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在时空日益拉近,文化不断趋同与融合的今天,如何实现电影艺术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给众多电影艺术工作者提出一个新课题。红色作为一个传统、经典色系,在中国电影艺术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与表现手法。
【关键词】红色 电影 艺术运用
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因为红色象征着太阳,象征着生命,象征着热情和胜利,象征着吉祥和喜庆,也因此被人们称为“中国红”。电影最早诞生于19世纪末,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革命。电影是众多艺术的综合产物,它借助灯光的作用在屏幕上把摄影的物象串联反映出来,看起来如同鲜活的形象。电影的发展由最初的无声到有声,再到现在运用高科技电脑特效制作出画面、质感、声音等特殊效果,无疑受到大众的青睐。红色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始终贯穿于整个电影史。下面笔者就不同时期对电影色彩风格以及红色的运用特点做一些分析。
一、20世纪20年代的古典传统时期
20世纪20年代,社会形势正处于新旧文化交替并相持的阶段,政局动荡、军事纷争的社会背景导致中国电影处在自我摸索与学习时期,正是这种特殊的环境,使人们更加渴望平稳的生活。电影艺术是生活的写照,惩恶扬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电影艺术题材创作的原由。通过早期的电影形态,我们可以发现电影艺术与古典传统有着紧密联系。如电影《阎瑞生》《张欣生》《海誓》《红粉骷髅》等,都显示了早期电影没有脱离期求和谐团圆的古典定式。再如现存最早的1922年短片《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以及影响深远的1923年的《孤儿救祖记》,1926年的《儿孙福》《空谷兰》《一串珍珠》等电影无不例外,这也说明古典文化的审美传统都在无形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当初的彩色电影还没有出现,红色自然还未得到运用,但影片中的颜色基调以黑、白、灰为主,运用光与影、动与静的变换手法,通过视觉语言传递信息给观众,表现此时期电影艺术的古典传统美学思想。古典传统的色彩运用,表明了影片中消极与陈旧的审美意念,以及人心变化与时代变迁的落后性,这些都是导致电影艺术审美规范难以确立的缘由,更不可能推动中国电影创造的前进。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的脉络和审美形态仍然以和谐美的古典化追求为主调。
二、20世纪30至40年代的社会悲剧美学时期
20世纪30至40年代的中国电影依旧以现实呈现的民族抗战、阶级斗争为线索,从对现实的关注到表现现实的描绘,再到阶级斗争以及民族之间的抗战,这些意识形态的共识加之其他多种因素的外力作用,使电影不自觉地进入悲剧美学的表现范畴。这时期人们遭遇困境的场景,惨淡的生离死别,血腥的战争场面,残酷的阶级压迫动向都无形中形成了电影艺术画面的社会悲剧美。这近20年的频繁战乱以及阶级压迫的黑暗社会现状,正处于美学形态剧烈变化的时期,人们深深的失望感是基本的审美意识基础。30年代以左翼为代表的时代现象对电影艺术的影响,以及审美趋向的确定和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运用都发生改变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综观30至40年代社会悲剧美的趋向,都隐性地体现了凄惨、悲戚和苍凉的多重内涵,这是中国电影艺术首次具有粗大厚重的审美时期。其电影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往往也表现出社会悲剧审美的趋向。主要体现在《风云儿女》《八百壮士》《八千里路云和月》《狂流》《渔光曲》《桃李劫》《压岁钱》《三毛流浪记》《一江春水向东流》《生死恨》等影片中。毋庸置疑,中国电影的悲剧意识在此基本定型,其悲观性色彩黑、白、灰等在影片中的运用也很明显,无论是黑色、白色还是灰色,都深刻地表达了影片的主题和思想内容。从不同色彩的运用与视觉语言表达上,多方面表明此时期的电影艺术对人生的深层次境界,展示出从肉到灵的凸显,民族文化忧患传统在电影艺术中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如影片《生死恨》中,红色的运用体现在舞台的背景、道具、演员的服饰、配饰和化妆等方面。
在这部戏曲影片中,舞台背景、活动场景、道具、华丽的戏服、演员的化妆、五彩的配饰以及戏台上多变的灯光效果都拍成了彩色,红色、黄色、黑色、白色、紫色、蓝色等色彩得到了尝试性的运用。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