一个土耳其商人,那个商人却出尔反尔害得他们一家颠沛流离)更从侧面印证了当时社会的险恶斗争:作者以此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不仅对“异类”(怪物)不由分说地排斥与厌恶,就连人类群体内部也充斥着自相残杀。贾斯汀含冤而死的时候,作者就借伊丽莎白之口表达了她的困惑:“我感到人类好像是一群互相吸血的怪兽”——这是一种对社会的怀疑与对文明的发展的不安:现实并不像书上描写得那样人们都通过理性扬善惩恶;法律的发展与健全并不总是把社会向前推进;并不是有着美好的品行就能被这个社会承认,本来善良的人性中也滋生了了很多恶的成分……
作者写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悲剧,其实是她在当时全社会对理性无条件推崇下的清醒思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困惑:理性的发展是不是一定能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为什么理性的发展却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三、作者真正的意图与小说的现实意义
作者虽然怀疑理性的力量,并不代表作者一味反对理性。要想让社会向前发展,一些理性之外的元素永远不能缺失。
弗兰肯斯坦说过:“如果研究学问导致你爱心衰减,不能享受没有任何杂质的原始乐趣,那么,这种研究肯定不对头”。这也是作者想表达的:无论如何追求理性,一定不能忘记人最本原的人间真情。弗兰肯斯坦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是他和妻子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友情、亲情、爱情永远是他身心的庇护所。
而怪物的经历则更能证明人对爱的需求。人类脱离了大自然的不确定性与群居动物的本性使得人需要别人的爱与理解,否则便无法消除恐惧和孤寂感,并最终走向疯狂和毁灭。怪物的悲剧正在于此:自我意识产生之后,他便急于得到人类社会的感情,但现实却给了他深深的打击,于是他变了性情,开始疯狂地报复社会。可见爱才是美德形成的根源,爱的缺失会导致仇恨与恶行。所以,作者认为在社会的发展中,爱是比理性更根本、更不可缺失的元素。
由爱生发出的其他元素也是作者认为不可或缺的。
首先是信任。只有相互信任,才能拥有爱和尊重。怪物想尽各种办法希望得到人类的爱,但人类却因为对怪物的不信任而误解了他的种种行为,就连怪物的创造者弗兰肯斯坦也对怪物报以一种仇恨与不信任的态度,也正是人类对怪物从来就没有的不信任,导致了怪物爱的缺失,从而酿成悲剧。
另一个元素便是责任。弗兰肯斯坦在见到怪物第一面的时候就因为恐惧而逃跑;不肯在法庭上说出威廉死亡的真相而让贾斯汀含冤而死……归根到底是一种责任感的缺失:他不愿意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不愿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从而导致了怪物的不幸与恶行,导致了无辜的人死于非命。而沃尔顿船长的选择则体现了论文答辩两人的对比:文章的最后,沃尔顿船长考虑到全部船员的生命安全,还是决定返航——这其实是作者的态度:人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心不顾对他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英]玛丽·雪莱.胡春兰,侯明古译.弗兰肯斯坦[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何兰.玛丽·雪莱对上帝和科学的困惑情感——〈对弗兰肯斯坦〉主题的探析[J].学院学报,第17卷第1期.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