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声乐演唱中气息的应用方法探讨(2)

时间:2014-08-29 11:22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李雅珊 点击:

 
 
  (三)气息运用的粗与细 
 
  气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其又是客观存在的,是“有形”的,它可分为“线形”(即细的气息)和“柱形”(即粗的气息)两种形状。无论是线形的还是柱形的气息都发于丹田或是小腹,后流经躯干,至上腭冲击声带,产生声波,然后再在各共鸣腔体里产生共鸣。中国传统的戏曲也曾经提及到“唱要有形,或是一条线,或是一根柱;唱若有形,则音清、整、远,若无形,则音浊、散、浅”。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在进行声乐演唱的时候气息的运用要呈现成柱状或是线状,要连贯集中而不能散乱。另外,不同的曲目对气息的粗与细的要求也不同,歌唱者应该根据歌唱曲目对“气柱”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气息调整。例如,《我和我的祖国》采用的是八六拍的旋律,情绪是慷慨激昂的,所以这时候演唱者适合采用较粗的柱形的气息,使声音充满扩张的感觉,以此来表达我国人民对祖国的深深的热爱之情。特别是在歌曲的高潮部分,柱形的气息表现得更加明显,气息坚挺而粗狂,更加符合歌曲的情感表达的需要。但是在演唱唐尼采蒂歌剧《爱之甘醇》中的《偷洒一滴泪》的时候,演唱者要注意到这首曲子的基调是哀婉忧伤的,所蕴含的是主人公的不安与痛苦的情绪,所以在演唱的时候,歌声也应该是小心翼翼、谨慎缜密的,此时就不宜采用过粗的“柱形”的气息,而应该采用较细的“线形”的气息。总而言之,气息运用中的粗与细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都是为了获得最完美的演唱效果。 
 
  (四)气息运用的断与连 
 
  早在古代的时候,先人就开始对歌唱中气息的“停顿”与“连续”进行探讨,宋代的张炎在《词源》一书中提及到“忙中取气急不乱,停声待拍慢不断。好处大取气流连,拗则少入气转换”。这句话的意思强调的就是气息的连贯性,指出歌唱者要在歌曲的停顿之处换气,不能随意换气扰乱歌曲本应有的节奏,尤其是在高潮部分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气息的连续。再有元代的燕南之庵在《唱论》中也曾经说到“偷气、取气、换气、歇气、就气,歌者必存一口气。”这句话中的“歇气”指的就是气息的停顿,强调气息在行腔时的停顿;而“就气”则强调的是行腔之间或是字句之间的自然的衔接;“歌者必存一口气”强调的是歌唱时气息的自始至终的连贯性。上述这些都是对气息的断与连的辩证关系的论证,而所谓的断与连也是相对而言的,其皆以歌曲情感表达为依据。例如,我国古典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中的乐思的开展就和歌词语言的节奏保持一致,歌词的停顿之处也就是声乐气息的停顿之处。其中一句“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中的两个逗号也就是气息的停顿之处,从而将一个长句子分割成三个小句子,生动地表现出了主人公一唱三叹的顾影自怜的神情。但是有些声乐作品要求整体气息要保持一个连贯的状态,如廖昌永的《那就是我》,整首歌曲就要求保持气息的连贯畅通、一气呵成,中间丝毫不能有停顿,即便是在换气的时候也不能有换气的痕迹,而是要“偷气”或是“抢气”,这充分验证了“音断意不断,字断气不断”这句话,从而塑造出了一个丰满、完整的音乐形象。总而言之,气息运用中的连与断不是绝对的,其完全取决于歌曲内容表达的需要,两者有时呈现出一种互补的态势。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气息的应用对于声乐演唱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若可以善于应用气息,必能对促使声乐演唱得到应有的进步。我们应该熟练掌握气息的应用,从而使演唱的声音更加通畅、圆润,推动声乐演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娜、于艳.论声乐演唱中气息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2(01). 
 
  [2]康俊丽.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气息[J].北方音乐,2011(0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其它期刊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