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穆旦诗歌中所描绘的自然总是变动不羁的,这是因为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语言,它所表现的自然并不是那个真实的,科学意义上的自然,而是通过人的心灵之眼所看到的那个自然。所以随着乱世生活的动荡、漂泊,穆旦诗歌中的那个自然便逐渐地在个体与社会的投影之下变形,甚而扭曲,那些或清丽,或厚重,或恐怖,或冷漠的自然,实际上都是穆旦这个个体最深处的心灵的影像。
【关键词】谐美;变异;冰封
一、穆旦早期诗歌中自然与生命的“谐美”
也许穆旦的最优秀的诗歌的确正如后来的评论者所说的那样“完全排斥传统抒情方式。”他“几乎是唯一一位完全脱离了传统情感制约的诗人”,他自己也说:“吟风弄月怎能成诗?”但他毕竟“长大在古诗词的山水里”,即使“我们的太阳也是太古老了”。i辉煌的中国古诗词是每一位中国诗人所必须面对的历史语境,千百年的诗的语言的陶冶,使我们从小就对那种古典的浪漫的情怀产生天然的亲近与熟悉,同时也加深我们对于大自然的美的热爱。中国的古典哲学里的那种自然崇拜意识都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血液里,给予我们生命中第一次对于美的享受。诗人们不仅把自然作为其诗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作为其人生理想和人格境界。所以中国古诗是以清丽为美的。这种美是静寂的,是飘逸、清新的。在这样没有斗争、纷纭的自然里安放他们自由而空灵的心灵。这是中国诗人根深蒂固的深层文化心理基础,所以即使到了现代,到了打破一切旧的文言束缚,提倡白话诗的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诗人们仍很难摆脱对于旧的格律和旧的诗词语言的束缚,更有内在的对于古典诗歌精神的认同.
1938年的夏天穆旦写下了表现大自然之美的抒情诗《我看》和《园》。这两首诗写在穆旦在蒙自读书期间,当时的穆旦年仅20岁,却已经经历了两次迁徙,将近三千里的漂泊。他和许多当时的中国民众一样在战争的追迫下辗转大半个中国,历经流离失所,历经饥寒交迫。在这样的长途迁涉中,他终于走出了校园,走出了个人的年轻的但也是空虚的、窒息的狭小生活范围,而走向了中国广大的土地和广阔的自然。总体上,这两首穆旦早期的诗歌在表现自然上,是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点的,重韵律与节奏,语言清新,并且在内在与自然相通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致和谐。朱光潜在《谈美》一书中说:“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因此从穆旦这两首清丽的自然之诗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1938年或者这之前,穆旦诗歌中的自然还是美丽而清新的,流露出一种健康、积极的格调,这也说明在这一时,穆旦即使已经经历了时代的现实洗礼,却仍没有过多经受苦难的伤害,他的心灵仍保有着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对自然保有一份人之初的纯真赞美。
二、战争时期诗歌中自然生命的变异
穆旦的思想认识和精神气质在战争年代开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同样伴随着他对诗歌理想的重新构建。对于这一突变是如何发生的,实际上有着深层的社会和个人原因。毕竟现实的社会环境已经给了穆旦足够多的现实经历和苦难。我们不能说从1937年战争开始后,他长久的漂泊,逃难以及途中所见的恐怖凄惨景象没有对一颗敏感多思的心造成冲击。而进入西南联大以后,现实生活的困难又在无时无刻地磨砺着他的心,使那颗曾经期望飞翔,渴望沉浸在大自然怀抱中的心灵开始紧紧地贴近大地,变得沉重而坚实,足够代表这多灾多难的土地发出痛的呼喊。这是由自然的乌托邦向个体精神乌托邦的转变。这标志着诗人由个体与自然统一和谐从此走向了分裂与斗争。
但造成这一结果的同样还有穆旦在大学时期所接受的西方现代思想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他的老师——威廉·燕卜逊。燕卜逊是西方现代派的著名诗人,他在战时来到中国,并执教于西南联大。在教书期间,他给穆旦们讲解西方现代诗的精神与技巧,并对他们在诗艺上进行了苛刻的训练。穆旦的战时诗歌在“熔铸这清醒的感知,沉痛的愤慨,强烈的悲悯以及无比热切的民族情怀”的同时也到处洋溢着对于民族战争胜利的强烈的渴望。“正如朱自清说,抗战诗的总主题不外是忠于一朝,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对异族的同仇和预言最后的胜利”同样对于年轻的穆旦而言,在战争的早期岁月里,他是渴望通过诗歌来表现中华民族在抗战岁月里的生命热望的重新激发的激动与狂喜的,所以连同它笔下的自然也到处横溢着一股热烈的欲望的愤发。但这情感基调在1942年之后就在穆旦的诗作中荡然无存了。1942年穆旦终于走向了战场,走向了惨绝的“野人山”。这场切身而残酷的战争留给穆旦的是“对于大地的恐惧”是森林那可怕的变异和无数的生命被一瞬吞噬的无尽的悲伤。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海洋科学》Marine Sciences(月刊)1977年创刊,是学术性和技术性期刊,...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
期刊简介: 《建筑设计管理》(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
期刊介绍: 《中国青年研究》(月刊)1989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研究青年与青年...
期刊简介: 《计算机工程》(月刊)1975年创刊,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通信服务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省通信服务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