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小说视阈下《圣经·创世纪》中的约瑟故事(2)
时间:2013-12-04 10:58
来源:发表吧
作者:冯春园等
点击:
次
成长中的坎坷是成长小说的又一重要特点。在同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人物形象得以丰富和饱满,情节的发展更跌宕起伏,主人公也在其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约瑟遇到的第一个磨难就是做别人的家奴。约瑟之前是穿着彩衣、无须干任何体力劳动的王子,来埃及后却一下子成了别人的奴仆,被人呼来喝去,干一切下贱、肮脏的活儿。在耶和华的指引下,他挺过来了。磨难却接踵而至,在《约瑟和波提乏之妻》中,约瑟遇到了离家后的第一次诱惑。约瑟的女主人看到他秀雅俊美,就提出了非分的要求。但从约瑟的以下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看到他“正直、洁身自爱、知恩必报等优秀品质,也认识到他这一切表现的最终原因是他敬畏上帝,处处遵循上帝的教导”[3]。如:“看哪,一切家务,我主人都不知道,他把所有的都交在我手里。在这家里没有比我大的,并且他没有留下一样不交给我,只留下了你,因为你是他的妻子。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神呢?”(创:39:8-9)《圣经》里有一个人和约瑟有相似经历的人,他就是参孙,《士师记》16章16-17节里:“大力拉天天用话催逼他,甚至他心里烦闷要死。参孙就把心中所藏的话都告诉了她,对她说:‘向来人没有用剃头刀剃我的头,因为我自出母胎就归神作拿细耳人;若剃了我的头发,我的力气就离开我,我便软弱像别人一样。’”参孙有着非凡的能力,但没经得住大力拉的诱惑,在大力拉的催逼下,终于说出了他力量大的秘密。因此他不仅被捉拿下监,还被挖掉双眼。同样的两个人面对类似的诱惑,结局却不同。与参孙相比,约瑟有着超凡的勇气、意志和智慧。当波提乏之妻勾引约瑟并提议与她同寝时,约瑟有勇气对他的女主人说“不”,尽管约瑟深知作为一个奴隶,拒绝她的女主人意味着什么。一个少年人面对这样的艳遇,是巨大的诱惑,需要顽强的意志抵御,约瑟做到了。约瑟在面临诱惑时,智慧地选择了离开。他的勇气、意志和智慧使他在与罪的对峙中得胜。尽管约瑟后来被女主人诬陷,关在监中,但终究没有犯罪。约瑟从备受父亲宠爱的儿子变为阶下囚,并在这个过程中饱尝苦难。但他没有埋怨神,也没有因此而丧失生活的勇气,而是积极地寻找机会。这些考验在童年是不曾碰到的,也使他不断地认识自我,进而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
成长的道路是艰难的,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外界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特别是一些指引者,他们从不同方面影响主人公的成长,帮助他们跨越成长中的台阶,迈向新的人生阶段。“在引导主人公成长的众多领路人中,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正面人物、自然神灵和反面人物”[4]。在宗教占统治地位时,神就是这个引领者,他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威统领着世间万物,或者指引迷途的“羔羊”,或者拯救受难的子民。约瑟在经历磨难、认识自我的成长过程中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受到神的指引和帮助。在第三十九章《约瑟合波提乏之妻》中,约瑟被卖到一个埃及人家里做奴隶,由于神的庇护,他很快就得到主人的信任,把一切家务都交给约瑟。文中提到“自从主人派约瑟管理家庭和一切所有的,耶和华就因约瑟的缘故赐福与那埃及人的家;凡家里和田间一切所有的都蒙耶和华赐福”(创:39:5)。当约瑟蒙冤被囚禁在牢里时,耶和华也在帮助和引领他。“凡在约瑟手下的事,司狱一概不察,因为耶和华与约瑟同在,耶和华使他所作的尽都顺利”(创:39:23)。神对约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当约瑟的哥哥们向他认错时,“约瑟对他们说:‘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神呢?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近日的光景。’”(创:50:19-20)约瑟在神的影响下,获得了精神上的成长,以一颗宽容的心原谅了他的哥哥们以前对他所做的一切。在整个约瑟的故事中,神总是在适当的时机出现并教导约瑟走出迷途。回顾约瑟坎坷的成长之路,他一直在敬畏神、倚靠神,正因为如此,神才帮助他。正如《诗篇》所言:“耶和华的眼目,看顾敬畏他的人和仰望他慈爱的人。要救他们的命脱离死亡,并使他们在饥荒中存活。”(诗篇:33:18-19)
大团圆的结局是成长小说常用的叙事模式。实现梦想是成长者心中的渴望,然而,这种追求梦想的过程充满艰辛、无助与磨难。约瑟在圆梦的路上,经过了痛苦的历练,最终成了当时全世界最强大国家的宰相。此时他已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约瑟的成熟首先表现在他为酒政解梦,在解梦后,他马上要求酒政在法老面前提自己,使他有机会与法老见面。后来,在为法老解梦时,他又非常谨慎,不仅能自圆其说,还将释梦归于神,使自己免受处罚。当约瑟的哥哥们到埃及要粮食时,他没有马上与亲人相认,而是用了一系列考验和测试。他提出扣押一个哥哥为人质并要求把他的弟弟作为交换,并以此对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他扣留了西缅,却把钱还给了其他兄弟,想看看哥哥们是否会像以前扔下他一样,分了赃款,丢下西缅。虽然哥哥们经住了考验,但约瑟还是对他们进行了第二次测试。他希望把小弟留在身边,却没有光明正大地相认,而是暗地里叫仆人把银器放在便雅悯的袋子里,并通过搜查把他抓回来。约瑟不仅想搞清楚哥哥们是否悔过自新,而且想明确十位兄长的亲情是否包容他和雅悯他。在这一过程中,他有几次真情的流露,但这并没有失去对局势的控制。当他看到哥哥们真心悔过时,他才告诉他们自己就是约瑟,并帮助他们摆脱了困境。从这段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约瑟已经从离家前那个侍父宠而傲视兄长的无知、幼稚少年,变为一个成熟、稳重、有智慧、对人宽容的人了。埃及的经历磨炼他的意志,宰相的荣誉与权力又进一步锻炼了他的治国能力,他不计前嫌,把家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跳出了个人恩怨,把个人经历的磨炼看做足耶和华的安排。同时,他还具有博大的民族胸怀和视野,把以色列民族从饥荒中拯救了出来。
三、结语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