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有无动静之辩的辩证发展(2)

时间:2014-03-24 10:33 来源:发表吧 作者:董祥勇 点击:

  裴頠的“崇有”宣扬了和王弼等人“贵无”学说相对立的哲学思想。裴頠指出贵无派歪曲了老子的学说,老子讲“无为”、“静一”是为了反对当时浮华的弊端,以使人心情平和,目的在于保全“有”,并没有主张“本无”的意思;若把老子的学说看成“以无为宗”,就不符合老子的正确本意,陷于片面与曲解的泥淖。

  裴頠指出,万物自生,最高的“道”就是万物的总合或总体,这“宗极之道”就是全,在万有之外不存在一个独立的“道”以作为万有存在的根据。万物存在的根据不是无形无名的“无”,而正是万有自身。“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为己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崇有论》)此处的“至无”也就是绝对的“无”和没有,王弼认为“道”就是“至无”,而裴頠却认为绝对的“无”是不可能产生任何东西的。万有最初的根据就是自身,是自己产生自己,故有以“有”自身为本体,失去“有”也就会丧失“生”,不需要也不应该在“有”之外再设立一个“无”以作为“有”存在的根据。裴頠认为,离开了“有”这个根本,必然会陷入贵无论所提倡的虚无之理。

  裴頠指出,“以无为本”的人实际上是以精神为本体,将精神看作“无”,而将事物看作为“有”。“心非事也,而制事必由于心,然不可制事以非事,谓心为无也。匠非器也,而制器必须于匠,然不可制器以非器,谓匠非有也。”(《崇有论》)这是针对王弼的“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为匠也。”(《老子注》三十八章)而提出的反驳论点。裴頠认为,心不同于工作(事),而不能认为既然从事于工作的是不工作的心,就说是无为的;匠人不同于器具,但制造器具要靠匠人,不能因为既然制造器具的不是器具而否认匠人的真实存在。按裴頠的意思,决定“有”的只能是其他的“有”,“虚无”对“有”不能起任何的作用。“济有者皆有。虚无奚盖于已有之群生哉?”贵无论者认为“无”可以“开物成务”,所以只要“舍己任物”,则可“无为而泰”(《老子注》三十八章)裴頠以“济有者皆有”为依据,认为“养既化之有,非无用之所能至也;理既有之众,非无为之所能循也。”(《崇有论》)要资养和治理群生,就不能无为,必须有为。因此,裴頠的“崇有”用不同的理论论证为其维护名教的意图提供了哲学的依据。

  郭象注《庄子》,抛弃了庄子虚无主义的“道”,同时却又虚构了无条件的绝对的“自足其性”的存“有”,把“万有”都看成是各自存在的绝对的独立,自然万物自己运动,这就是他的“玄冥”“独化”之说。

  “夫造物者有耶,无耶?无也,则胡能造物哉?有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与言造物耳。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未有不独化于玄冥者也。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庄子注·齐物论》)这是分别针对王弼的“天下万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老子注》四十章)与裴頠的“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崇有论》)而提出的论题,其重点是从个体的生存变化出发提出了“万物自生”的思想。“无即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自生耳。”(《庄子注·齐物论》)“块然”也就是孤独之意也,“块然自生”即是说没有一个主宰者。郭象说:“万物万情,趣舍不同,若有真宰使之然也。起索真宰之朕迩,而尔终不得,则明物皆自然,使无物然也。”(《庄子注·齐物论》),其所提及之“自然”也就是自然而然。“自然生我,我自然生。故自然者,即我之自然。”(《庄子·齐物论注》)

  针对“以无为本”的观点,郭象对“无”作了新的解释,认为老、庄之称“无”者,并未说无能生有,而是要“明生万者无物,而物自生耳”(《庄子注·在宥》)进一步否证了“无”的实体性。“自得耳,道不能使之得也;我之未得,又不能为得也。然则凡得之者,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己,掘然自得而独化也。”(《庄子注·大宗师》)郭象认为,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自己而然,非有使然的,“独化”不仅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而且认为事物的生存变化是不依赖于外界条件的,所以叫作“无待”。“若责其所待而寻其所由,则寻责无极,本至于无待,而独化之理明矣。”(《庄子注·齐物论》)也就是,如果要寻求事物生存变化的条件和原因,那么必须推至条件的条件,原因的原因以至于无穷,最后还是“无待”也。“相因之功,莫若独化之至”(《庄子注·大宗师》)事物的表面联系看起来似乎是存在的,实际上那却只是由于玄合而形成的一种外在的联系与和谐,即使形与影之间、影与罔两之间也不存在任何联系,“未有不独化于玄冥者”,甚至,死也是独化而死,非生者而生此死,“独化而足,死生各自成体。”(《庄子注·知北游》)从根本上否认事物生存变化的条件、原因以及事物之间的任何联系,认为万物“突然而自行,忽然而自尔”,带有极其浓重的神秘主义色彩。

  郭象还以为天地万物是不停地运动变化的,“夫无力之力莫大于变化者也。故乃揭天地之趋新,负山岳以舍故,故不暂停,忽已涉新,则天地万物,无时而不移也。”(《庄子注·大宗师》)“死生者,日新之道也。”(《庄子注·秋水》)由这两个前提,郭象得出“有不得变而为无”的结论,因为如果有能变而无,则必将导致无能为有。由此可见,郭象首先肯定了“有”的无限性,但这种“有”更多的是具体的有。

  综上所述,郭象和裴頠都强调“有”,从而与王弼的“贵无”相对而立,但裴頠讲事物存在是有条件的,是有所资的,而郭象则认为事物是“去其所资”的;裴頠认为“有”不以“无”为条件,但“有”须以“有”为条件,郭象则认为“有”不要任何条件,各种存在是各自独立的“绝对”,是没有统一的基础的。但这些差异并不能影响二者的思想构成对王弼“贵无”的反动之功效,正是这样的“崇有”与“独化”才使有无(动静)之辩完成其辩证过程的否定阶段。

  三、第三阶段:张载的“太虚即气”与“一物两体”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