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时间:2014-07-24 16:37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李慧春 点击:

  【摘 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发展中国家,结合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不同的建筑风格,行成不同的特色少数民族建筑。房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不仅满足了人们最近本的防御、取暖等需求,同时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少数民族建筑具有风格各异、原生性及独特的建筑元素等文化特点,在现在建筑中也是使用的,它不仅改善着城市生活、进步着社会的气息,同是这也是建筑师伟大的变革,在与时俱进,在与当今社会的需求进行接轨。

  【关键词】少数民族;建筑元素;艺术设计;应用

  我国面积辽阔,更涵盖着56个民族,不同民族的居住习性与建筑构架因为其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从其建筑特色可以看到我国少数民族依靠其智慧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理条件。例如以游牧业为主的蒙古族是居住在蒙古包中,一是方便其根据时令季节而迁徙,二是坚固的蒙古包能抵抗草原上多变的天气情况;维吾尔族多位于我国西北部,由于西北部光照强而降水少,其建筑多为土墙砌筑的平顶,维吾尔族人会在屋顶上晒制干货;西南地区的降雨量较大,且年平均气温较高,因此苗族与土家族居住在吊脚楼中,吊脚楼下有一定的空间可以饲养家畜,居民住在上层一来可以防地下的潮气,二不受雨水的影响;北方著名的窑洞也是由当地土质决定,人住在里面冬暖夏凉,并且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人们的智慧不仅为自身的生活与生产制造了便利的居住环境,也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创造了一笔瑰丽的财富。

  一、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

  1.的建筑用于居住,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最早的居住形式为巢居、穴居。沼泽地带源于巢居的建筑发展,是穿斗结构、干阑建筑的主要渊源。黄土地带源于穴居的建筑发展,是土木混合结构(木骨泥墙房屋)的渊源。

  2.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于中国近代史的时间契合,具体来说是自1860年的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建立。清朝几千年来闭关自守的政策使得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长期没有进展,而在鸦片战争以后,英国的炮火打开了旧中国的大门,给中国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间接导致西方先进文化的汇入,在这个期间内,中国的建筑事业不仅保持了传统的民族风情,又在不断接受西式风情的改造,因此中国近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在于中西交合,是在沿袭中不断改进的过渡期。鸦片战争后,各种形式的西方建筑陆续出现在中国土地上,加速了中国建筑的变化。

  3.中国现代建筑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直至目前这段时间的建筑活动。细分下来,近代建筑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建国初期的恢复阶段,1953年至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阶段,1958年至1964年的调整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萧条阶段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

  二、少数民族建筑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应用

  习惯了城市的喧嚣的人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这样的美景中涤荡一下心灵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中,各民族之间既有征战也有友好合作,而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强烈地渴望国内与国际的和平与稳定,中国政府部门开始着手划分并确认我国少数民族的相关事宜,根据政府部门的科学统计,我国一共有包括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土家族、苗族等五十六个民族,我国的少数民族是中国人民的重要构成部分,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于实现中国文化的多元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逐步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的要求。从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中能找到巢居的传说,例如《韩非子·五蠹》中的“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由此可见我国的人民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意识到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地理优势来创造适于自身居住的建筑。建筑是文化的结晶,中国民族建筑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是中华文明的宝库。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