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文明艺术的民族,伴随着当代艺术在我国的发展,艺术教学中的歌舞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鉴赏歌舞剧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以《碧海丝路》为例,略论艺术教学中的歌舞剧鉴赏。
关键词:歌舞剧;鉴赏;碧海丝路
中图分类号:J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183-2
一、前言
艺术教育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歌舞剧教学是艺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在现代校园生活中,歌舞剧已经成为了学生了解社会、生活、艺术的重要途径,歌舞剧鉴赏是学生的必修之课,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途径之一。
二、我国歌舞剧的发展
歌舞剧是指将音乐(声乐和乐器)、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和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候也采用说白和朗诵。歌舞剧最开始形成于16世纪末期的意大利,而在我国,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才开始发展起来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白毛女》,其诞生标志着我国歌舞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歌舞剧在我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涌现出了《红色娘子军》、《东方红》、《茉莉花》和《天鹅·巴尔虎》等大型、优秀的歌舞剧。
三、《碧海丝路》的简介
《碧海丝路》的总编剧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作曲是卞留念和郑冰,服装、灯光、舞台等设计也都是出自“大家”之手,整台舞剧主要以舞蹈表演为主,杂技表演为辅,是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献礼。《碧海丝路》始于我国最古老的丝绸之路的发生地——北海,是我国第一部以海洋为题材的舞剧,主要讲的是以中国最早与东南亚经贸往来的航线——海上丝路为背景的舞剧,被誉为“历史与爱情的经典演绎”。整个舞剧主要由七个章节组成,分别是使命、婚礼、海路、感恩、守望、归来和红帆,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使命、艰难和守望。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111年的汉代就形成了,而《碧海丝路》描述的就是当时发生的一个真实故事:男主人公大浦是汉代的特使,受汉武帝的派遣,不得不在新婚的第二天告别妻子阿斑,从如今的广西北海,出海南洋去开辟海上丝路,路途中,大浦在海上救了斯里兰卡的公主梅丽莎,梅丽莎因此爱上了大浦,但是大浦的心仍然在妻子阿斑那里,最后梅丽莎为大浦思念妻子的真情所打动,决定帮助大浦修复大船,送他们回国,当大浦回归故土时,却发现阿斑因为日夜在海边守望,已变成了一座石雕,遥望着大海,经过大浦反复地呼唤和爱抚,终于感动天地,使阿斑苏醒了过来。
《碧海丝路》是广西到目前为止第一部涉及历史最长、范围最广的舞剧,其是以一个悲壮感人的爱情故事,通过壮观的舞台表演和场景,反映了合浦是中国汉代形成最早,影响深远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反映了我国与东盟各国友好往来的历史,以及丰富多彩的异国风情,作为文化交流的剧目,《碧海丝路》已数次走出国门,让更多的观众聆听到了来自历史深处合浦文化的足音,也传递了我国与东盟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声音。
四、《碧海丝路》的鉴赏
(一)内容丰富,主体鲜明紧凑,情景多样
《碧海丝路》是有历史、有艺术、有故事、有情感、有创新的,既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具有我国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不仅如此还融入了浓厚的东南亚风情,是汉文化、广西壮族文化和东南亚文化三者的有机结合。《碧海丝路》紧紧抓住中华民族走向大海、走向世界最早的海洋贸易之路——以北海合浦为始发地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主题,用舞蹈艺术去演绎了两千多年前合浦人们在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创业史,而这个舞剧称为《碧海丝路》是因为:碧海,整个故事是围绕海洋展开叙述的,没有离题,丝路,即丝绸之路的红帆,象征着丝路,这条丝路贯穿着整个海上丝绸之路对外交往的眼睛,贯穿着一对男女的爱情,通过描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折射出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场景和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交往的历史与友谊。