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中国油画的发展,中国风景油画家们一直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以前,中国人学习西方油画只懂模仿,不懂继承,更不懂融合,所以难以独创出完全属于中国的油画方式。之后,一些前辈艺术家通过实践创作之后,骤然感悟到或许本土的、民族的才是真正适合中国的。于是,他们从中国山水画中不断汲取营养,然后融合西方的油画技巧,开始全新的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从而导致姿态各异、风格迥然的中国风景油画竞相媲美现象的出现。
中国风景油画传承于西方油画模式,又脱胎于中国本土文化,因此,一开始便浸染着中西两种文化碰撞交融的气息,不断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寻找某种契合与突破。任何突破,都是一种螺旋式上升,都是起始于本初,类似于本初,而又稍高于本初。
改革开放后,确如打开一扇艺术交流的窗。西方风景油画通过展览进入国人视野,而中国风景油画也借此展于世人眼前。中西文化多元性的交流,使得世界艺术之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多画家,在这林子里转来转去晕头转向迷了路。也有很多画家,游历之后,反而多了一份清醒和认知,独辟蹊径,反而找到了独属于自己,比原来更美的风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尝试立足于中国文化大背景下的中国风景油画创作,是一开始就把自己放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在这片土壤上生长出中国风景油画的参天大树,注定根茎发达、果叶繁茂。当扎根中国文化成为一种必然,那么中国风景油画家借鉴和融合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文化内涵便成为中国风景油画走上高速发展的必然通道。
但如果中国风景油画只是简单截取中国传统绘画图式的表层,那么中国风景油画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画家们应该不断思考和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而不是任由其禁锢僵化风景油画的成长。例如,光是神圣的、美好的、无限的,西方善于表现光和影的关系。但中国绘画认为,阴影就是阴气晦气,所以中国画面很少有光影处理。可是,没有光,哪有色彩?而且中国绘画往往重视“图画”的教化功能,一开始就不看重形与色相对独立的审美表达。那么中国当代风景油画家在回归本土、扎根传统的同时,也要极力避免这种禁锢与束缚。否则,中国风景油画创作将失去一切自由空灵的可能。避免钻入死胡同的唯一办法是打开一扇门,或绕出那条死胡同。钻研艺术的人,最怕就是在长年累月的尝试付出之后,不敢轻易打开任何一扇通往外界无限世界的门,不肯轻易回头绕出那条已走了很久的但终究会碰壁的死胡同。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是我们面对一切传统和外来艺术形式的最佳态度。我们应置于其间,又高于其上,如一只飞鸟,想飞就能飞,想停就能停!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要超越习惯,需要更多、更大胆的尝试。不要害怕尝试中的失败,唯有失败,才是成功之母。“模仿”只能带来最初某些小进步,“继承”则能带来之后的某些大进步,而“融合”却能带来持续的艺术革新生命。“模仿”属于只有别人没有自我,“继承”属于大部分别人里有少部分自我,而“融合”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分不出你是我,我是你!
因此,当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油画融合在一起后,中国风景油画便拥有了全新的生命,不再是割裂的、单一的,而是融合的、无限的。传统的东西不能丢,西方的东西不能弃,这对于某些画家而言很难做到。因为,他无法接纳如此截然不同的东西,他没办法找到之间的共通点。就好比一个呆板的厨子,只会固定搭配某些菜式,从来不会灵机一动独创某些菜式。对他而言,独创就意味着冒险,意味着不可能。
然而,一切皆有可能。中国的散点透视,加上西方的明暗塑形,谁说不可以这样融合?或是西方的焦点透视,加上中国的笔法意境,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只是要用油画的方式画中国的风景,而是要用一切自在之艺术形式来表现一切美的风景。我们在艺术的泥土里摸爬滚打些许年,不是为了熟练技艺,而是为了熟练技艺之后的融会贯通。所以,笔者在此要反问一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何不可?
当然,不管如何借用融合,艺术里共通的东西永远存在。比如,绘画里的精神世界。没有精神世界的折射,哪来无关语言的共鸣?因此,融合的往往是技巧或单属于画面的东西,而某些来自心灵的精神层面的东西,需要的不是融合,而是共通。就像大海,看似平静,其实不然。我们站在大海面前,就已然渺小。因为我们不够强大,我们很自然地选择谦卑。艺术也如此。不管多么富有才华,艺术家在千百年融成的艺术之壁面前,应该选择一种来自于对艺术和文化的自觉、自尊,而不是一种目中无人的傲慢。对一切生命之美之意义视而不见,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在风景油画创作中,油画笔触之轨迹形成了画面之语言。不同形式的油画样式,都是风景油画家们情感、文化、内涵的体现。画面里的虚实、疏密、繁简、刚柔、曲直等,大都意味无穷。如果我们用心聆听欣赏的话,每一组对比,都是一种相对的存在。其渗透,都是一种无意之下的有意。然而,正因为有了这些,才有画面的和谐与统一。这千变万化里,是画家心灵需求的唯一表达。
所有对物象、技巧的调整与减化,都是通往完美的必经之路。如梵高、高更、马蒂斯,等等。唯有内心不变的狂热执著,才会有现实追求的极致完美。耗尽一生,只为成全或再现某种美,就像“破茧成蝶”的瞬间!
自然有大美。作为风景油画创作者,我们需要一个简洁的出发点。那个出发点就是寻找一切自然美。无论我们是寻求某种融合,还是寻求某种突破,或创新,都是一种创作过程的体验。这种体验与以往创作与审美的过程都不同,其暗含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性。我们需要一种来自心灵的刺激与感悟,需要建立一种多元的开放的艺术框架,来还原、再现、创造一切“天人合一”的自然风景之美。
在融合中再现,在传承中创新,借而形成新的心理结构、新的价值坐标、新的观念形态、新的人文体系、新的艺术形式,这样才会带来中国油画艺术新质的萌生,从而形成本土的、民族的、世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景油画样式。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