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苏轼有很多咏月涉月诗作,无论是纯自然描写的婉约之月,思乡怀亲的真挚之月,还是放达抒怀的超然之月,苏轼的月亮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博大胸襟。本文试图从上面三个方面去梳理、推画这轮照耀文坛的姣姣明月。
【关键词】苏轼;婉约之月;真挚之月;超然之月
翻开浩如烟海的书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苏轼自然也不例外,他留下的三百多首词中,写月的就有五十多首。从“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的苦闷,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豁达;从“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的凄冷,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苏轼在书写不尽的人生情怀中似乎构筑了一个月之情结,在月这个意向中寄予了无限的情愁,月亮就是他内心世界里的一面镜子,照出他的万种情思。本文将从纯自然描写、见月思亲、对月抒怀三个方面梳理苏轼笔下的月亮形象,试图推画出他心中的那轮姣姣明月。
一、纯自然描写的婉约之月
不同于唐人笔下月的鲜明深刻,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白居易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他们多采用直接描写,用笔墨渲染来突出了月亮这一物象,使月亮很鲜明地呈现出来。苏轼描写的月亮总是带着恬静和温柔轻盈的感觉。如在杭州断桥边望湖楼上,苏轼酒醉留宿,半夜醒来,看见碧波万顷的湖上新月他写道:“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宿望湖楼再和》),这弯初升的新月好像一个温柔羞怯的女子,聘聘婷婷地立在一顷碧波的湖面上、黛蓝深邃的碧空中,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美好芳华,让人不忍高语惊扰她安静的演出。又如在黄州,一个春日的夜晚他行蕲水中,看到那溪月之美说“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西江月》),明亮的月光洒在溪水上,好像铺上的洁白美玉,多么可爱;让它长久地保存下来吧,可莫要踏破这一片琼瑶!再如《前赤壁赋》中写“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记承天寺夜游》中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这些月景都是很自然地出现在字里行间,一点也不矫揉造作,鲜少有大量的笔墨来突出月亮这一物象,虽然读者不能很鲜明地看到月的形象,但却可以感觉到月在文中的无处不在,可以说是一种婉约。”(《探究苏轼作品中的月亮意象》明道金 项健)
二、思乡怀亲的真挚之月
“月是故乡明”,在我国的传统佳节中,元宵节和中秋节是用来纪念对合家团圆的殷切之情的,月亮便成了思乡怀亲的寄托体。苏轼笔下的月自然也思亲,如《江城子》一词中写“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清泠明月,短短山冈,幽幽松林,在这个凄冷的夜晚想到那是妻子思念自己痛断柔肠的地方,苏轼的意深痛巨,黯然销魂令人殇。如果说这一首《江城子》的孤独哀伤让人沉重,那苏轼在另外一首同样出名的有思亲之情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表现出一种宽慰和祝福,他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这样的诗句融化了他对亲情人事、人生离合的深切体味,前一首是深入骨髓的伤痛和悲哀,后一首是积极乐观的自慰和共勉,倾诉倾向虽不相同,但那份炽热浓烈的真挚情感却是显而易见。
三、放达抒怀的超然之月
苏轼诗词中最多的当然是对月抒怀,黄州的失意,他游赤壁感慨:“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政治上的连番打击,他寄情山水,清风明月便是他心灵的慰藉,一壶酒,一叶舟,几个志趣相投的老友,便把一切愤懑和喧哗都抛之脑后,展现的是一种清高脱俗的襟怀。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又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更是对人生有着大彻大悟的豁然。回顾自己政治仕途的大起大落,苏轼借佛家“六如” (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的观点,他说“人生如梦”,表面看来带着颓丧厌世的消极,仕途的理想破灭了,“人生如梦”否定了追求政治功业的价值,但马上“一樽还酹江月”的祭月行为则展示出他在继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面对仕途不顺的命运,苏轼并没有像很多前人那样发展成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不会像前人那样从“政治的退避”变成对“社会的退避”,比如阮籍“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咏怀诗》)在晋朝的秋夜里辗转反侧,怀恋昔往,眼角潮湿,无限伤感;比如陶渊明“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就当如何?” (《拟古》)的醉月哀婉;比如谢灵运“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岁暮》)的惆怅感叹,而是通过祭奠江月的行为追求自我人格完善,表现出一定的超然性。月亮之于苏轼本人开始具有特定意义,月是他的知己,也是他自己,而“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则道出了他人生最高的理想和追求!再进一步看,苏轼不仅藉明月以寄托心灵和理想,更从明月中体验人生和宇宙万物。月亮的盈亏圆缺,循环往复,展现出生命的生生不息。所以不管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边风月,还是“阴晴圆缺”和人世的“悲欢离合”,苏轼的这些涉月诗表现出他对天地万物周而复始无穷变化的理解和认知,折射出他对人生变化得失的忘怀和超然,于是俯仰之间苏轼的月亮展现出了巨大的人格魅力。
苏轼的月亮是自然跃然纸上、婉约温柔,是炽热浓烈、真诚展露,是清高脱俗、旷达潇洒——他的政治理想、情怀审美、境界精神无不与明月相辉映,他的这轮明月将照耀文坛千古,永远光彩夺目。
【参考文献】
[1]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2] 夏敏.今月曾经照古人——中国古代文人的“月亮情结”[J].中学语文,2002(21).
[3] 明道金 项健.探究苏轼作品中的月亮意象[J].现代语文,2007(5).
[4] 胡涛海.苏轼与月亮[J].语文月刊,2010(1).
[5] 赵军.苏轼:月亮人生[DB/OL].中国常州网,2009(1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