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视角的高校门户网站可用性研究
【摘要】基于用户视角探讨高校门户网站的可用性,有助于推动高校门户网站的发展性评价和提升高校门户网站质量。分析高校门户网站对用户逐渐关注的趋势,探析了基于用户视角的高校门户网站可用性涵义,提出了基于用户视角的高校门户网站可用性维度与内容指标。
【关键词】用户视角高校门户网站可用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0188-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等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任务。这些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和建设发展的决心,同时也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出了"先进、高效、实用"的建设要求。
作为信息技术在高校应用的主要载体之一,高校门户网站建设近年来也逐渐得到各高校的重视。高校门户网站是高校基于互联网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和开展学校宣传,并能与互联网信息资源实现有选择性共享和集成化交互的网络信息系统,它通常表现为一个一级网站与多个二级网站或网络信息系统相互补充的网站架构形式,能展现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全貌。从网站使用者(用户)来看,高校门户网站提供适用、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采用用户化的信息资源组织结构,为用户获取信息资源提供导航。因此,立足用户的视角探讨高校门户网站建设趋势,探讨可用性评价涵义、维度与具体内容,对于推动高校门户网站的发展性评价,提升高校门户网站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门户网站的建设趋势
在理论研究方面,不少学者注重将高校门户网站建设的实践进行理论提升和经验总结,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研究范围来看,涵盖了系统设计、Web标准、界面设计、网站安全、评价体系研究等多个方面。从研究视角来看,分析高校门户网站的用户类型及其需求,以用户为中心进行高校门户网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对高校门户网站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不难发现高校门户网站的研究已不仅局限于网站技术(包括系统设计、Web标准、界面设计、网站安全)和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等,还逐渐关注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
在高校门户网站建设实践过程中,忽视用户信息资源服务需求的案例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对用户信息资源服务的时效性、用户信息资源导航需求、用户信息资源检索需求和用户媒体交互需求等关注不够,这反映出网站建设者"以用户为中心"和"基于用户提供服务"的理念缺失。因为对网站的可用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很多高校门户网站成为不实用的"摆设",未能发挥应有的优势和效益。不过,部分985、211高校已经逐渐认识到此类问题,从用户需求和体验方面着手对网站进行优化和改善,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商业网站的独特的风格:色彩的运用更加大胆、成熟;巨幅动态图片的布局更加具有人文关怀;页面观感更加简洁明快;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访问入口等。
从上述网站建设研究与应用实践可以看出,高校门户网站的建设理念已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一是在外观上,经历了从早期的大而全的文字信息堆积到现代简约时尚风格的转变。二是在内涵上,高校门户网站从简单的信息发布转变为整合学校各类资源,提升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综合平台,对内面向师生发布和传播校园动态信息,对外面向社会展示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最新成果,成为高校与政府、企业、家庭合作交流的中介以及与校友交流的纽带。总的来讲,这种转变和探索体现了部分高校门户网站建设者对用户需求和体验的良好感受力。
二、基于用户视角的高校门户网站可用性涵义探析
在众多行业和领域,注重终端用户的体验,主动寻求使用者的评价反馈成为产品供应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说,"以用户为中心""基于用户提供服务"等已成为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共识。在理论研究领域,关于用户视角最典型的理论就是Davis针对信息系统的个人接受意愿与使用行为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该模型认为,影响用户是否接受一个新的信息系统的直接因素有两个:即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所谓感知有用性是指用户感知使用系统对其工作绩效的提升程度;感知易用性指用户感知学习使用信息系统的容易程度。尽管后来的TAM2模型和TPB等对TAM模型进行了扩展和丰富,但我们认为TAM2模型提出的"主观标准"和"认知工具过程",以及TPB提出的风险和利益感知等信任因素影响,都是通过改变用户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方面的体验,来促使用户接受某一种信息技术或某一个信息系统。通过TAM模型可以推断,如果高校门户网站所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无法弥补用户获取信息和服务所付出的代价时,用户将放弃使用该网站。也就是说,如果高校门户网站的内容丰富适用、导航清晰、检索方便,即用户对该网站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都良好时,用户才能接受和使用该网站。
可用性作为衡量软件和信息系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国际标准化组织9241-11标准将可用性定义为: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美国学者哈德逊指出可用性包括两层含义:有用性和易用性,有用性是指产品能否实现所设计的功能,易用性是指用户与界面的交互效率、易学性及用户满意度。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哈德逊对可用性的解释,可以发现可用性的研究与实践本身就基于用户的视角,是用户对软件、信息系统和网站等使用过程和结果相统一的评价,只不过用户视角理论强调了使用主体,而可用性理论更强调使用过程和结果。
基于上述理论和理解,我们认为:高校门户网站的可用性是指网站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有用性主要是针对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内容及服务本身而言,是否能满足特定用户的使用需求;易用性主要针对网站的信息组织、用户界面和技术支持方面,是否能让用户高效、便捷地使用。三、基于用户视角的高校门户网站可用性评价维度与内容
内容、导航和外观是构成网站的基本要素,而网站设计、信息内容、用户服务、网站的运行与管理这几个维度在评价高校网站中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在这几个维度中,网站如何运行与管理并非用户所直接关心的。因而,结合用户视角的高校门户网站可用性涵义的理解,我们从信息资源内容、信息资源组织、用户界面、网站的可达性四个维度构建高校门户网站可用性维度,如表1所示。
(一)信息资源内容
网站的信息资源是高校门户网站的主要内容及组成部分,是用户选择此网站的主导因素之一。作为高校门户网站,网站提供的各类信息应为用户及时传达校情民意和校园发展情况。从信息内容的角度出发,网站信息内容应体现全面性、权威性、时效性、实用性的特点,同时还应注重信息展示的多样化和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二)信息资源组织
高校门户网站常用的信息资源组织方式有导航、链接和检索。它们更侧重于反映网站的感知易用性。
(三)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的可用性主要是指高校门户网站在界面设计和人机交互方面的易用性。用户界面的设计应该满足界面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采用用户易于理解的语言、友好的帮助和提示信息。除此之外,在视觉吸引力、一致性、交互性的设计几个方面也应带给用户良好的感知易用性。
(四)网站的可达性
高校门户网站的可达性是指网站的各类型用户是否可以通过主要的信息支撑环境访问高校门户网站。
四、总结和展望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高校门户网站评价相比,基于用户视角的高校门户网站可用性研究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站设计和建设理念,更侧重于从用户的视角,从网站可用性的维度构建高校门户网站的发展性评价内容,而非从内容、设计、运维、制度、人员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内容构建大而全的网站评价指标体系。高校门户网站的建设理念和建设思路受技术的进步、学校的发展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基于用户视角进行可用性研究只是尝试性地提供了一种发展性评价的思路。本文基于用户的视角探讨了高校门户网站可用性维度及内容,在今后的实践中,可用性内容指标仍需进一步提炼和完善,与此同时,还需完成基于本校网站的可用性测试,以期作为学校网站改进的有效参考依据,同时为基于用户视角的高校门户网站可用性研究提供应用案例。
【参考文献】
[1]王阳,穆俊鹏.高职高专院校数字化校园评价的内容与指标探析--基于使用者的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2(9)
[2]池忠仁,王浣.基于用户角度的网站易用性信息距离测度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07(1)
[3]梁建华.高校校园网站可用性评估研究[D].山东大学,2007
[4]胡兵,汪祖柱.高校门户网站用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探索,2011(11)
【作者简介】王阳,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中心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化校园建设,网络与信息化。
(责编丁梦)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