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过对新疆玉米生产现状及机械化发展概况的分析,概述新疆玉米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适合玉米机械化生产的对策,对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玉米;生产;技术;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9-0016-04
新疆现有耕地面积约413.3万hm2,人均耕地0.20hm2,约为全国人均水平的2倍以上。其中,玉米是新疆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具有粮、经、果、饲、能等多元用途,是畜牧养殖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玉米在全疆分布范围极广,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小麦和棉花,约占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的28%,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是新疆第二大粮食作物、第三大农作物。随着畜牧业、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其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机械化技术在玉米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新疆玉米生产分布概况
新疆属大陆性干燥气候带,降水稀少,种植业完全依靠融化雪水或河流灌溉系统,但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农作物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其中,玉米是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产可分为地方、生产建设兵团两大系统,地方系统玉米占新疆玉米的主导地位。北疆和焉耆、拜城盆地主要为春播玉米区,其中,北疆沿天山一带平原区、伊犁地区、塔城地区为春播玉米集中分布区,种植面积约占全疆玉米播种面积的32%,总产量占全疆玉米的47%,单产居首位。而南疆和东疆大部分地区热量多,无霜期长,以夏播玉米为主。其集中产区在塔里木盆地北部、西南部以及南部的平原绿洲,包括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区,总产量约占全疆玉米的43%[1]。新疆主要年份玉米生产情况见表1。
近年来,随着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购置、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高涨,发展玉米生产的积极性明显增加。从全国来看,新疆玉米种植面积很小,约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2%。但随着新疆畜牧业的大力发展,新疆玉米种植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仍占新疆粮食生产的主导地位。预计到2015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00万hm2,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80万hm2,产量达720万t以上[2-3]。
2新疆玉米生产及机械化概况
2.1生产技术发展概况
玉米的田间生产过程主要由耕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环节组成。
2.1.1玉米播种新疆玉米在很长时间内都是采用人工播种方式。20世纪50年代,新疆从前苏联引进小麦播种机,经调整改进后实现了玉米播种功能,在生产建设兵团和地方国营农场被采用。20世纪60年代,建设兵团从国外引进了精、少量播种机,在建设兵团开始推广应用,并不断在新疆各地进行示范推广。随着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水平及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农作物的生产周期逐渐缩短,玉米直播技术成为可能。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研发出了第一台机械式玉米精量播种机。20世纪90年代初,玉米直播示范技术推广开始推广。随着21世纪保护性耕作(免耕、少耕)技术的应用,玉米的免耕播种技术得到快速发展[4-5]。由于新疆降水稀少,易发生干旱而造成玉米减产,新疆种植的玉米品种要求具备丰产潜力高、耐干旱和抗病虫害等特点。目前适合新疆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有SC704、掖单13、郑单958、先玉335和新玉9/10/18/29号等[6]。
目前,玉米产区的机播水平普遍较高,但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玉米播种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年两熟地区,小麦收获后在麦秸覆盖留茬未耕地上直接播种玉米。由于当前小麦产量比较高,秸秆量很大,且粉碎不够细、抛撒不均匀,并且各地都命令禁止焚烧秸秆,因此以往适用的部分免耕播种机犁刀式开沟器不要适用。虽然犁刀式开沟器结构简单、破土能力强,但在开沟时容易挂草,在小麦秸秆覆盖条件下,开沟器极易堵草,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2.1.2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玉米生产的辅助措施,主要包括间苗、补苗、中耕、除草、追肥、行间深松、施药防止病虫害、灌溉等作业环节。20世纪50年代,田间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落后,灌溉主要是大水漫灌、沟灌;后期发展到水泵、抽水机灌溉。化学植保发展比较晚,前期主要用手动喷雾器或喷粉器,后来出现了机动和电动喷雾器。随着化肥的应用,化肥深施、中耕施肥技术和机具逐步得到推广和使用,既可单独作业,也可联合作业。
2.1.3玉米收获1971年,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开始了第一个发展时期,经历了从引进、使用、仿制和改进国外样机到基础理论研究和自行设计2个阶段。到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的玉米收获机械有14种。但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生产组织方式改革,使玉米生产规模减小,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曾一度受到限制。1995年,玉米收获机械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玉米收获机械已生产几千台,主要机型有4YW-2型玉米联合收获机、4YZ-4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4YW-2型悬挂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和单行玉米联合收获机。但目前玉米收获基本上仍依靠人工完成,2.0%的玉米机收水平远远落后于小麦73.0%、水稻23.4%的机收水平。
新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1960—1966年和1977—1985年掀起两次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高潮,但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20世纪90年代,小麦收获机械化基本解决后,受市场拉动和农业机械化整体推进,开始引进国内外玉米收获机。同时,新疆部分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开始研制生产玉米收获机,全区玉米收获机发展步入正常轨道,发展迅速。目前,新疆拥有各种玉米收获机1554台,其中自走式1208台;玉米收获专用割台774台;青饲料收获机468台,其中自走式151台。玉米机械收获面积达371.81万hm2。
2.2机械化水平现状
玉米、小麦、水稻三大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新疆玉米生产机械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统计资料(表2)表明:2012年,新疆玉米机耕水平为98.23%,机播水平为92.06%,机收水平为37.8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8.25%。新疆13个地州的玉米机耕水平已超过90%,部分地区达到了100%;但各地玉米机收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北疆玉米主产区伊犁州的玉米机收水平为种植玉米面积的85%,远远超过全区平均水平,而有些地州如克拉玛依和吐鲁番地区的玉米机收水平不足15%。
2.3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中,虽然当前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在生产中还是存在诸如种植模式多样化,播种、中耕质量差,机收水平低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作业机械本身的技术问题,也有经济、社会等主客观原因。
2.3.1机械化收获水平低2012年,新疆玉米机收水平为37.80%,远远低于机耕和机播水平。总体上看,玉米播种、耕作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较低,是玉米生产机械化乃至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严重制约了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薄弱,造成玉米收获机械作业成本高、效果差,设备投资回收期长,影响农机户的购机、用机积极性。
2.3.2生产与农艺要求不匹配目前,玉米生产机械与农艺技术的适应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按农艺生产要求,玉米种植行距由地块肥力、墒情、采光和通风等条件决定。但目前农艺与农机技术衔接不合理,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无法满足农艺生产的实际需要。再加上玉米种植形式多样,有平作、套中、宽窄行种植等,严重制约了玉米中耕除草、深施化肥、机械化收获技术和机具的推广,同时增加了适宜新机具的研发难度。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