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违约风险传染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一个由风险源、风险载体以及风险接收者等要素组成的供应链违约风险传染分析框架,分析了供应链违约风险的形成及传染机理,以资金、信息、人员、技术、契约等作为载体,系统总结了供应链违约风险传染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管理违约风险传染影响因素
根据金融领域对组合信用风险的实证研究,如果将供应链视为一个由成员企业所构成的信用组合,那么违约传染对供应链违约风险的影响要远大于因果传染的影响。而现有文献在探究供应链风险时,以定性分析供应链外部系统因素和企业特质对供应链风险的影响为主,尤其关注自然灾害、突发性事件等外部因素所引发的供应链断裂风险,而忽略了违约传染因素对供应链成员企业违约概率的影响,这往往会低估供应链断裂及遭受价值损失的可能性,进而低估供应链所面临的风险。基于此本文在提出供应链违约风险传染分析框架并分析违约风险形成及传染机理的前提下,以风险载体为基础系统总结了供应链违约风险传染的影响因素。
供应链违约风险形成及传染机理
如图1所示,供应链违约风险传染主要组成要素是:
风险源。是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困难的不确定因素,是企业违约的前提,主要由因果传染因素、企业特质因素和违约传染因素组成。因果传染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行业环境等;企业特质因素包括管理因素、财务因素、物流技术水平、信用水平等;违约传染因素主要有企业间的关联关系、企业依存度、信息共享程度等,以供应链上企业之间存在关系的形式加以体现。
风险载体。由于供应链各企业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当风险形成并超过供应链上某一节点企业的风险承受阈值时,该风险便会借助一定的载体向供应链中其他成员企业传递,所以说风险载体是供应链风险传染形成的必要条件,主要体现为资金、信息、人员、技术、契约和企业依存度等。
风险接收者。它是供应链风险的承担方,从风险接收者可以了解风险的去向,如果没有风险接收者,则不会产生风险传染现象。确定风险接收者有利于制定风险防范策略,有效的控制供应链风险。
在供应链具备以上违约风险传染要素的前提下,由于供应链企业间存在关联,当企业之间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贸易行为时,各独立经营的企业主体都存在决策不全面、有限理性等问题,这就使得企业之间存在矛盾成为一种必然。一个企业发生违约,会通过供应链企业之间的风险传递渠道即违约风险的传递载体传递给其他关联企业,使其面临风险。
供应链违约风险传染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前文所述,结合图2供应链的违约传染因素产生于资金、信息、人员、技术、契约和企业依存度中,通过这五种因素在企业之间的传递,使得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产生违约传染现象。同时,这些本源性因素在对供应链的影响过程中又衍生出一系列交互性因素,这些交互性因素存在于企业间贸易活动的各个环节,当受险企业的风险超过其风险阈值时,则会导致供应链违约风险的相互传染,甚至导致整条供应链的断裂。
(一)资金因素
资金作为企业间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应链违约传染风险中属于主要风险因素;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会导致企业无法进行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导致企业破产,给其关联企业带来违约风险。
第一,资产的专用性。资产的专用性是指那些用于特定用途后很难再作为其他性质使用的资产。在供应链成员企业中,如果企业甲是企业乙生产所需原材料的独家供应商,当乙生产规模增大时,甲必须同时增大产量来满足乙企业的需求,在甲企业只生产该原材料的前提下,如果乙企业经营困难、产品滞销,则甲企业由于资产的专用性较高,很难及时分配资金,将会受到较大的价值损失。因此,资产的专用性程度可作为影响供应链违约风险的一项重要的资金因素,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企业违约风险传染概率越大。第二,货款的偿付能力。表现为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产来支付货款。货款的偿付能力低则会导致债务的产生,为其关联企业及时收到货款带来风险。第三,账务的处理能力。良好的账务处理能力能规范企业的资金利用行为、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形成对资金利用的内部监管,降低企业违约风险的发生;反之,则会使企业的违约风险概率增大。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