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二马》后殖民理论分析

时间:2014-08-15 13:31 来源:发表吧 作者:吴延强 点击:

  摘 要:1929年,当老舍即将结束其在伦敦的教书生涯时,他在伦敦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二马》也随之问世。本文通过论述老舍《二马》的思想内涵,展示其对于西方文化的独到理解。

  关键词:《二马》;后殖民理论;民族意识;中国视角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8-0007-011929年,当老舍即将结束其在伦敦的教书生涯时,他在伦敦的第三部长篇小说《二马》也随之问世。这部讲述一对中国父子在国外艰难生活、经营的小说不仅反映了当时英国正处在的海外经济文化殖民扩张的背景,也作为一部对中西国民性比较和批判的著作而实现了对前两次小说实践的超越。及至七、八十年代,本着对殖民主义理论的颠覆和超越,后殖民主义在整个后现代理论背景下风靡起来。如今,当我们再次阅读《二马》这部完成于20年代的著作时,依然可以从中窥探到些许后殖民主义的影子。

  由于老舍几年海外经历的基础,《二马》这部小说在故事的阐述上便具有了更浓厚的真实性:小说在讲述马则仁、马威父子二人在海外经营古玩店,与英语人交往的同时,一方面描写了殖民、种族意识浓厚的英国人对弱国人民的歧视和偏见,鞭挞了英国媒体对中国人的歪曲和丑化;另一方面通过中、英两国不同国民性格的对照,揭示和批判了老一代中国国民性格中的劣势和弱点,同时也展示了新一代的青年人在中西文化混杂、熏陶下行为、思想的不同变化。

  纵然,老舍在小说《二马》中,着重于中西文化对照下对国民性的批判,对老一代国人种种劣根性的讽刺。但小说却并没有一味的去追求西方文明,其字里行间依然透露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和珍视。面对西方文明,小说中也时刻透露着老舍的评判与取舍。小说中一系列的人物形象正是不同观念下中西方文化的表现:

  作为西方殖民思想的典型性代表,亚历山大正是这么一个带有野蛮兽性的丑恶嘴脸形象。由于到中国做过生意,饱受殖民思想熏陶的他变得粗俗不堪,英国绅士原本应有的礼貌和风度在他的身上已荡然无存。而老舍通过对这个形象的塑造,正表现出他的反殖民主义思想,是对西方文化中野蛮成分的唾弃。

  而被称作“一本带着腿的中国百科全书”的伊牧师,虽然是他鼓动老马去英国,并热心的帮助他们,但通过小说的描述我们却不难发现,他只是为了向英国人炫耀他传教的功绩。在他的眼中,肮脏落后的中国只能靠英国来拯救,由此他做梦都想把中国纳入到英国的殖民附属国之下。因此,作为一名文化殖民的倡导者,老舍同样在小说中表露出了他内心的病态。

  在当时英国社会对中国人普遍丑化、歪曲的风气中,温都太太和她的女儿玛丽在与二马父子有了长时间的接触后,开始慢慢表现出了对他们的好感,但由于整个社会强烈的种族意识,作为平凡人的她们只能望而却步,于是整个中西方之间便始终存在着那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而西方那种强烈的种族意识和民族中心主义自然在小说中成为了被批判的另一方面。

  由以上的人物形象我们完全可以看出,老舍在对中国老一代卑劣国民性批判的同时,也对所谓的西方文明做着甄别和筛选。而在当时以西方为描写主体的殖民文化体系下,老舍却巧妙的选取了西方文明中的中国视角,以两个中国人的感观为中心成功表现了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世界,这一点似乎也可以看作是老舍对殖民主义的反拨。

  当然,面对西方这种疯狂的殖民扩张,老舍在小说中也流露出了自己的发表文章态度。李子荣和马威正是新一代国民在面对西方较东方压倒性优势下,努力寻求出路的代表。

  李子荣作为由中国派往英国的公费留学生,由于国内战争而导致官费取消,为了能维持生计、继续读书,他完全放下了留学生的架子,依靠自己的劳动来维持对自己的供给。相对于马威,他更有自己的见地和坚守,对于西方文化,他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了容纳,因此,他既没有完全西化,又不会冥顽不灵。因此在李子荣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老舍对中西文化如何更好融汇贯通的思考。而同样的,作为另一类新青年代表的马威,却仍处在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困惑中,最终马威的出走也暗示了一批知识分子在无法更好融汇中西文化后的退缩。

  在《二马》中,老舍不光描述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取舍,就连同是生活在当时环境下的伦敦人,他们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小说所塑造的西方人物中,凯萨琳是不同于其他几个英国年轻人的,小说曾这样描述:“凯萨琳的思想和保罗的相差至少有一百年,她的是和平,自由;打破婚姻,宗教;不要窄狭的爱国;不要贵族式的代议政治……她的思想是由读书得来的;她的意见是本着本能与天性造成的。”老舍用凯萨琳和保罗代表了欧洲大战后成长起来的两种青年,相对于保罗的狭隘、偏执,在凯萨琳的身上,倾注了老舍对西方文明的希望,由此才更能坚定中国需要对西方先进思想不断学习,同时要排斥所有糟粕。

  因此,在老舍看来,如何能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明的融合,应该是当时整个中国所需要不懈努力的。面对西方文化,既不盲目服从,也不抵触排斥,无所谓将哪种文化置于中心地位,文化间的融合也就不再是强者对弱者的侵略,以此打破所谓的西方文化主体地位,这在今天的后殖民理论看来的确也应算作先导。

  参考文献:

  [1][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韩敏中译.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

  [2]老舍.二马.老舍全集(第一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