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探秘色彩的本源 感知色彩的魅力(2)

时间:2014-07-18 16:18 来源:发表吧 作者:赵江玲 点击:

  2.视感觉的对比效应

  我们对色彩的感知,还会随着周围或者临近的色彩而改变。邻近色的影响并非总是可以预测,这使其造成的效果更为复杂和迷人,而且很有可能没有两个人看到的效果会是一样。同时,对比的某些效果颇为惊人。例如,把鲜红放在鲜绿中间,我们会看到红绿交汇处的边缘发出闪光。还有当我们长时间注视着一个红色物体而突然把视线移向墙壁时,墙壁上就会出现与红色相反的绿色“残像”。从生理学上分析,当人们注意观察红色物体时,视锥细胞的感红单元兴奋而感绿单元受到抑制,当红色刺激终止时,受到抑制的视神经则暂居优势。

  如果将红和紫色并置在一起观察时,两者所共有的因素削弱了,相异的因素显著起来:即红色偏向黄色的方向,而紫色偏向蓝色的方向。这种现象叫同时对比。

  同样将黑与白色并置时,黑的更黑、白的更白。将冷暖不同的色彩并置时冷色更冷、暖色更暖。将纯色与含灰色并置时,纯色更艳、含灰色更灰。

  上述事例说明,任何色彩都不是孤立的。其价值与周围的色彩环境是分不开的。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例子,例如,用同样的墨汁写在红纸上字迹看起来就比写在白纸上的字迹发青绿色;晚上的月亮是明亮的,而白天看到的月亮则惨淡无光;最黑的颜色存在于亮色的对比之中,在光线极暗的夜晚,人们却看不到真正的黑。

  法国一名化学家修普尔,接受了商人的委托,为其制造加工织物时在红、紫、蓝三种底色上染成了同样的黑色图案。然而商人见了却指责说三种织物上的图案都不是纯正的黑。其中红布上的图案偏绿、紫布上的图案发黄、蓝布上的图案像铜色。当修普尔试着用白纸盖住底色再观察图案时,三种布上的图案同样乌黑。这件事给修普尔很大启示,使他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色彩感觉的心理效应

  本质上来说,色彩就是波长不同的光线而已,没有什么“感情”可言。不过,在生活中,我们获取信息离不开这些光线。春夏秋冬、酸甜苦辣、风云雨雪等一切的变化,对我们人生带来的影响都通过相关色彩的记忆在我们的心理留下烙印。所以,当我们在生活里看到某种颜色(或色组)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在生活经历中所遭遇到的与这种颜色相关的感觉,进而引起我们在心理上的一种共鸣。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心理效应,例如下面的几种特性。

  色彩有着不同的冷暖感觉。色彩的冷暖感觉是一种心理量,与实际触摸(或者接触)的实际温度无直接关系。红色、橙色、黄色等看起来和火焰的颜色近似,所以当我们看到它们时就很容易联想到太阳的升起、火的燃烧、热血、喜庆的节日气氛,因此常常会在心理上产生温暖的感觉。

  色彩有着不同的轻重和软硬。很多实验显示,同样重量的物品,浅色给人的感觉会轻,明度越暗深色给人的会重。

  色彩有着不同的动与静。例如,有些颜色看起来比较质朴、恬静、柔和、平稳,如具有中等纯度和明度的浅粉、浅蓝、浅紫等,但是低明度和低纯度的色彩群往往给人一种悲凉、凄惨、绝望的感觉。这点在我们的居家、装扮时特别明显。

  在现代社会,色彩的心理效应体现在我们衣、食、住、行、工作、学习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受到企业家、商业界及服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家们的关注,并被广泛应用。

  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是我们很难想象的。可是,我们往往会把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看做理所当然的,就如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尤其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我们,对各种丰富绚烂的人造色彩几乎熟视无睹。尽管这样,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仍发挥着神秘的作用。由于人类的生物本能,某些特殊的色彩会自然而然地吸引我们或者让我们退避三舍。其实我们只需要知道,色彩会发挥神秘的作用,而我们每个人对色彩会产生不同的、独特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感知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的情感,使色彩之美成就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美丽的一环。

  参考文献:

  [1]贝蒂·艾德华.贝蒂的色彩[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

  [2]渡边安人.色彩学基础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