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车辆安全运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4-02-28 15:52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永柏
点击:
次
【摘要】本文针对车辆安全运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要加强车辆安全教育,营造安全运行氛围;加大预防力度,健全相关制度;做好车辆安全检查工作,及早发现安全隐患;落实车辆运行安全责任制,做到警钟长鸣;车管人员要履行好职责,合理安排用车。
【关键词】车辆安全;运行管理;问题;对策
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综合性、基础性的工作,是车辆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保障能力和管理的重要环节。车辆安全运行状况如何,关系生命财产安危。车辆安全运行集人、车、路、环境等要素于一体,任何一环的失控,都可能导致车辆事故发生。因此,车辆安全运行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防微杜渐,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创新车辆运行管理模式,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的管理转变,使车辆安全运行变成每一位驾驶员的自觉行动,才能促进车辆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车辆安全运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车辆安全运行管理在各单位的管理诸事项中占据特殊位置,因为它事关重大,往往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就目前,在车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各种安全隐患的直接推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因素
在道路交通的三要素人、车、道路中,人是关键的因素。因为人是这三要素中唯一有着独立思维的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分析近几年来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因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的事故占96%,尤其是因违章肇事的占67%以上,人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自信。部分年轻司助人员和有经验的驾驶人员,仅凭自己的经验和自信心,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他们往往在安全制度面前无所谓,在领导面前不在乎,把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要求当成耳旁风,把安全监督视为找麻烦,自以为绝对安全,思想麻痹,违章肇事。
(2)疲劳驾驶。疲劳驾驶是指驾驶员的身体在疲劳状态无法保证安全行车的情况下继续驾驶车辆。疲劳驾驶的主要类型有:精神疲劳、视力疲劳、肌肉疲劳三种。导致驾驶员疲劳驾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任务紧急,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过长;二是环境单调,引起驾驶员视力疲劳;三是休息不充分,睡眠时间不足;四是身体不适。
(3)车速过快。汽车行驶速度越高,视野越大越不好,会使驾驶员对车速感觉变差,有不自觉提高车速的趋势。一定的视野值对相应的道路和车速是最佳的,但对于其它道路和车速就不一定了,所以要根据不同用途选择车型,驾驶员行驶在不同道路环境时,要尽量调整车速使自己处于较舒适的速度感范围内,以防因精神紧张造成疲劳而影响到行车安全。
(4)情绪波动。受家庭、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驾驶人员产生烦操情绪,神志不安,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或者高度喜悦、兴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导致不安全行为。
(5)侥幸心理。这是许多违章驾驶人员存在的一种主要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往往不遵守交通规则,缺乏安全意识,多数表现为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例如:行车道转弯处按规定决不允许超车,但存有侥幸心理的人偏不按规定执行,明知故犯,这是典型的习惯性违章。
(6)无所谓心理。通常表现为遵章或违章对自己无所谓,心不在焉,满不在乎,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对交通安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根本就没有交通安全这根弦。因此,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频频违章,有这种心理的人常常是事故的多发者。
(7)私自出车。车辆的调度和使用都必须按一定的计划、办理必要的手续。这是车辆管理制度所明确规定的。凡是未按规定程序私自动用车辆,均为违纪违规行为。实践证明,私自出车很容易发生事故。其原因:一是驾驶员心理负担过重,影响正常的驾驶操作;二是为了缩短在外停留的时间,常常超速行驶。私自出车由于无法在思想和心理状态上给驾驶员提供良好的环境,驾驶员往往是在战战兢兢、提心吊胆的情况下开车,有时甚至常常是不计后果地开快车,这就难免不发生车辆肇事。所以私自出车是发生车辆安全事故的最大隐患。
2、湿滑道路
湿滑道路容易引起制动时间延长,制动跑偏,而在湿滑的路面上,如本来就跑偏的车,再遇上刹车太急,造成前轮抱死,必然会加剧跑偏。车速愈高、刹车愈急跑偏就愈严重。后轮侧滑也是湿滑道路上容易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所在。
3、大雾天气
大雾天给驾驶员带来诸多不便。雾气使行车能见度不同程度的降低。雾天因视距短,能见度低,有时因雾水造成路面湿滑,制动性能降低,车辆易侧滑,雾天中行人的视线也比平时要模糊地多,所以很容易发生碰挂事故。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