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违禁品瞒报和漏报等问题的背后,也暴露出部分从业人员着眼于眼前经济利益而不顾大局安全的个人素质问题。同时,安检人员的执业能力及相关设备设施的落后等也都成了违禁品诞生的“温床”。
总体上,尽管航空快递风生水起、成长迅速,但表象之下仍有乱象丛生。在快递企业与航空公司的衔接过程中,如何杜绝和防范安全隐患是一个首要而必要的问题。
快递企业有苦衷
“飞行安全涉及人的生命财产,事关重大。用户、代理等职责划清后去找责任,那是事后事,根本上还要从第一关出手就要硬。快递员一定要验内件,不能因小失大,否则就可能出问题。”王宝华一再强调。然而,要把好这第一关,快递企业苦衷很多。
“首先,快递业人员流动很大,甚至一年里可能会更换掉~半的业务员,这一定会影响危险品被识别出来的概率。而即便快递员工作较久,因自身素质较低等原因也缺乏辨别危险品的能力。这是一个行业性的普遍问题。”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操作运输中心副总经理赖世强说。而在上海圆通快递,如今能够掌握专业安检机进行规范操作的安检人才,依然极为紧缺。“我们现在只能让一些熟练的老操作员转为老师,来培训更多新人以满足需要。”上海圆通速递航空部总经理高见表示。
同时,旺季期间业务量的成倍增长也使安全落实成为难题。快递旺季通常会意味着“爆仓”,巨大的业务量下,快递员的工作质量大打折扣,从检验揽收到货代登机,安全隐患很容易被埋没在“山”一样堆积的快件里,旺季也就成了安全事故的高发期。
此外,对于禁运品标准的设定,运输机型的规定,快递企业时有无奈之感。以常见的锂电池为例,在绝大多数机场安检规定中,锂电池都属于禁运之列,而电子产品却占据着快递市场不小的份额,这令快递企业只能“忍痛割爱”。即便可以通过“非危鉴定”使其放行,但锂电池产品自身日新月异,型号变化极快,如若每种都去鉴定,非但流程繁琐,其成本也必然居高不下,给快递企业带来更多烦恼。
一个是发展成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航空运输业,一个是以“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为主的粗放而幼稚的新生快递业,中间则是应运而生的货运代理公司。在整个航空快递业的链条上,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多方协作才能共保安全
一件快递商品除了走航空这一段“旅程”,还很可能在多个运输方式间流转,但航空、海运、公路、铁路等有关管理部门间目前并没有完善的衔接标准,也未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在制度建设上,需要建立跨领域间的文件标准,避免多个部门对一个快件的交叉监管。”民航快递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总经理张志鹏表示。目前来看,航空快递受到多重部门监管是一个客观事实。一家快递企业首先归属国家邮政局管理,归属快递协会监督,其发航空快件时,同时又受到民航局以及民航协会的监管。对此,中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刘建新认为:主管部门不能各自为政,建议抓龙头、抓重点。“中国快递业70%以上是民营企业,为快递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需要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帮扶,在航空安全问题上应该协助其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设施,提高安检能力。”
张志鹏还从供应链角度提出建议:“如果制造企业也能够参与到诚信体系建设中来,在环节前端给出产品性质的定性,那么后续部门的工作也会便利很多。”对此,UPS中国区公共事务副总裁熊建持有相同看法。“依靠每个快递员对复杂多变的化工品和锂电池进行理解辨别,难度很大,如果这个审查的流程能够向前延伸会更好,比如加强对生产商的而不只是对承运人和快递企业的监管。另外,非法代理或‘黑代理’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应进一步加大。”
参加研讨会的另一些企业和机构也提出了建议,申通快递监察部高级经理曾庆祥认为,应加强对社会公众进行货物邮寄规则的宣传和教育。海航投资部高级研究员刘海明则在人、设备、环境三方面提出了看法,强调利用设备科学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在当今商业社会,快递企业应具备前瞻性的战略计划,蓄势待发,而不应为了经济利益,冒险违规,那将得不偿失。
事实上,对危险品的杜绝和防范早就引起了国家邮政局的重视,2012年2月,邮政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调快递企业收寄验视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寄递渠道的安全,严把收寄关口,否则将对企业实施处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等机构也开始展开针对全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并加强了行业监督力度。民营、国企、外资等不同类型的快递企业也纷纷展开安全工作检查,增强航空货物的安检能力,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航空安全是一个面向社会公众、事关民生的大问题,仅对链条上的快递企业提出要求显然是不够的。如何打造一个全方位安全的飞行环境,需要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期刊简介: 《营养学报》(双月刊)是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营养专业学术性期刊,1956年3...
期刊简介: 《中国药事》(月刊)1987年创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金融》杂志社 出版地:云南...
期刊简介: 《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
期刊简介: 《经济论坛》杂志创刊于1987年10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