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历史课堂诱思探究教学法的运用
时间:2013-12-12 14:24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美丽
点击:
次
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就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加强学生自我探究意识,全面提升学生探究水平,而诱思探究教学模式正是广大一线教师对新课改理念认真贯彻的体现,对教学方法的勇敢创新性探索,其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开辟了新的方法和途径,意义深远。
诱思探究教学法指的就是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寻适合于课堂教学实践的“诱思点”,然后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逐渐循着教师设定的目标和思路去进行知识探究,最终获取一定的情感认知。诱思探究教学法的突出优势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展现自我、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呢?
一、吃透教材,确立“诱思点”
为了保证课堂诱思探究教学的有序进行,课前备课环节我认真、细致地准备。一方面,备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单独列出,寻找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另一方面,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认知发展状态以及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确立“诱思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案。
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大变革的时代》一课中,我就采用了诱思探究教学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对教材的整体熟悉和细化研究,加之教材前一课中涉及春秋战国的纷争,对这一课的内容有铺垫性的介绍,因而我选取了“大变革的时代,变革在何处(表现)”、“缘何变革(背景)”两个重要的历史命题作为“诱思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课堂中去,实现了有效教学。
二、科学引导,诱思探究
在确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循着课前备课环节所确立的“诱思点”,便可以顺利进入课堂的实际教学环节。教师在课堂探究过程中要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为学生有序地开展学习探究指明方向。但是在此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切实地将课堂的主体位置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话题、形式以及对象,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从而全面调动学生顺利、有序参与诱思探究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章“海峡两岸关系”内容的学习中,我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如辩论赛)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在进行“台湾回归是否利于台湾发展”的辩论环节时,一些对历史不了解的学生就容易产生偏差,将辩论的重点放在了“台湾回归对大陆发展的影响”上,不利于辩论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我就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纠正、引导,最终促使学生的辩论回归正轨,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三、跟踪反馈,健全完善
教学反馈与教学评价是完整的教学程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在诱思探究教学这样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对教学效果的跟踪反馈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对课堂实际教学效果的反馈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错误和漏洞,及时迅速地查漏补缺,巩固和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及时地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有声有色,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作出新认识和新评价。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一章主要向学生展现了20世纪以来世界上的主要文化科技成就,知识掌握难度较低,但是知识点较为琐碎,而且由于临近期末,所以学生学习状态偏于浮躁,对此部分知识不够重视。因而我就借助课堂回顾和练习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然后对学生普遍忽视或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细致地讲解,巩固强化学生的知识学习。
诱思探究教学法是我国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重要实践和勇敢探索,它表明我国教师队伍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而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诱思探究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的使用已经收到其应有的效果和反响,其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