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三钢琴作品《涛声》演奏技巧

时间:2014-01-02 15:35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姜华 点击:
  【内容摘要】汪立三的钢琴作品《涛声》在中国钢琴作品中体现了传统的调性,也引用了国外音乐的调性。怎样用现代的钢琴演奏技巧来诠释这首作品,使其既能体现作曲家的真实想法,又能表现出中国作品特有的外在表现力,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乐曲的创作来源于作曲家对画卷的感触,文章主要探讨用什么样的演奏技巧能表现出作曲家的情感,更贴近画家的画意,才能使作品的声音表现力经久不衰。
  【关键词】《涛声》主题演奏技巧
  汪立三的钢琴作品创作,为中国近现代的钢琴音乐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善于将中国的传统音乐与国外音乐相结合,既能体现出中国的民族调式特点,又能在创作中运用现代的作曲技法。《涛声》这首作品选自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这套作品是作曲家看到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画卷有感而发创作的。《涛声》这首乐曲,是描写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宣扬佛法的情境。这首乐曲整体分为鉴真主题、渡海主题、登殿主题几个部分。
  一、鉴真主题
  素材来源于佛教音乐,意在刻画鉴真和尚坚定、高尚的品质。这个部分17小节,根据音乐的语气来表达不同的色彩,可以大致分成三个短乐句。乐曲在一开始的前4个小节,运用了两个一样的音型节奏构成旋律。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出现的六十四分音符和四行谱号。二行高音谱号,二行低音谱号,跨度较大的音域,体现了这一主题宏大、坚定的主旨。
  音符是从高音小字三组、小字四组的位置开始的,而低音的背景音乐在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形成强烈的音区对比。在弹奏的时候,高音谱号上虽然加入了六十四分音符,也要把这个"快"时值的音符声音交代清楚。整个乐曲开始的弹奏框架是高音的八度和弦,结实有力,双臂的力量带动身体的力量是向键盘"上"方运动的,也就是触键时只要一达到结实的声音,胳膊就要迅速"带起来"。这样带起来的目的是为了低音谱号的和弦,力量的方向是为"放下来"做准备的。低音触键之后力量还要继续延续,保持拍子之后再循环重复往下弹。低音为了达到声音效果,可以用整个手掌前部触键,或者握拳平铺在键盘上。开始乐句实际上是身体支持胳膊的力量在做一个弧线、抛物线的运动。这样的整体动作做出来的声音才是宏大、壮观、雄伟的。这两个相同节奏型的短句,力量也要做出层次对比,第二句要更强一些。
  接下来的6小节第二乐句,谱例上有p的标记。乐句在高音弹奏时,可以比前面的力量稍小一些,但必须把前一个低音的和弦强音在声音效果上延留下来,在这个强烈渲染的音乐背景下弹奏高音的旋律。高音旋律要把十六分音符的八度三连音和六十四分音符附点音型稍连一些,其他音符要做断奏。可以这样比喻,断奏是佛教的节奏旋律,连贯的音型是鉴真人物性格的体现,两种因素相互渗透。这个短句后边的2/4、3/4、2/4、3/4拍子变化、高音谱号的旋律是为了补充乐句的延续声音,声音渐渐消失,或者画面慢慢渐远。
  第三个乐句,出现了日本民族调式的旋律,整个旋律的走向是曲折式音阶上行的结构。左手出现的八度切分节奏这个音型,在每个中间的四分音符逐渐加重力量,以带动右手从弱到强的情绪。低音背景音乐在这个段落的最后4小节出现,渲染宏大磅礴的气势。高音谱号的八度旋律要一组接一组地推上去,最后达到段落的顶峰,ff的力量。这些八度弹奏的时候,手的1、5指要向内侧勾住,手掌要支持住。要保证把身体后背的力量送到手指尖上,如果手掌没有支持住,无论怎样用力,最后的八度声音都是不通透的。
  这部分在踏板运用时要注意,在两行低音谱号上的和弦音每次都要重新换下踏板,但是不要换得太干净,要有延续的声音。整个第一主题的段落无论高音乐句是怎样的情感,力量变化始终要保持低音谱号的背景音乐和弦是宏大、壮观的,延续衬托着高音的旋律。
  二、渡海主题
  (一)第一次渡海主题与连接部
  这部分由两个小节的引子引出,两个乐句构成。出现了六连音、三连音、保持的根音等。这段乐曲的意境,主要是表现鉴真渡海时的场景,海水时而风平浪静,时而破涛汹涌。在演奏的时候也要抓住这个情绪对比变化。乐曲在这段由四个声部组成。右手承担两个声部,高音声部是十六分音符的六连音,中音声部是由右手的1指承担,是由十六分音符中的四分、八分音符的延长音构成的。中音声部的旋律是本段要突出的旋律,是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五声调式。右手1指在弹奏旋律时,要注意把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拍子保持到时值。为了突出1指,可以用整个手指触键,也就是中间关节同时触键,增加力量。一定要支撑好1指的掌关节,掌关节如果塌陷,无论怎样用力声音都是沉闷的。十六分音符随着1指的旋律曲折式上行,做背景音乐声音较弱。在练习这部分十六分音符背景音乐时可以分为几个步骤完成。1.把所有的右手音符都做重音练习。2.在力量不减的基础上逐渐加速,右手腕不要做任何运动。3.分出音乐的声部层次,每次1指触键时,都做一个手腕从下往上向右侧"画圈"的运动。这一动作的频率根据1指保持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来决定,随着速度的加快,动作逐渐变小,这样练习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高声部的背景音乐声音"浮"。要得到有控制力的声音,来比喻海浪的翻滚力量,而不是轻巧、透明的弱音。
