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配合血管内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16-09-19 10:25 来源:发表吧 作者:贾喆 点击: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配合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配合血管内治疗的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手术后即刻血管再通率、脑出血发生率、术后血管再闭塞率以及生存率。结果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行动脉溶栓配合血管内治疗,即刻血管再通率为78%,脑出血发生率为9%,术后血管再闭塞率为11%,生存率为98%。结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配合血管内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血管内治疗;临床疗效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因素有很多,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的发生有关[1-3]。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动脉溶栓治疗需在"时间窗"内进行。近些年,超早期动脉溶栓配合血管内治疗可获得良好的预后,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配合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配合血管内治疗的患者100例,包括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45~79岁,平均(65.2±4.6)岁,其中58例患者梗死发生于前循环,包括25例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以及33例颈内动脉梗死患者;42例患者梗死发生于后循环,包括20例基底动脉梗死患者以及22例小脑后下动脉梗死患者。病例选择标准:前循环梗死发生于6h之内,后循环发生于24h之内,脑功能受损的体征持续时间超过1h,NIHSS评分4~30分,经CT检查确定无颅内出血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所选患者均无颅内出血史,近3w内无消化道、泌尿系出血史,近期无手术史,无脑梗死、心肌梗死史,近期均未服用过抗凝药物,无严重的高血压,血压不超过180/100mmHg,无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所有患者家属均同意进行链激酶溶栓治疗,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所选患者应用sell-dinger法进行股动脉穿刺[4],穿刺完成后置入动脉鞘,通过造影显示出所闭塞的血管,导入引导管,将微导管置入到闭塞的血管处,在闭塞的血管处泵入链激酶,控制在1万U/分左右,共泵入50~100U,顺序为闭塞远端、闭塞中心、闭塞近端,非深穿支血管行支架取栓[5],合并严重狭窄的血管联合进行急性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术。治疗过程中应每隔10min检测一次神经系统状况,如果患者出现呕吐、恶心、头痛等情况,立即进行头部CT检查,血管再通后立即停止泵入链激酶。溶栓术后立即行血管造影以评价血管再通情况,神经系统体征出现加重时应立即复查CT或MRI。

  按照Gonner分级判断血管再通状况:闭塞血管无血流灌注,阻塞远端无血流为0级;出现部分显影,但是造影剂越过阻塞区,远端血管床无法正常显影为1级;部分灌注,缺血区灌注低于50%为2级;接近完全灌注,缺血区全部灌注为3级。2~3级为成功再通,否则为不成功再通。仅行溶栓治疗的患者24h内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进行抗凝治疗。置入支架的患者术后24h之内给予阿司匹林抗凝治疗,不能使用阿司匹林者可换用氯吡格雷,3d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以预防血栓,30d后给予单抗。合并出血的患者,在急性期进行中性治疗。待出血控制后给予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在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时,可联合应用神经保护药物,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后即刻血管再通率、脑出血发生率、术后血管再闭塞率以及生存率。

  2结果

  术后78例患者血管即刻再通,即刻血管再通率为78%。9例患者并发了脑出血,脑出血发生率为9%。其中11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加重的情况,复查CTA,结果显示血管再闭塞,11例患者均为深穿支血管阻塞,无法进行取栓治疗,无法行支架置入或球囊扩张术,术后血管再闭塞率为11%。100例患者中2例死亡,生存率为98%,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的发生,可使患者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功能受损的症状,如:口眼歪斜、患侧肢体无法正常活动等,脑梗死带来的严重并发症使得患者失去肢体活动的能力,甚至丧失了自理能力。在治疗时间窗内,进行超早期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状况,动脉溶栓治疗中配合血管内治疗,其临床效果十分显著[6,7]。但是,溶栓治疗配合介入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与医生的临床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8]。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78例患者即可血管再通,占78%,其中9例患者出现了脑出血的情况,占9%,11例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加重的情况,经CTA复查后确定为血管再闭塞,占11%,总共98例抢救成功,生存率高达98%。在为患者进行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时,一定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严格按照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配合血管内治疗,生存率很高,是挽救脑梗死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但是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注意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并且应注意识别术后血管再闭塞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程颜梅.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配合血管内治疗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13,27(05):232-233.

  [2]马荣耀,翟焕阁.急性脑梗死的动脉内超选择溶栓治疗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1,07(23):142-144.

  [3]梁云云,解龙昌,殷建瑞,等.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例报道[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09(02):221-223.

  [4]王慧杰,高筱雅,赵秀华.在不同时间窗应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02(03):113-115.

  [5]NakanoS,IsedaT,YoneyamaT,etal.Direct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foracute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analternativeoptiontointra-arterialthrombolysis[J].Stroke,2002,33(12):2872.

  [6]刘玲玉,陈斌,吕志华,等.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1,02(04):137-139.

  [7]范玉兰,卢瑛,贾岩,等.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09(06):145-247.

  [8]黄翚,邓伟华,杨勇,等.前、后循环超急性期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J].广州医学学报,2010,11(04):67-69.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