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钟嵘认为文学创作的风气自建安以后便“陵迟衰微”,但他为正始诗人溯源时,都以曹植为源,作具体评价时,只言不提他们诗歌中的玄学思想,而是以“建安风力”为标杆,着重突出其内容的充实丰厚、寄托遥深,如其称何晏的《鸿雁》篇(即上文提到的《言志》诗)“风规见矣”,看重诗歌中的讽喻规劝之意,评嵇康“讬谕清远,良有鉴裁,亦未失高流矣”,谓其诗歌托物以讽喻,寄意清峻深远,论应璩“指事殷勤,雅意深笃,得诗人激刺之旨”,同样也是如此。正始诗人中,阮籍是唯一被列入上品的,钟嵘如是评价:“其源出于《小雅》。无雕虫之巧,而《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钟嵘视阮籍为正始时期最优秀的诗人,对其《咏怀诗》尤为推崇和盛赞。阮籍《咏怀诗》八十余篇,情感悲愤哀怨,隐晦曲折,常以比兴、象征、寄托等手法,借古讽今,寄寓情怀,钟嵘认为它们可以“陶性灵,发幽思”,“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这自然是对阮籍诗歌内涵旨意的深刻性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的高度肯定,“厥旨渊放,归趣难求”则是谓其诗歌旨意深远放达,意趣难以寻求。显然,钟嵘对阮籍诗的评价,实则也是循着建安诗歌的精神风貌,并不落焦在玄风盛行对正始时期诗歌的影响。
通过钟嵘对正始诗人的这些评价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他认为正始诗歌总体水平不及建安,但肯定了诗人们的创作对“建安风力”的传承,所以他在论诗时不曾提及正始时期玄学清谈这一时代特色,而是以曹植为源,以建安诗歌的精神风貌为旗帜,来分析正始诗人创作上的得失。陈子昂以“正始之音”指正始诗歌,称建安作者复睹“正始之音”会相视而笑,即认为正始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传统,这个观点正与钟嵘的看法相符。
三
综上所述可见,钟嵘推崇“建安风力”,陈子昂标举“汉魏风骨”,都高度肯定建安时期诗歌的精神风貌,但对建安之后的正始诗歌的评价和认识却并不完全一致。在对正始诗歌地位的评价上,钟嵘认为建安以后诗歌“陵迟衰微”,在正始诗人中只将阮籍一人置于上品,何晏、嵇康、应璩之徒都只得居于中品,与建安时期曹植、王粲、刘桢三人位于上品相比,钟嵘显是认为正始诗人的总体水平并不如建安,而陈子昂则将“汉”“魏”并举,合称“汉魏风骨”,不分轩轾。另一方面,在对正始诗歌特质的认识与把握上,陈子昂则与钟嵘一脉相承,并不关注正始诗歌中玄学清谈的时代因素,而是认为正始诗歌骨气端翔,蕴藉深厚的内容和寄托遥深的情感都继承了建安诗歌的体貌风格。
注释:
①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②[唐]陈子昂著,徐鹏校点.陈子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页.
③丁放.关于“正始之音”含义等问题的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④[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本文引用《诗品》的内容皆出自此书)
⑤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68页.
⑥阮籍著,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32页.
⑦嵇康著,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5页.
⑧余嘉锡撰,周祖谟、余淑宜整理.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0页.
⑨[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页.
⑩魏宏灿.试论汉魏风骨与建安风力的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唐]陈子昂著,徐鹏校点.陈子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3]丁放.关于“正始之音”含义等问题的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5][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6]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7]阮籍著,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8]嵇康著,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9]余嘉锡撰,周祖谟、余淑宜整理.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魏宏灿.试论汉魏风骨与建安风力的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