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黑龙江是我国的大粮仓,黑土地是这个大粮仓丰收的基石。从自然条件、耕作土壤特点、耕作技术特点,介绍黑龙江土地的基本生产条件,探讨在黑龙江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现状、重要意义及发展前景,为解决近年来黑土地变薄,土壤肥力下降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黑土地;耕作模式;抗旱
中图分类号:S1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9-0069-03
黑龙江省的黑土带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黑土地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近几年,黑龙江的黑土地变薄、土壤肥力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如何在保证粮食稳定增产前提下保护黑土地,是黑龙江省迫需要切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可以说,保护黑土地就是保护大粮仓,而保护性耕作是解决这一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是采用免耕、覆盖、以松代耙、化学除草的耕作方法代替传统的翻耕耕作方法。保护性耕作要求秸秆覆盖在地表,秸秆腐烂后,回到农田,转化为有机质,培肥地力。秸秆覆盖在地表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表层土壤不被风吹走,不被水流走。同时,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抗旱能力。保护性耕作能够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可以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黑龙江土地的基本生产条件
1.1自然条件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最东和最北方,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接壤,西部与南部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相邻,西起121°11′,东至135°05′,南起43°25′,北至53°33′,南北跨10个纬度,2个热量带;东西跨14个经度,3个湿润区。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4~5℃之间。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春秋干燥凉爽。年降水量400~650mm。5~9月生长季降水量可占全年总量的80%~90%。全省湿润系数在0.7~1.3之间,西南部地区低于0.7,属半干旱地区。春季降水量少,春季生产多数依靠自然降雨来进行农业生产。因此,春旱发生频繁。
黑龙江的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在4400~5028MJ/m2。其中,5—9月的太阳辐射总量占全年的54%~60%。全省日照时数在2200~
2900h。其中,生长季日照时数占总量的44%~48%。平均气温在-4~5℃之间,嫩江至伊春一线为0℃等值线,从东南向西北平均每高1个纬度,年平均气温约低1℃。全省≥10℃的积温在2000~3000℃。全省无霜期在100~160d,大部分地区的初霜冻在9月下旬出现,终霜冻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结束。
1.2耕作土壤特点
黑龙江的土壤呈黑色,在国际上普遍称为黑土,是土壤中最肥沃的。土壤中黑土层厚达30~100厘米,有机质含量高达5%~7%,是黄土地的数倍,以至于人们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这样的形容。
目前,由于黑龙江省大部分耕地种植结构单一,破坏了合理的轮作制。而且作物秸秆还田数量少,耕作粗放也造成农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在传统耕作制度下,由于作物的地上部分全部被收获,从秋收直到第二年中期地表完全处于裸露状态,极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如今的黑土地正在变瘦、变硬、变黄。据测算,黑龙江省黑土区每年流失的表土厚度达0.5~1.0cm,而每积累1cm厚的黑土层需要200~400a的时间。这使黑龙江省的黑土层已由50a前的平均厚度40~100cm,下降到如今的20~40cm。与此同时,黑土的有机质含量也在迅速下降,已经由开垦前的6%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8%左右,而且仍在以平均每年0.1%的速度下降。
1.3耕作技术特点
作为全国的粮食大省,黑龙江地区机械化程度居全国首位,旱田和水田都有耕种。耕作模式主要以传统耕作为主,也伴有少量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旱田的传统耕作模式主要有:
1)秋季深翻或深松—春季耙地—起垄—镇压—播种;
2)早春耙地散墒—深松或平翻—适时耙地—播种—镇压;
3)秋季全方位深松(或鼠道深松)—春季耙地—播种—镇压;
4)春、秋起大垄台田—播种—镇压。
水田主要采用传统的耕作模式——水耙田、人工扬肥、耢平、沉浆和捞残茬。
除掉地面残茬、杂草有利于播种,但同时也破坏了植被对地面的保护,导致土壤风蚀、水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但同时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与生物,使土壤慢慢失去活性。耕作强度越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愈远,自然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愈少,要维持这种状态的代价就越大。近几十年来,我国机械耕作活动增强,农产品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河流泛滥、沙尘暴猖獗、土壤退化也日益严重。黑土地的严重退化与我们采用传统的耕作模式导致过渡耕作有着直接的关系。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