  这个段落的两个乐句,力量可以按两个层面划分。每个小节内都有短的波浪线的渐强渐弱,长乐句都有大的渐强渐弱。因此,每个小节开始右手1指的第一个音很重要,它不但引导着这个小节内的力量起伏,还承接着前后小节的大乐句力量变化。
  左手也是由两个声部构成,次中音声部的旋律仅次于右手的旋律声部。次中音声部要突出切分音四分音的力量。这组音不论是单音、八度还是和弦,都是这个声部中最强的音。低声部是八度,用踏板来保持重音,弹奏的时候要结实有力。八度根音,是力量向下方,整个胳膊是由后背的力量带动弹奏的,可以借着向下的力量来弹奏。紧接着的次中音声部音符,等到把切分音的重音力量演奏完之后再收回来。可以这样理解,左手的两个声部演奏,由整个胳膊、大臂从左向右画圈来完成。接下来是连接部,把第一次渡海主题推向高潮的音乐结构。十五连音在弹奏时要均匀,快速的推动力量达到顶峰。双手八度交替时,触键要迅速,力量要集中,既能快速地分清交替的音符,又能加速冲到力量的高点。
  (二)第二次渡海主题与连接部
  与第一次主题相比,这段的情绪比第一次更为激动。次中音声部的八度旋律织体更加密集,高音声部的旋律不断地重复,都是为了进一步渲染气氛。如果说第一段渡海主题的连接部是为了把音乐的气氛推向顶峰,这部分连接部更注重暗喻鉴真本人渡海时的内心思想。内心的宁静致远、平和地看待海面的汹涌和暗礁。但克服重重困难,远去他乡,弘扬佛法的坚定决心是不会动摇的。这一比喻正吻合了画卷上的画面,在狂风掀起的海浪上,撑起一座小船,一位僧人心境平和地向远方遥望。连接部开头是mp开始,弹奏的时候要柔和,声音要"缥缈"。钟声和弦可以等拍子结束时,声音消失一些再弹奏。在这部分由柔和的单音结构和宏大的和弦构成,旋律交替发展进行,注意控制声音的两种情绪。
  (三)第三次渡海主题与连接部
  第三次渡海主题是第一、第二部分发展的补充,这部分出现一些模进、调性的转变,为扩充的织体音乐增添了推向高潮的元素。这部分的演奏技术与前两个部分类似,由于调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连续临时的升降记号。如在这段后几个小节,左手的织体都是这些力量较强的八度、和弦构成。在练习时,可以提前做一些大小调八度音阶的辅助练习,可以做力量、节奏等变化,分步骤练习。背景音乐力度都是在f或ff。在做力量练习的时候要做到手掌向外伸展,支持框架,手指向内侧用力,两个作用相互支撑构成八度、和弦。这样的方式才能弹出辉煌、宏大、磅礴的气势。这段的连接部是由华彩乐句和鉴真主题组成的。华彩乐句弹奏时,双手交替均匀,力量的变化走向高音渐强,走向低音渐弱。踏板从低音区的保持音开始延续到下一个保持音再重新换起。这个华彩乐句后部分重复的交替音符,在没有明显的低音延续可以换踏板的情况下,相同的音符织体根据声音的效果,可以快速地"点"踏板,让快速的音符弹奏起来稍清晰一些。
  三、登殿主题
  这段音乐旋律素材取材于佛教音乐。内容表现了鉴真和尚最终克服困难,渡海成功,建成唐招提寺,登上大殿的画面。这段是全曲最辉煌宏伟的乐段。在织体和乐曲中,开始的钟声与主题相呼应。低音的背景音乐每次出现都是ff力量,高音位置模仿钟声的旋律,在弹奏这段旋律时,要有大的乐句连贯,与开始的演奏方式类似。
  汪立三先生的《涛声》不单体现了深刻的乐曲音乐内涵,并且在作曲创作技法方面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内容。乐曲创作由画入音,但不局限于画面,充分展现出欣赏画卷之人体会之后的联想。正因这种独特,使得这首作品不论是在研究创作特征还是分析演奏技术等方面,都是具有现实的教学意义的。汪立三这部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也为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做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涛声》这首作品不论是作曲技法还是演奏技术,都具有现实的教学意义。本文简单地对这首作品的演奏技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其他演奏者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梁剑英.钢琴技巧练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3]黄敏.浅析汪立三的钢琴作品《涛声》[J].钢琴艺术,2010(07).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刘黛)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