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竹坡词意象特征
1、同义意象的替换,避免重复。周紫芝作词,同一种意象会用不同称呼代替,例如:同为酒意象,在填词时有直接用酒字的,如“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永遇乐》),“篱边黄菊
关心事,触误愁人到酒边”(《感皇恩》)。有用“醽醁”入词的,如“秋空晚,茱萸细捻,醽醁为谁倾”(《潇湘夜雨》),“醽醁新翻碧玉壶。水精钗袅绛纱符。吴姬亲手碎菖蒲”(《浣溪沙》)
。即使在同一句词中,为了避免言语上的重复,意象二次出现的时候便换取同义意象替换,如“波翻醽醁醆,雾暖芙蓉绣。持寿酒。仙娥特地回双袖。”(《千秋岁》)
2、意象选取细致入微。周紫芝作词时,在意象组合上擅于自小处着手,在使用意象描绘景物或运用意象负载情感时喜欢择取温婉细腻的物象,将身边眼见的即景与情感不着痕迹的契合,娓娓道来,
呈现细致入微的风格。竹坡词选取的意象多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平凡景物,词人在其中寄寓情致、吟咏性情,将细腻含蓄的情感隐藏于意象之中,故而意象总体呈现出细致入微的风格。
三、竹坡词艺术特色
(一)清隽雅致的语言风格。周紫芝词语言经过精心锤炼,大多清新自然,典雅别致,极具有表现力。如描写初夏的景色言“密叶过疏篱,薄艳明芳草”(《卜算子》),叙写四季起承转合言“月
来杨柳绿阴中,秋在梧桐疏影外”(《木兰花》),回味饮茶的乐趣言“雪浪溅翻金缕袖,松风吹醒玉酡颜。更待微甘回齿颊,且留连”(《摊破浣溪沙》),思念梦中的家乡小园言“波横素练,玉做
寒峰。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潇湘夜雨》)。
(二)自然贴切的俗语入词。清隽雅致是周紫芝词的主体风格,将俚俗白话自然贴切的融进词中,能用通晓的语言、寻常的字词,写出深刻的感情则是他语言的另一特色。周紫芝曾言:“李端叔尝
为余言,东坡云:‘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镕化耳。’此诗虽一时戏言,观此亦可以知其镕化之功也。”他推崇东坡所云“街谈市语,皆可入诗”的主张,在诗词写作中注意学习使用口语化的市
民语言。
(三)典故诗句的精妙化用。引用典故和化用前人诗词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中极为常见,“一般地说通过直接使用或改造前人的诗句创作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这正是诗人的本领。换句话说,在作
品里活用前人的诗句,以此在广度和深度上增加作品的表现力,这是诗人的一种手段。比起诗来说,词更少使用典故。但是词并不完全忽视用典。最重要的是,词与诗一样,许多词人也常常通过改造前
人的词句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紫芝是词人亦是诗人,统观竹坡词,其中典故和诗句的化用十分常见。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提到:“凡诗人作语,要令事在语中而人不知。”正如他所言,竹坡词
用典和诗词化用无生涩难懂之感,运用自如。
【参考文献】
[1]吴讷.百家词(下册)[M].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92:1079.
[2]曾枣庄.中华大典?宋辽金元文学分典?宋文学部?三上?作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12181.
[3](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Z].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5464.
[4]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32.
[5]吴文治.宋诗话全编[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8:283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