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人间有味是清欢

时间:2014-03-17 14:44 来源:发表吧 作者:宋亚军 点击:

  小引

  走进教室,闻到一股浓烈的奶茶香气。我对喝奶茶的同学说:“喝淡茶,或者白开水,也不错啊。”学生一脸的不情愿:“那多没味儿啊!”

  看来,学生在饮食上喜欢“重口味”,喜欢的是味觉、嗅觉方面的浓郁,拒绝的是味觉、嗅觉方面的清淡。深入思之,学生喜欢的,只是表面的浓烈的欢愉;拒绝的,是内在的清淡、清雅的欢愉。

  这使我不禁想起了苏轼的《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

  细想,不只是学生,包括成年人,看书,喜欢的是情节离奇、动人心魄的故事;听歌,最喜极尽声色、灯光炫彩下的声嘶力竭;吃菜,喜欢色香味俱佳的菜肴……

  我们拒绝“清欢”,久矣。

  关于“清欢”,我觉得阐述最透辟者,莫过于林清玄先生的美文了。我们来品一品吧。

  美文引路

  清欢

  林清玄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记这阕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那么,“清欢”是什么呢?

  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那种无奈。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

  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

  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吵闹。

  我上学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朱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有一个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哩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个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打了两个孩子,高亢的哭声尖厉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

  下山时我的心情很惆怅,心中浮起一首李觏的诗:“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那时正是黄昏,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

  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

  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谿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此言极是。

  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第一流人物,是能体会人间清欢滋味的人物!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细细品悟

  正如作家所说,“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听演唱会,音乐震耳欲聋,歌手声嘶力竭,观众摇头晃脑做陶醉状——只有表面的声色享受,没有宁静的心灵的品味,哪有清欢可言?喝酒,动辄举杯豪饮,没有明月清风下的小酌,哪有清欢可言?在复杂人际关系的海洋中浮浮沉沉,时刻担心被巨浪卷走,哪有清欢可言?

  清欢,核心在“清”,对立面则是“浊”;清欢,关键在“欢”,内心的欢愉。

  清欢,拒绝物质的诱惑,注重心灵的丰盛;拒绝浮躁和喧嚣,讲究平和与宁静。

  钻探一

  思考: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清欢”?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清欢”有:

  (1)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着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感受到了清欢。

  (2)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山珍海味。

  (3)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

  (4)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

  (5)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