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时间:2016-10-11 11:28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赵飞 点击:

  【摘要】目的: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科2015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65例经桡动脉途经行冠状动介入诊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穿刺成功率为96.92%,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为63.0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31%。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生症少。

  【关键词】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transradialinterventionaltreatmentofcoronaryheartdiseaseinclinicalefficacy.Method:Theclinicaldataof65casesoftransradialcoronaryinterventionvialinediagnosisandtreatmentinourhospitalcardiologyfromSeptember2015toMarch2016wereanalyzed.Result:Inthisstudy,thesuccessrateofpuncturewas96.92%,coronaryangiographicsuccessratewas63.08%,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ratewas12.31%.Conclusion:Theclinicalefficacyoftransradialinterventionaltreatmentofcoronaryheartdiseaseissignificantly,andlessoccurrenceofdisease.

  【Keywords】Radialartery;Coronaryheartdisease;Interventionaltherapy;Clinicalefficacy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最重要的方法[1],分为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两种途径。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相对于常规的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其独特优势,如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本文为了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科2015年9月-2016年

  3月收治的6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以供临床研究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科2015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6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5岁,平均(51.28±6.35)岁;疾病类型:稳定型心绞痛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5例,心肌梗死12例。65例患者均经过笔者所在医院的相关检查和临床医生确诊,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入选标准:Allen试验阳性[3];有桡动脉脉搏的患者。排除标准:穿刺侧有皮肤感染或者破损,且上肢动脉闭塞的患者;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1.2方法

  桡动脉介入治疗,具体操作如下:(1)进行桡动脉穿刺前,先进行Allen试验,试验阳性者方可进行桡动脉穿刺。具体试验方法如下:将患者手臂抬至心脏水平,嘱患者握拳,术者将双手的拇指分别压在患者的桡动脉和尺动脉上,同时加压5s左右,在持续加压下嘱患者松拳,此时患者手掌苍白,然后放松尺动脉压迫,观察手掌、指变红的时间。Allen试验阳性:整个手部在5s内恢复红色;Allen试验阴性:整个手部恢复红色所需时间超过10s。(2)患者取仰卧位,对手掌至肘关节上10cm的手臂进行常规消毒。(3)选择右侧桡动脉,以手掌横纹近侧0.3~0.8cm处为穿刺点,穿刺侧手掌心向上,手臂自然外展35°,使手掌弯曲进行穿刺。(4)采用0.5%~1%利多卡因对穿刺点处进行局部麻醉。(5)用小号尖头手术刀片在局麻处顺皮纹作约2mm的小切口。(6)选用20号穿刺针,以30°快速进针约2cm,然后缓慢地退针。(7)退针后,视具体情况而定,先对桡动脉周围进行局部麻醉,再将动脉鞘纤沿导引钢丝插入桡动脉。

  1.3观察指标

  观察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的情况,统计穿刺成功率、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2结果

  65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有63例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6.92%(63/65);41例冠状动脉造影成功,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为63.08%(41/65);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31%(8/65)。

  3讨论

  冠心病属于缺血性心脏病,临床上常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对其进行诊治,其中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冠状动脉狭窄位置及病变程度[4]。经股动脉介入治疗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的常规治疗途径[5],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介入治疗手术中所使用的各种导管和支架的外径越来越小,而导管内径较大,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提供了硬性条件,使其在临床中能得以推广应用。

  经股动脉介入治疗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常规治疗途径,因为股动脉内径大,手术操作时比较方便,操作难度易掌控,而且不易发生血管痉挛[6]。但是股动脉常与股静脉及股神经并行紧挨[7],手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如穿刺点定位不准时易损伤股神经,从而造成腹膜出血及静脉瘘;压迫失误所引起的深静脉血栓或假性动脉瘤[8]。虽然经股动脉介入治疗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最常用和最熟练的手术途径,但是受其并发症的影响,仍然要被逐渐淘汰。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在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比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更具有显著优势。桡动脉位于前臂浅表处[9]。经肱动脉穿过旋后肌,不与桡静脉及桡神经并行,从而有效避免了动静脉瘘及神经损伤。此外,手术中所用的各种导管及支架的外径小,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相比,手术操作时更加方便,减小创伤性。迷走神经在桡动脉周围的分布也极少,手术过程中也不易出现因神经反射引起的血压不稳和心律不齐[10]。经过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无需长时间卧床休息,术后不久便可进行早期下床活动,有效避免长时间卧床引起的肢体血栓,而且还可以减少住院费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易发生出血,约束了抗凝药物的应用,不适于围术期需要进行抗凝和抗血栓治疗的患者,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后不易发生出血或血肿,不限制抗凝药物的使用,从而弥补了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不足。因为Allen试验阴性为桡动脉途经介入治疗的手术禁忌,故需注意,采用经桡动脉途经介入治疗过程中,穿刺前必须先进行Allen试验检测。

  通过上述讨论和对研究结果的分析,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

  参考文献

  [1]马金生.经桡、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2(6):1258-1260.

  [2]杨常青.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35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2(2):448-449.

  [3]HendrickBEarner,MarciBailey,TraceyJGuthrie,etal.RadialArteryFreeaeclTGraftPatencyasCoronaryArteryBypassConduitOvera15-YearPeriod[J].Circulation:AnOfficialJournalof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2012,126(11Suppl.1):S140-S144.

  [4]张英丽.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9):56-57.

  [5]罗卓卿,罗秀娟,石兵,等.创可贴纱块双压法在经桡动脉介入后穿刺部位加压止血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8(18):2798-2800.

  [6]卢亮.合并慢性左心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评估[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1):54-56.

  [7]HaywardPA,YapCH,ShiWY,etal.Doestheadditionofaradialarterygraftimprovesurvivalafterhigherrisk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Apropensity-scoreanalysisofamulticentredatabase[J].EuropeanJournalofCardio-thoracicSurgery:OfficialJournaloftheEuropeanAssociationforCardio-thoracicSurgery,2013,44(3):497-505.

  [8]刘圣文,乔树宾,徐波,等.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住院期间疗效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预测因素[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3):208-211.

  [9]高修兰,胡婷婷.充气式止血带用于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术后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4):1580.

  [10]肖燕,谢绍峰,陈雯,等.自制袖套式手术巾在经桡动脉介入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7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