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城市空间与现代性主体(3)

时间:2014-03-08 14:53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李圣昭刘英 点击:

  二、都市人的身份感与焦虑感

  生活在城市的人对于自身身份的困惑和迷茫会引发一种身份上的焦虑感。在无法认清自己身份的情况下,人们依然渴望同化也渴望异化,而现实中的个体身份也在自行经历着同化与异化。在城市空间中,这是一场不断发生在个体与群体间的斗争与妥协。个体渴望同化以期能够融入特定群体,加强自身身份感;而在同化的过程个体又渴望身份的异化,为的是保存个性和思想上的独立性。同化和异化,二者是一个矛盾体,同时作用于个体身份,一种焦虑感便油然而生。

  嘉莉最后的成功意味着她成功地求得了身份上的同化,融入了纽约的上流社会,她最终进入到了“有围墙的城市”。②487当她最初来到芝加哥的姐姐家时,她是满怀希望能够融入这个家庭,即融入工人阶级这个群体之中。她认识到这是个“因循守旧,操劳度日”的家庭,她的姐姐“整天胼手胝足地忙活”,②14便决定跟德鲁埃断绝来往。明妮提出要带她去林肯公园逛逛她也拒绝了,而是安分守己地出去找工作。可是在做了一些努力之后她发觉自己很难做到像他们一样生活。当她提出想去剧院看戏,明妮和丈夫却表示“这可不是我们想干的事”。②32嘉莉自己也不愿与工厂的女工同流合污。她觉得“她自己不会做一个很庸俗的女工”。②54在工厂上班时,她也看不惯“厂房里的乱弹琴”,她觉得“这些话都很粗鲁、下流”,她很害怕“那些小伙子也会对她说这样的话儿——这些小伙子,在她看来……全都粗野可笑”,②39所以她不与他们来往。

  虽然未能融入下层阶级,嘉莉却着实被城市的消费文化和奢侈氛围同化了。她在商场找工作时“对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珠宝、饰物、服装、鞋子、文具等商品简直艳羡不已……所有这一切都激起她的个人欲望……”②22当她在街上偶遇以前工厂的女工,看到她们衣着寒酸,她顿时觉得“她们俩之间仿佛有一道奔腾澎湃的洪流,已把她们各自分开了”。②79此时她与原先的女工身份已经彻底脱离,她已从那个群体之中异化出来。当嘉莉与万斯太太同游百老汇时,她对万斯太太羡慕极了:“啊,这个万斯太太多么幸福;她——年轻、标致而又有钱……有了钱该有多么了不起啊!”②352这一段内心独白显示出嘉莉见识到了中产阶级乃至上层社会奢华的生活,内心十分渴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是当她真的成名,又十分富有时,她又“觉得自己无比孤独,好像她已是在绝望地、孤立无援地拼搏着”。②532她又开始渴望异化,过与一般有钱人不同的生活,那种使嘉莉成为嘉莉的生活。嘉莉从贫到富,从默默无闻到声名大噪,从土里土气的外来妹到时髦安逸的上流淑女,她想要寻找的,就是她的真正身份;在追寻身份的过程中,她经历了许多,而最后,她依然“总是觉得不满足”,②532一种焦虑的情绪溢于言表。

  三、结语

  城市空间与现代性主体的关系是一个值得广泛而持久讨论的话题。城市空间对个体身份的同化与异化作用正时时刻刻地发生在城市人身边。城市人对于自身身份的探寻会一直持续下去。进入后现代社会后,绝对真理正在消弭之中,城市生活和人的精神体验都呈现为碎片化,人们便更加难以求得自身的身份认同。

  内战后的美国社会进入现代时期,德莱塞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写于1899年的《嘉莉妹妹》无意中成为记录美国快速城市化的一本史书。城市空间以其聚集的构造、无处不在的消费暗示、环状的空间并置、便捷的交通以及强烈的人造性特点,使千千万万的外来者,如同嘉莉妹妹一般,被其所在的群体同化,而同时又经历着被其他群体异化的过程,他们在城市中奋斗,不仅是为了获取名利,更是为了获得一种身份上的认同。在对身份感的追寻过程中,现代人的主体性被逐渐构建起来。

  注释:

  ①方成.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化建构与价值传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15-225.

  ②(美)德莱塞.嘉莉妹妹[M].潘庆舲,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③(美)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方成.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化建构与价值传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黄凤祝.城市与社会[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4]黄志宏.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模式的演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美)理查德·立罕.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M].吴子枫,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李翔宁.想象与真实:当代城市理论的多重视角[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7]孙江.“空间生产”:从马克思到当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美)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地层阶级和公共政策[M].成伯清,鲍磊,张戌凡,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杨长云.公众的声音:美国新城市化嬗变中的市民社会与城市公共空间[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10]姚建平.消费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美)朱克英.城市文化[M].杨东霞,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