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遗留与发展(2)

时间:2014-12-08 20:40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田春艳 点击:
   《聊斋志异》鬼小说中的鬼是人的化身,他们不仅要经历人生百味,还需要各种真情。鬼需要亲情,《考城隍》《水莽草》《耿十八》《钟生》《陈锡九》等作品中的鬼都是至孝的典型,他们善事父母、孝感天地,不仅因孝得福,而且福泽父母,成为社会的典范。鬼重视友情,《雷曹》中的夏平子、《陆判》中的陆判、《王六郎》中的王六郎,都是对朋友有情有义、赴汤蹈火的典型。鬼更珍视爱情,《公孙九娘》《鲁公女》《巧娘》《伍秋月》都是描述鬼魂爱情的佳篇。正是因为小说中的鬼具有人情、人性,《聊斋志异》鬼小说才赢得了冯镇峦“说得极圆,不出情理之外;说来极巧,恰在人人意愿之中”的赞誉。
 
   《聊斋志异》鬼小说反映了人的需求。首先,鬼小说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情感需求,艺术品的最大功用就在于启迪心智、慰藉心灵。《聊斋志异》鬼小说正是为了反映人的需要,如亲情、友情、爱情、自由等,才创作出一部部佳篇,塑造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鬼魂形象。其次,鬼小说体现了作者的心灵需求,不是为了宣扬原始灵魂信仰而写作,而是展示作者“自我”的“深层需求”。在经历了科考的摧折与入世的阻断后,蒲松龄“集腋为裘”以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以成“孤愤之书”,借鬼魂来寄托理想。
 
   2.灵魂不灭,以“梦”描绘自由 原始人相信人的灵魂不灭。《聊斋志异》鬼小说借助这一信仰,阐释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自由突破身体局限、时空局限、生死局限,是《聊斋志异》鬼小说对于鬼魂入梦的深层演绎。《聊斋志异》鬼小说的梦境中,离开肉体的灵魂,可以超越各种可能的局限,实现多种“不可能”,如梦中求助、梦中助人、梦中云游等。鬼魂借梦求助如《珠儿》中的小惠、《鲁公女》中的鲁公女、《章阿端》中的章阿端、《陈锡九》中陈锡九之岳父等。《珠儿》中,赵氏女夜里忽梦小惠,自陈要借赵氏女之躯省亲,以解思亲之情。鬼在梦中助人的小说最突出的则是《陆判》,此小说中,梦成为鬼魂助人的主要情境,而且贯穿小说始终。在梦中,陆判为朱生易冥间慧心,使得朱生“自是文思大进,过眼不忘”;在梦中,陆判又为朱妻易美女之首,帮助朱生获得美妻;在梦中,吴女对吴公诉说真相,为朱生解脱冤情;同样在梦中,朱生鬼魂告诉其子玮,“佩刀宜赠浑(玮第四子)也”。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借助梦,都能实现。对于朱生而言,其人生可谓处处圆满。 
 
   所谓“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正是这种来去自由的鬼魂以及描述来去自由的鬼小说,不仅得到了深受多重思想束缚的文人的认可和喜爱,也满足了普通大众的各种自由需求。“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在现实中想,在梦中得,《聊斋志异》鬼小说之梦所追求的,正是超脱了原始灵魂信仰的精神自由。
 
   3.万物有灵,以“病”惩恶扬善 原始人相信万物有灵,认为人的疾病是由于灵魂出体、鬼魂附体、鬼祟所致,并由于知识的匮乏而对生命的无常和疾病充满畏惧。《聊斋志异》鬼小说利用这种信仰,以“病”警人,彰显了“圣人以神道设教”的立意。 
 
   《聊斋志异》鬼小说中,阐明了作恶必然致病的思想。《霍生》中,霍妇从导产婆处得知严妻隐私,并告之于霍生。霍生口下无德,拿严妻之清白开玩笑。严生因此百般折辱其妻,导致其妻自缢而亡。严妻死后,其鬼夜哭,举家不得安宁。直至严生暴卒,鬼乃不哭。严惩丈夫后,严妻鬼魂又入霍妇梦中,使霍妇“既醒而病,数日寻卒”。对于霍生,则使之唇生双疣,“不敢大言笑,启吻太骤,则痛不可忍”,以惩罚他做人失德。小说《果报》中描述了安丘某生和某甲因行为不检点遭到报应的情节,可谓《聊斋志异》鬼小说中借“病”惩“恶”之最有力度者。
 
   《聊斋志异》鬼小说中,亦有善良之人因病得福的。《考城隍》中,宋公病卧而入冥界,被委以河南城隍,但因老母无人奉养而请辞。冥界因其“仁孝”,为其延寿九年,直至其母寿终。《席方平》中,席方平因父屈死,病入冥府为父讨还公道。虽屡遭磨难,但最后终因善病愈、其父亦得延寿三纪。反之,作恶者羊氏则家道式微、子孙潦倒,楼阁田产尽归席家所有。
 
   《周易·坤·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人家,必有余殃。”《说苑·谈丛》亦曰:“为善者天报以德,为不善者天报以祸。”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鬼小说中利用了人们对疾病的恐惧,通过对“病”的描述来惩恶扬善。从常理来讲,生病自然不是好事,但是,生病对于常人来讲,却是最自然不过,既然生病在所难免,那么不妨多积善德,多行善事,以求善报。或曰,生“病”对于善者而言,可能是机遇,是经过历练之后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2] 蒲松龄.聊斋志异[M].济南:齐鲁书社,1981.
 
  [3] [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4]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生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5] [英]爱德华·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连树生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6] [英] 艾伦·C·詹金斯.鬼文化[M].郝舫等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其它期刊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