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卜生通过梅遏与乌尔费姆的关系发展暗示了生活不能取代一切,爱情和婚姻不能仅仅建立在肉体性爱的基础之上,真正的自由不止是肉体的满足,而需要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也需要有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其中一个途径就是追求艺术化的生活。真正的爱情和婚姻也必将以灵与肉的和谐统一为前提。
(三)鲁贝克与爱吕尼——从触不到的恋人到携手走向死亡
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关系,不是普通的情侣关系,也不是平常的艺术家和模特之间的关系。易卜生曾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爱吕尼象征着“真理与诗”(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353)。大概是某种最本质、最纯粹和最理想状态下爱的化身,并且这种爱被赋予了艺术的美感和追求。爱吕尼是一个觉醒的女性形象,她不像一般女模特那样被动地供雕塑家取材,而是以全部身心投入雕像的创作。为此她一往情深地称雕像为“咱们的孩子”。她被易卜生赋予了主动追求美的精神。也正是这种人性本质上的相似和心灵相通的默契让两个人心心相印,成为天造地设的匹配者。正如海默尔认为爱吕尼是鲁贝克的孪生灵魂。“她(爱吕尼)代表着艺术家本人的精粹本质部分,也就是他内心生活和思路开展的另一部分”(海默尔533)。
但鲁贝克却没有对爱吕尼的爱做出回应,他确实被爱吕尼美丽动人的身体弄得几乎发疯,也并非没有感觉到爱吕尼纯真真挚的爱和内心的波澜。但他将艺术看得高于生活,高于人性,高于爱情,他把爱吕尼当成了“只准供养,不许触犯”的圣物,而不是一个人,一个年轻热血的女人。他与爱吕尼保持着相应的距离,拒绝承认和接受这份真正的爱情,就像与世俗的生活保持着距离一样,“如果我对你发生了感官欲望,我就会亵渎自己的灵魂,因此就不能完成我的事业”(易卜生290)。
鲁贝克在雕像完成后激动地握着爱吕尼的手说这次相遇所激发的灵感和创造是“一首千金难买的插曲”,却换来了爱吕尼的出走和消失数年杳无音讯的结果。爱吕尼多年后回忆这段往事时仍然耿耿于怀,她指责鲁贝克“损害了我内在的本性”(易卜生289)和践踏了她“年轻的活的灵魂”(易卜生294)。在爱吕尼走后,艺术家的“生命也变成了荒漠”(易卜生309)。由爱吕尼带来的那种灵感,所有创造性的才华都离他远去。梅遏看出他生了病,而爱吕尼认为他已经死了。的确,作为艺术家的鲁贝克已经死了,他开始为绅士淑女们雕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赚大把的钱,满足外在的一切欲望。而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爱吕尼身上,她离开艺术家之后就在没有灵魂的世界里飘荡。由此,他们彼此分开之后生命中的灵与肉就截然分离了。爱吕尼利用自己出卖色相生存,鲁贝克也出卖了他作为艺术家的节操。
多年之后,当爱吕尼与鲁贝克重逢后,经历了枯燥乏味的婚姻,屈从于现实的压力,创作力日益衰竭的艺术家幡然悔悟,意识到自己“断送了生活”。他恰恰是把一个至关重要的关系搞颠倒了——第一是人类,其次才是艺术或其他个人的事业。他们都为过去轻易地放弃了生活的美而惋惜,在迎来爱情复活和灵魂复活后手挽着手登上高处,穿过雪地、迷雾,不畏风暴,一直朝上走,结果,他们葬生于大雪之中。
二.伦理内涵下作家的创作理想
易卜生通过这四个人物形象以及交织其中的三重伦理关系思考了这样两个问题。首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在生活领域中,是事业的成功还是爱情的获取?在艺术领域中,艺术家又应当如何处理艺术与人生(这里主要是艺术与爱情)的关系?要成为一个艺术家需要付出多少人性的代价,而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是否与生命价值永远冲突,如何化解?第二,一段真正的爱情关系需要哪些要素,灵与肉能否和谐共存于现实生活当中?
正如俄国批评家查尔斯基所说:“易卜生在这里指出,把纯粹人的感情和关系作为牺牲的那种目标的非人性,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接受的。”这也反应了易卜生主义的一个向度——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王忠祥认为“易卜生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易卜生式的人道主义,一种审美的人文主义,充满审美的乌托邦伦理道德理想”(王忠祥42)。在这部剧中,透过爱情的故事,婚姻的抉择,逐渐显现出来的是人的主题。这部收场白也可以说是易卜生人道主义的一次坚守与升华。艺术固然是重要的,个人事业也是必须的,但绝不能凌驾于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情感、灵魂之上。在该剧中,能否正确对待人(这里指“女人”),珍惜人的情感,珍惜人的热血的身体和年轻的活的灵魂,实现真正的、健全的、丰富的、美好的人性,构成了易卜生在这部剧中关于人文主义的探索。
审美的人文主义还体现在易卜生在这部剧中的另一个追求,即灵肉一体的两性关系,这种两性关系充满着乌托邦性质的伦理道德理想。易卜生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两性关系中灵肉分离现象,这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正如鲁贝克和梅遏的婚姻,鲁贝克和爱吕尼的爱情一样。灵肉和谐的两性关系在艺术创作中都是极为罕有的,在现实生活中就更难实现了。而在两性关系中达到灵肉和谐的状态和人类真正的复活——精神的复活,灵魂的重获,却需要肉体的死亡,躯壳的蜕却来实现。就如鲁贝克和爱吕尼在重拾爱情之后想要将“生活的滋味尝个彻底痛快”,登上高山尽享荣华,他们要“走上光明的高处,走进耀目的荣华!走上乐土的尖峰”(易卜生332),却淹没在皑皑的白雪当中。但这死亡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他们的爱情和灵魂复活了,他们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生活的幸福,爱情的幸福”(易卜生331),而不是“死的粘土”。但这就是实现灵魂复活的唯一途径吗?这也反映了灵肉一体的两性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难能可贵,甚至是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难以实现在世俗生活的土壤中。
参考文献:
1.比约恩·海默尔:《易卜生——艺术家之路》,石琴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2.易卜生:《易卜生文集》第七卷,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3.易卜生:《易卜生书信演讲集》,汪余礼.戴丹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年
4.王忠祥:“关于易卜生主义的再思考”,《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5期,42-4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