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详细介绍我国的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总结生物质能源利用的主要方法及应用特点,重点论述生物质能源的工业化利用,对今后我国农作物秸秆能源的利用前景做出展望。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生物质;综合利用;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X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9-0057-03
农作物秸秆是籽粒果实收获后留下的含纤维成分很高的作物残留物,包括禾谷类、豆类、薯类、油料类、麻类、以及棉花、甘蔗、烟草、瓜果等多种作物的秸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总量超过6亿t,其中可以作为能源利用的在3亿t以上;但受传统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秸秆资源完全处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利用状况,大部分农作物秸秆被弃置或者焚烧,不仅浪费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污染环境。有些地区因焚烧秸秆而造成烧毁树木和禾苗、引起火灾以及影响空中运输等不良后果。可见,妥善处置农作物秸秆和实现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1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
2010年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年产农作物秸秆量为7.49亿t,其中玉米、小麦和稻谷秸秆占总秸秆量的85%。每年用于造肥、机械还田和用作饲料、工业原料及种植基料等的秸秆总量为3.56亿t,占总秸秆产量的47.5%;其余52.5%(3.93亿t)秸秆用于燃料或被废弃。其中用于燃料的秸秆量逐年减少,而废弃量逐年增加。
同时,农作物秸秆利用存在区域不均衡性。秸秆年产量最多为华东地区(1.87亿t),其次为华南地区(1.47亿t)、东北地区(1.75亿t)、华北地区(0.95亿t)、西南地区(0.79亿t)、西北地区(0.66亿t),其中山东、河南、四川、河北、黑龙江、江苏、吉林、安徽、湖北和湖南省10省的秸秆产生量最多,且河南、河北和山东的焚烧秸秆污染问题最突出。
另外,农作物秸秆利用时间不均衡。焚烧秸秆发生在收获期与下次播种期之间,时间短,处理量大,有的地方必须在几天内“处理”掉秸秆。焚烧秸秆地区经济较发达,农民生活水平较高,宁肯买液化气也不愿用秸能源做燃料,城乡结合部和农村规划小区秸秆废弃问题尤为严重。由此可见,传统能源利用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村现代化需求,生物质能优质化转换利用势在必行。
2我国农作物秸秆传统利用方法
2.1秸秆还田作肥料
秸秆还田方法可细分为秸秆直接还田、机械粉碎还田、堆肥还田、过腹还田。其中过腹还田是一种效益很高的利用方式,即把口感差、消化率低的秸秆进行青贮、氨化和微贮处理,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营养元素的利用率,经过禽畜之腹后变成有机肥还田,形成粮食—秸秆—饲料—牲畜—肥料—粮食的良性循环。
2.2秸秆饲料化
秸秆中的有机物直接作饲料营养价值极低。因此,有必要对秸秆进行加工处理,将其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低分子的单糖或低聚糖,改善其适口性,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及饲料采食率。
2.3秸秆氨化
秸秆氨化基本原理是用氨水碱化处理秸秆,破坏木质素与多糖之间的醋键,使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分离,将不溶的木质素变成较易溶的木质素,进而使得秸秆易于被动物吸收与消化。另外,氨水还可中和秸秆中潜在的酸度,为瘤胃微生物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秸秆的利用率。一般来说,氨化秸秆的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粗蛋白含量也可提高1.0~1.5倍,采食速度提高16%~43%,采食量提高20%~30%。
2.4秸秆青贮
秸秆青贮是目前秸秆处理量最大的一种方式,它能有效保存青绿秸秆的营养成分和鲜嫩汁液,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秸秆在青贮发酵过程中产生一定浓度的乳酸,既可使饲料的营养成分不受损失,又可使饲料保持青鲜多汁的特点,并具有酸香味,增强适口性。
2.5秸秆微贮
微贮是近年来推广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在秸秆中加入高效活性发酵菌种,增加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细菌数,加速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转化,将秸秆转化为湿润膨胀和柔软酸香的饲料。
2.6秸秆制作食用菌的培养料
将秸秆(如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等)用机械粉碎成小段,用作培养食用菌的基料。该方法在我国已大范围推广使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秸秆作食用菌培育的基础材料,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技术要求不高的技术。在我国,各地利用秸秆栽培平菇、毛木耳、草菇和香菇等食用菌类,既丰富了人们的食物资源,满足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均衡人们的食物营养,又充分利用了秸秆这一可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资源。
2.7秸秆燃料化
农作物秸秆作为农村传统的能源,直接燃烧具有经济方便、成本低廉和易于推广的特点,但存在能量利用率低与污染严重等缺点。因此,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施加压力,使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相互紧密粘连,固化成型,改善秸秆的燃烧特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秸秆另外一种主要的利用方式是秸秆制沼。秸秆生产沼气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秸秆直接进沼气池制沼气;二是秸秆作牲畜饲料,牲畜的粪便入沼气池制沼气。从能量利用的角度看,秸秆制沼技术是一种能量利用率较高的途径,可充分利用秸秆中的能量。秸秆制沼产生的沼气可用于作燃料或生活照明,沼渣进一步处理后可用作牲畜饲料,沼液是农业生产的优质肥料。以沼气为主的秸秆综合利用,不仅具有明显的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长远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解决当前农村能源紧缺矛盾,协调燃料、肥料和饲料三者关系的有效措施。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