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东北扬琴学派演奏风格及音乐创作研究

时间:2014-07-18 16:06 来源:发表吧 作者:庞卓 点击:


  【内容摘要】在我国东北广大地区,扬琴虽未成为某一乐种或曲种的固定乐器,但少数扬琴艺人在与当地民间音乐广泛结合的艺术实践中,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演奏流派——东北扬琴。东北扬琴具有阳刚之美,在中国扬琴艺术的发展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北扬琴奠基人赵殿学在民间小曲、小调中逐渐加入自己的改编创新技法,不断完善扬琴特性,运用揉、压、滑、滚、匀、轮等技法为东北扬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东北扬琴演奏 风格音乐创作

  明朝时扬琴传入我国,始称“洋琴”,又称“蝴蝶琴”“打琴”“敲琴”“扇面琴”“铜丝琴”“钢丝琴”等,至今已经有400余年历史,是我国重要的地区性民族乐器。扬琴传入我国后,迅速与各地方音乐相结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在多种民族器乐的演奏中,扬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在东北音乐中,扬琴以多种形式参与其艺术创作中。扬琴存在的主要形式有独奏、重奏等;二是在说唱音乐与地方戏曲等艺术形式中,扬琴也充分发挥了其艺术特色与作用。扬琴主要以伴奏的形式出现,并广泛参与到各地方戏的音乐创作中。扬琴虽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但在这一时期的民间音乐发展中迅速成长,并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演奏群体,为扬琴流派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东北扬琴学派演奏风格

  东北扬琴派为发挥自己独特的演奏技巧,使用的琴竹与众不同。由于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音乐受到很大的影响,各种民间音乐不断流入城市。便利的交流、行业之间的竞争,促使这些艺人对技艺和音乐更高标准化,同时也不满足于原有的音乐表现形式,对乐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扬琴的发展开始有了多元的发展道路。上世纪20年代,扬琴开始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20年代前后,赵殿学就开始自制琴竹,其外形笔直不弯、竹尾厚而竹颈薄,使琴竹颈部具有弹性。50年代,王沂甫又在赵殿学自制琴竹的基础上加以改革与规范,从而被广泛推广和使用。由于东北扬琴独特的颤竹、滑竹、揉弦等技巧,使演奏风格以深沉、委婉、细腻、韵味浓郁的特点著称,如在《苏武牧羊》《罗江怨》中,其音乐吸收和运用了传统艺术手段与技法,表现了扬琴特有的音乐效果。

  许多演奏家在继承扬琴各自流派演奏技巧、演奏风格的基础上相互交汇融合,东北扬琴的代表人物有王沂甫和宿英等,东北扬琴主要代表作品是《苏武牧羊》《汨罗江》《翻身五更》《东北风主题随想曲》等。东北扬琴的传统技法主要为颤、滑、揉。多年来,经王沂甫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发展规范为扬琴弹、轮、颤、滑、点、拨、揉、勾八大技巧,其特有的传统技法使音乐在格调上形成了清浊有致、抑扬有节、韵味委婉、意境深刻的东北扬琴特色。此外,快速的演奏技法是东北扬琴学派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以快速的演奏技巧来烘托音乐气氛,因此,演奏者在演奏时除了恰如其分地把握琴竹的软硬度外,还应掌握正确科学的演奏方法,这对演奏者诠释作品显得至关重要。

  二、东北扬琴的音乐创作

  赵殿学,辽宁盖县人,东北扬琴奠基者,其家传皮影戏扬琴演习,还会演奏古筝、笛子等乐器。在闲暇时,会经常以扬琴作为兴趣爱好,对皮影戏扬琴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扬琴伴奏的积累过程。他对扬琴的热爱与扬琴艺术的发扬,使得他在辽宁“玩家”中负有盛名。1920年,他对《苏武牧羊》进行了改编,学堂歌曲经过他的改编,成为更富有独特艺术气息的扬琴独奏曲,在曲中,他通过对扬琴演奏技法的把握与创作,使得颤竹、滑竹、揉弦等扬琴技艺丰富而饱满,其中如歌如泣、凄婉感人的主人公的遭遇在扬琴独奏曲的讲述中得到了彰显与渲染。《苏武牧羊》扬琴独奏曲表达出了苏武对祖国的热爱,也彰显了苏武令人敬佩的民族情怀。此曲由赵殿学的唯一学生王沂甫于1945年整理成八段,迄今仍作为东北传统扬琴的优秀曲目传奏。

  王沂甫(1917—1989),辽宁营口人,东北扬琴的开拓者,他继承和发展了东北扬琴的独特技巧——颤竹、滑竹、揉弦,并使之左右手全能化、规范化、系列化。在1935年又首创了扬琴拨弦、滑拨技巧,运用于他根据古曲《汩罗江上》改编的扬琴独奏曲中。

  王沂甫于1948年参加革命,1957年经中国音乐家协会吕骥推荐调入西安音乐学院任扬琴专业教师,1958年首创扬琴“勾弦”技巧,运用于自己创作的扬琴独奏曲《春天》,首创“单竹和音”(用一支琴竹在两个弦位音的交叉点上,可同时弹出五度的和音),在60年代中期,他把扬琴演奏技巧发展总结为八大技巧:弹(弹弦)、轮(轮竹)、点(点弦)、拨(拨弦)、颤(颤竹)、滑(滑竹)、揉(揉弦)、勾(勾弦);其代表作有《绣荷包》(编曲)、《春天》(作曲)等。王沂甫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陕西省音协理事,全国第三、四届文代会代表,陕西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扬琴演奏专业硕土研究生导师。

  宿英是东北扬琴学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最早师从王沂甫,后又亲自面见并求教于赵殿学。他创编的乐曲《秧歌》使用了双竹滑颤,又将《苏武牧羊》精改,在同名民歌的音调作为素材的基础上加入了东北扬琴特有的上下滑弹、压音等特殊技法,使之更有韵味。

  随着扬琴专业教学事业的发展,提高和优化了扬琴艺术人才的素质,从而涌现出一批青年演奏家群体,这一批新涌现出的青年扬琴演奏家,在演奏技法上都有创新,技艺更趋完满,风格更为多样。

  参考文献:

  [1]叶振纲.中国音乐与乐器[M].中国台北:风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

  [2]袁静芳.民族器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乐声.中华乐器大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