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网络时代媒体危机报道   

时间:2016-12-21 09:00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唐子晴 点击:
 
 
  【摘要】危机报道是各类大众传播媒利用各种新闻形式对危机事件进行的报道和评论,它是危机管理和危机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新闻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发展迅速,信息流通和获取较以往更为便捷,在网络环境下的媒体如何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是当下务必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突发事件;危机报道;网络环境;媒体应对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又叫突发公共事件,通常是指没有事先预警、突然发生且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或不良影响的事件。其有两层涵义:首先它是突然发生的,给社会造成了相对严重的危害;其次,它需要及时果断地采取应对措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众多社会安全事件都包含在内。由于其危害范围通常比较大,因此它通常还带有一定的群体性。
 
  二、新闻媒体与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即时而系统的处置,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新闻媒体。根据以往的研究,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起到了以下作用:1、预警防范;2、告知传播;3、协调沟通;4、舆论监督;5、疏导情绪;6、正确解读;7、理性反思;8、提升形象。因此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公共危机是现代国家和公众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国际新闻界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形成较为成熟的危机报道的相关理论。
 
  三、互联网环境下的危机报道
 
  我国的各级应急预案中都强调危机事件中政府应当“充分重视并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互联网环境下的舆论引导已经不能是“信息在掌控状态下的单向流动”,而应该形成信息流向多元化和信息采集互动化的新模式。在4·19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危机报道中同样应当贯彻这一方针。
 
  在互联网中的危机传播被赋予了新的特点,1、议题设置和舆论的多元化。网络发展的特点使得在这一系统中的信息具备信源丰富、受限少、传播快和影响广等特点,由于网络主体的个体差异较大,对同一信息的解码结果也不尽相同。在危机事件中,初期是各种意见交锋激烈的阶段,很多谣言在这一阶段流出并广泛传播。2、“把关人”减弱。危机时期网络流言和信息恐慌的孳生是必然的。在互联网中信息扩散变得异常简便,但是控制信息却被增加了难度,因此“把关人”在网络环境中的作用被极大地削弱甚至是缺失的。
 
  四、我国危机报道中的问题
 
  以青岛“11·22”输油管道爆炸事故中媒体报道为例,纵观青岛爆炸事件中的媒体表现,可以说是网络时代危机传播与信息攻防的一个典型案例。发生在信息和意见传播已经连成一个整体的网络时代,更加显示出传统的应对突发事件的传播理念和做法的落后与尴尬。
 
  1、本地媒体的报道重点偏差引争议
 
  青岛爆炸事故发生于11月22日上午,本地媒体对事故报道集体失声,表现淡定。11月23日,事故发生第二天本地媒体开始发声,都在头条位置报道相关领导对事故做出的重要批示,但大多数媒体都没有报道造成的有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情况。11月24日,青岛本地媒体继续在头版头条对事故进行新闻报道,没有涉及事故原因、事故责任等核心问题。对于青岛媒体的报道偏差,很多网民和媒体同行都表示非常失望。有微博网友认为青岛本地媒体的弱化报道是一种“选择性失声”,时评人老马认为这是“媒体之耻辱”。
 
  2、爆炸事故中其他媒体表现
 
  爆炸事故最早通过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出来。最早回应爆炸消息的官方平台是黄岛公安,黄岛公安和青岛市环保局官方微博做出了回应,这些信息可以说是官方和非官方最早发布的关于爆炸情况的信息,发布的平台不是传统媒体,而是网络。不同于本地媒体的噤声,外地媒体持续地关注此次爆炸事故,而且许多网络媒体将此次事故开设专题报道,显示出了媒体的专业性和社会责任感。
 
  3、互联网时代危机报道的反思
 
  在此次突发事故的危机报道中,本地媒体的报道“怪象”和互联网条件下新媒体的出色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一场重大的灾难事故,事发初期的信息传播的确有可能引发民众的恐慌情绪,对整个社会环境和救灾实施也会造成影响,谨慎信息传播背后的维稳意图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导致的报道角度偏差却适得其反,传播方式恰恰违背了危机传播的原理。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1)地方领导的媒介素养有待提升,对新闻规律的认识有所偏颇应该时根本原因,为了所谓的维护大局稳定而削弱新闻的根本目的,将新闻完全当作一种宣传手段而不是传递信息的方式,一味地进行所谓的正面宣传,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容易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2)媒体报道思路的僵化也导致了危机报道中的报道偏差甚至缺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受众最关心的情况是伤亡情况、事故发生原因、造成的损失、事故责任方等等核心问题,而此次青岛本地媒体却没有对重点区域进行报道。“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这种陈旧的报道思路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因此,不仅仅在此次事故中,本地媒体饱受诟病,以往的突发事件中我国媒体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因此,旧有的危机报道“准则”应当被更新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地方领导应当正确认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绝对的控制权”已经不复存在,领导干部回避新闻媒体、不和新闻媒体打交道,甚至将事实“捂盖”,只会将事故发生后的影响不断扩大,抬高危机治理的难度和成本。
 
  媒体方面如果不履行监督责任,影响力、公信力就大大减弱。媒体选择性失真、失声,造成的就是互联网中的公民记者的大声呐喊和谣言的四起。各媒体应当利用自身特点,自由选择角度进行准确、客观、真实、及时的新闻报道,在一次次的教训中意识问题并开始进行反思和互联网传播新模式的思考。
 
  对于本地媒体的危机报道,分析普利策奖的得主可以获得几条有启发的借鉴之处:(1)快速反应和持续关注是突发新闻报道的基础。对于庞大的信息需求缺口,率先填补缺口会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迅速获得手中关注,而本地媒体因为接近事件发生地而更具报道时效的优势。(2)多媒体平台的整合运用拓展报道的范围与影响。尽可能地开放媒体平台提供新闻并获取信息,满足不同受众群体对信息地需求。(3)告知事实与传递价值并重使本地媒体更具亲和力。本地媒体在报道本地突发新闻时不仅要提供事实信息,还应该传递价值观信息,波士顿环球报编辑给普利策评委会的信中曾写到:“虽然我们致力于提供有时效性的报道,但是确保报道的准确和公正一直是我们的首要职责”。
 
  五、总结
 
  如今的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自媒体也得到极速发展,信息快速而便利的流通传递使得“隐瞒”变得越来越困难,真相会比以往更为迅速地浮出水面。不论是本地媒体还是外地媒体,在这个信息告诉传播、人人皆可发生地时代,按照传统思路报道突发性事故,不仅难以控制舆论,甚至可能会带来信任危机和社会的不稳定。因此适应新环境,转变思路,尊重规律,不仅有利于危机的化解,有利于政府良好形象的树立,有利于人民信任的增强,更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沙睿.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作用[J].中国报业,2014.
 
  [2]吴镇峰.新闻传播和社会参与在灾难中的良性互动[J].广播电视学刊,2008.
 
  [3]吴潮.论近年来我国危机报道的发展与演变[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