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紫阳民歌是陕南文化的特色名片,尤以情歌著称。本文从紫阳情歌地处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出发,对情歌中的几个类别进行阐述,包括紫阳情歌中的紫阳茶叶、爱情表达、封建婚姻、精神民俗,充分表现了紫阳情歌丰富的内涵和饱满的情感。
【关键词】紫阳情歌;茶;爱情;封建婚姻;精神民俗
引 言
紫阳是民歌之乡。紫阳民歌是陕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曲种,也是我国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紫阳县是位于我国陕西省南部安康市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县城,地处偏僻闭塞,交通不便,形成了紫阳独特的民歌文化,也使得原生态的民歌艺术和古老的乡风民俗能够比较完好的传承。
紫阳的居民大多都是外来的移民后裔,土著人口不多,移入的客民以“鄂、川、湘、皖人居多,赣、豫、闽、粤人次之”[1]。多移民所带来的文化融合和地域特色,决定了紫阳不仅有秦楚文化的沉淀,也有巴蜀文化的烙印[2]。民歌、情歌也不例外。所以现在人们所听到的紫阳情歌会有“北地南腔”“南北融通”[3]这种显而易见的特点。
一、紫阳情歌的情感表达及内涵
紫阳地区偏僻闭塞,交通不便,很长一段时间内当地的文化生活十分稀少。在艰苦单调的生活中,大部分农民的主要娱乐方式就是唱民歌了。民歌不受场合限制,随兴而起。歌腔充满着自由、奔放、舒展、悠长的特色。歌词朴实、生动,内容宽广。
1、紫阳情歌中的紫阳茶
紫阳地区属于秦巴山区山环水绕,崇山峻岭颇多,所以种植茶叶便成为当地主要的农事活动。采茶情境也被人们写到了民歌中,有的还讲述着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在外界,只要提到紫阳,就一定会提到茶和民歌,他们都已经成为紫阳对外交流的名片。
例:哥采茶妹采茶,采茶采到四月八,采到四月八,谁人采的花恋蝶,谁人采的蝶恋花,小哥哥采的花恋蝶,小妹妹采的蝶呀蝶恋花,花恋蝶蝶恋花,小哥哥爱我我爱他,小哥哥爱我,我呀我爱他[4]。
这首歌曲最初的演唱地就是在茶山,紫阳的茶与民歌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茶叶贸易,后来发展越来越好,“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 [5]这一句话便可以证明紫阳茶在当时流行的盛况,今天紫阳县人民仍然大力发展其独特的富含硒的紫阳茶业。紫阳的茶与歌同样重要,张宣强说过:“茶借歌以播名,歌因茶而飞扬。茶煮国饮,歌扬国风,茶歌比翼,分外迷人。” [6]由此可见他们的关系就如同花朵与阳光,山岭与鸣泉,互为依托、互为辉映、互为彰显。
2、紫阳情歌中的爱情表达
爱情在紫阳民歌中是最重要的题材,有大量的紫阳民歌描述男女青年之间的痴情真爱,最有代表性的是《郎在对门唱山歌》。来自安康的学者李春平写了同名的爱情小说,并在紫阳县实景拍摄同名电影,并于2011年第14届上海电影节荣获多个奖项。
例:郎在对门唱山歌,姐在房中织绫罗。那个短命死的,挨刀死的,发瘟死的,唱的那个歌哎,好呀!唱得奴家脚怕(音啪)手软手软脚怕(音啪),踩不得耘板,丢不得梭哎,绫罗不织听山歌[4]。
简短的歌词里,反映了年轻男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紫阳特有的地方民俗。“短命死的,挨刀死的,发瘟死的,”三句话看上去很毒,都是紫阳人的口语。这里是作为调笑之用,是农村男女打情骂俏的口语,淡化了它的咒骂之义,转化为亲切友善之词。“手软脚怕(音啪)”是紫阳的方言,是四肢无力的意思。怕(音啪),酥,软,表现女子听到男子山歌后的甜蜜心情。
3、紫阳情歌中的封建婚姻
传统紫阳情歌中有一部分讲述了过去封建年代,童养媳、年轻寡妇等不合理婚姻现象对女性的束缚。
例: 姐儿今年一十八,讨个丈夫是奶娃。我是你妻子不是你的娘,恨不得一脚把你蹬下床[4]。
歌词通俗地向我们表达出一种在今天看来很荒唐然而在封建农村时期却非常普遍的成年妻子幼年丈夫现象。在当时穷困的偏远山区,农民吃不饱穿不暖,更没有正常幸福的爱情婚姻。这首民歌很直接地反映了在包办、买卖婚姻下妇女的身心痛苦、对畸形婚姻的愤恨,不难看出她们对正常爱情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4、紫阳情歌中体现的精神民俗
在古代封建社会,人们大多以在朝廷做官或为官府做事为荣。有人为此十年寒窗苦读,也有人为此散尽钱财,可当时的紫阳人民却鄙视为官府做事呢?答案我们可以在下面这首紫阳情歌中找到。
例:六劝奴的人,莫去跟衙门。跟了衙门黑了心,误了聪明人。有人不知情,他去跟衙门。父母丢到九霄云,认钱不认人[4]。
这首歌中一阵见血的指出,在当时大多数为官府办事的人都是认钱不认人的,好人跟了衙门也会黑了心变成坏人,歌中妻子明知为官府做事可以升官发财,捞得好处,但她宁可受穷也劝她的郎不要去跟衙门,表现出劳动人民黑白分明的是非观念和高尚的气节,也反映出当时吏治的腐败。
结束语
紫阳民歌是陕南文化的特色名片,内涵丰富,情感充沛,充分体现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爱情、过去的婚姻状况以及社会民俗。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各种现代化传媒手段与文艺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紫阳传统民歌形式也逐渐岌岌可危。和全国其他地方的特色民歌一样,紫阳民歌需要国家和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大力保护、坚持传承,使紫阳独特的艺术遗产得以保留、流传。
【参考文献】
[1]紫阳县志编篡委员会.紫阳县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14.
[2]李小兵.紫阳民歌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探索[J].大家,2012(09).
[3]陈子艾,李耀宗.民间情歌三百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45.
[4]田晓光.档案佐证陕南紫阳茶的贡茶身份[J].中国档案,2008(06).
[5]余海章,戴承元.紫阳民歌文化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193.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海洋科学》Marine Sciences(月刊)1977年创刊,是学术性和技术性期刊,...
主管单位:湖北通信服务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省通信服务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
期刊介绍: 《中国青年研究》(月刊)1989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研究青年与青年...
期刊简介: 《计算机工程》(月刊)1975年创刊,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
期刊简介: 《建筑设计管理》(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