在情景安排上,《碧海丝路》是以大海宽阔博大的胸怀为铺垫,尽情展现了大海豪迈的气概、广阔的宽容,透过人和大海的交融来展示剧情,使整个剧情始终存在于丝绸之路的波光帆影之中,鲜明的突出了海洋文化的特色,剧中有一个场景,虽然只设置了三分钟,但是其有可能代表的是两三天甚至是个更长的时间,这样的手法增加了舞剧的时空化。该舞剧表演的是发生在船上和海上的事,因此海面、海底、船上、船下等都是演员表演时可以发挥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上的发挥可以使观众形成视觉上的亮点,这就突出了表演时空的创新性。
(二)音乐是舞剧的灵魂
舞剧主要以舞蹈表演为主,杂技表演为辅,当然也少不了音乐来渲染氛围,与舞台场景、演员情感相符的音乐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引人入胜,如身临其境般。《碧海丝路》的作曲主要融入的是广西北部湾的民歌,咸咸的海风、呼呼的海螺声、悠悠的独弦琴,采用了北海当地的民族元素,将京族的独弦琴、海螺的音乐以及东南亚的音乐风情等注入到作品中,将整个剧情重新诠释并提升,注入了现代国际化元素使舞剧更为鲜活。
(三)《碧海丝路》的遗憾
虽然《碧海丝路》在艺术创作与历史文化的结合方面做得很成功,但是其在把握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内涵方面还是有不足之处的,出现了部分场景舞台背景有误。
1、官职有误
舞剧《碧海丝路》中的人物有“守备”这一职,守备是在明朝才开始设置的,是镇守边防的军官,其职位次于游击将军,没有品级,没有定员,而该舞剧却把明朝的官位搬到了汉代,这是不可取的。
2、服装有误
整个舞剧的服装设计都很华丽新颖,能很好的衬托了剧情的氛围,但是却忽视了服装的时代性,比如守备、新娘和女演员的服装多是以唐代服装的风格为主,这就使该舞剧缺乏历史特征性和真实性。比如一个女演员穿的肚兜,可是肚兜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多是贵妇人用的,到了明朝之后才有普通妇女使用,显然,让汉代的合浦民间女子穿肚兜是不符合历史的,除此之外,还有明清服装的元素在剧中,这就难免给人一种杂乱之感。
3、发式有误
剧中的演员发式多而杂乱,缺少汉代发式的特点,如男主人公大浦的发式就过于现代化,新娘的发式却为唐宋的风格,而其他女演员的发式则是唐代女子丫鬟的发式。这就明显的削弱了剧情的时代特征。
4、道具有误
剧情场景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大道具——青花葫芦瓷瓶。青花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发明得比较早的方法之一,被列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其诞生于唐朝,固然汉代是没有青花瓷器的,因此在道具的制作上不能把汉代的青瓷与唐朝青花弄混淆了。
《碧海丝路》是以北海合浦本土历史文化为背景所创作的文艺作品,因为题材的历史年份比较久远,创作团队在历史知识方面的错漏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以合浦作为始发港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这个如此重大、热点的历史题材,是很有必要做到精益求精,需要不断地去挖掘、提炼和创新的,不仅要用艺术的手段来演绎舞台形象,而且更应该注意所表现的历史的真实性,这也是艺术的升华,相信随着我国歌舞剧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碧海丝路》在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中,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更上一层楼。
五、结论
总的来说,《碧海丝路》是一部非常值得观赏的歌舞剧作品,虽然经济学论文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感受《碧海丝路》的魅力,相信随着我国歌舞剧的发展以及学校艺术教学的完善,我国能出现更多优秀、大型的歌舞剧,带领更多的人来领略歌舞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海荣.《云南映像》舞剧鉴赏[J].北方文学,2012,(02).
[2]田钰莹.从歌舞剧型影片《歌剧魅影》谈艺术教学中类型影片的鉴赏[J].讲师论坛,2013,(16).
[3]覃忠盛.歌舞剧《刘三姐》喜剧形象的塑造与意蕴[J].戏剧文学,2009,(08).
[4]单洁.浅析中国歌剧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0,(19).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