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对《定风波》教学的反思

时间:2014-08-27 13:29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凌琳 点击:

  摘 要: 《定风波》一文字面意思并不晦涩,然而如何让学生从浅显的文字中了解苏轼不同于世人的旷达与洒脱,洞察东坡的人生智慧,这是课堂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课堂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文中的两个“矛盾”作为突破口,构建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 苏轼《定风波》 教学反思 预习铺垫 课堂过程 主题升华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指出:“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和舍弃。”①如何让学生在一节课中体会出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隐式精神,是学习《定风波》的重点与难点。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对苏轼的经历有较深入的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以《定风波》一词为切入口,抓住关键字词,让学生大胆“质疑”词的内容,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大胆设想,为作者寻找合理解释,从而体味人物的丰富形象。

  一、预习铺垫:东坡一生、两个关键词

  苏轼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享誉千年的大文豪,研究他的生平经历是了解苏轼其人、品悟其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课前能有较为扎实的预习铺垫是这堂课成功的关键。

  谈起苏轼,不得不提到两个关键词:“乌台诗案”与“黄州”。“乌台诗案”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此案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的新政,苏轼因为不赞同王安石的变法主张而被外调,更因为自己的“不吐不快”得罪了一批得势小人。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的语句及他之前所作的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将其逮捕,打入牢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可以看到,在“乌台诗案”之前,苏东坡的前半生是非常顺利的。他年少成名,21岁便以第二名的成绩中了进士,深受皇帝赏识,当世大儒欧阳修、梅圣俞等人更对他青眼有加,风头一时无两。的确,苏东坡是一个奇才,他不但对文学颇有造诣,诗词文赋样样精通,就连绘画、书法、音乐、医药,甚至于烹饪、种植、水利等都有研究。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乌台诗案”之前,东坡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平步青云的人物对自己也是充满肯定与自信的,更或许有稍稍的得意。而随之而来的“乌台诗案”正好与自信得意的东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

  “乌台诗案”究其根源,用苏辙的话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在围攻东坡的名单中,固然有政敌,但更不乏好友,他们的当中有的人目的还很明确——置东坡于死地。试想,在这种境地中,东坡的心情是复杂的,除了有对自己含冤的愤怒、对小人的鄙视,还有着对人性的怀疑。面对政敌众口一词的指控,苏轼抱了必死之心,在狱中的两首诗可以佐证,《狱中寄弟子由》其一:“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诗中无一不透露出对人生的绝望、内心的惊惶,对比之前的自信与肯定,牢狱对他的折磨已不言而喻。

  在经历过“乌台诗案”这样的大起大落之后,或许很多人都无法从这个阴霾中走出来。因此,“黄州”这个地方对苏东坡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这里苏东坡完成了他一生的蜕变,在黄州这样一个僻陋贫瘠的寂寞之乡,苏轼不但抚平了青年时代的激情和傲气,更驱散了“乌台诗案”的阴云与瘴气。黄州团练副使——宋代的散官官阶,相当于从八品。恰恰是在这样一个荒芜之地、担任这样一个微末的官职,苏东坡却达到了他做人和为文的最高境界,《定风波》正是东坡这一转变的集中体现。

  二、课堂过程:一个设想、两个质疑

  《定风波》一词字面意思颇为浅近,借助书下释义,学生便能了然。因此对于词义的解读不妨由学生充分发挥。对于词上阕的解读我以一个问题统之:“假如你从21世纪穿越到宋神宗元丰五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你会看到一个怎样的苏东坡?”在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激发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始窃窃私语,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都能体会到东坡的潇洒、豁达等。

  对于词的深入探讨我利用对诗文的两个质疑展开。上阕之中,作者说“一蓑烟雨任平生”,然而小序中却说“雨具先去”,这是否自相矛盾?刚开始学生有些茫然,随后我给出一点提示:词作中有虚写与实写之分,此处分明是写心中事,而非眼前景。由此,学生不难想到,此处的烟雨正是“乌台诗案”中种种痛苦经历的象征,是苏轼人生路上风雨的象征。而词中的“一蓑烟雨”固然不是当天苏轼的打扮,而是他贬谪之后示人之装。在他的诗文中屡次出现这样的描写,如《鹧鸪天》:“村舍外,古道旁,杖黎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浣溪沙》:“自庇一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寓居定惠院》:“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他所描写的这些意象无一不表现出他旷达、自然、洒脱的精神风貌。这不禁让人感叹经历过生死波折、大起大落政治风云的苏东坡,居然还能以这样一种如赤子般的审美眼光观察人世间的万事万物,能够从如此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人生的美好。他晚年流放海南岛,仍然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着木屐,于田间冒雨放歌,这种情操若非有大智慧之人而无法企及。他在《答严上人》中说:“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欲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我们不妨将雨中的东坡总结为“旷然天真的达者”。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